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Apaf—1基因甲基化及表达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析40例CR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paf—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65%(26/40)的CRC组织Apaf-1表达明显下调,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基因与患者的性别及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af-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的26例CRC中20例出现甲基化,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的14例CRC中5例出现甲基化,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未检测到Apaf-1基因甲基化,提示甲基化是Apaf-1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结论Apaf-1基因与CRC的发生发展相关,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该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hMLH1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并将甲基化状态与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织的所有CpG位点均为非甲基化.肿瘤组织中CpG岛1(CGI-Ⅰ)甲基化阳性率为20%(6/30).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15/30).经X2检验,CGI-Ⅰ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的hMLH1蛋白表达阴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组的甲基化阳性率(100%)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14.29%)(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1甲基化可能导致hMLH1蛋白不表达;甲基化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关联,提示甲基化还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Eph基因和配体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探讨EphA7基因在大肠癌细胞系和结直肠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phA7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定量RT—PCR检测大肠癌细胞系和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中EphA7的表达。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用DNA测序等方法分析EphA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况。构建pEGFPN3-EphA7质粒,并转染至EphA7表达丢失的大肠癌细胞系中,对转染子进行mRNA基因表达芯片分析。结果:大肠癌细胞系DLD1、HT29、HCT116、SW480和SW620中Epha7基因低表达。59例进行定量RT-PCR测定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29例患者癌组织中EphA7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来源相同患者的正常黏膜(P=0.008)。经MSP、亚硫酸氢钠处理后DNA测序等发现,EphA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EphA7的高甲基化与肿瘤分化、性别以及肿瘤发生部位等有关。对EphA7质粒转染子mRNA基因芯片分析,观察到多种基因表达改变。结论:EphA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EphA7在大肠癌中低表达的机制。Epha7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LC5A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甲基化水平.结果 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16.241,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32.237,P<0.05);该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与其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结论 SLC5A8基因甲基化能显著降低该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应用微矩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结直肠癌甲基化基因?【方法】 分别提取6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DNA,超声破碎及甲基化DNA富集后与甲基化芯片(NimbleGen human DNA Methylation 3 × 720K CpG)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等处理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一共发现有2 296个高甲基化基因,其中有293个基因无文献报道?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所有的甲基化基因随机分布在24对染色体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某些在细胞分裂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甲基化差异基因,如DNA修复,细胞周期和侵袭等?初步验证发现,Opmcl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甲基化差异?【结论】 在结直肠癌中运用DNA甲基化芯片进行甲基化基因筛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玉 《医学综述》2011,17(17):2602-2604
DNA甲基化是肿瘤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是一种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常见的复制后修饰,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同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一些甲基化事件可望成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靶标,因此对结直肠癌DNA甲基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结直肠癌中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错配杂交和化学发光技术,建立一种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基因组DNA经过亚硫酸氢钠修饰,所有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都被转变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发生变化。设计特异的PCR引物(不含CpG位点),同时扩增含有CpG位点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目的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用两条分别与甲基化及非甲基化CpG位点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化学发光检测,通过两条探针的杂交信号强度之比确定样品DNA中MGMT甲基化的程度。结果检测混合样品中MGM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结果完全相符,并可用于肿瘤组织样品的MGMT甲基化定量检测。结论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法是一种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的MGMT基因甲基化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调控是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之一,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部分,DNA甲基化异常引起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激活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DNA异常甲基化的逆转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锯齿状病变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和MGMT蛋白表达,探讨临床病理意义和在癌变通路中的作用,同时探讨MGMT基因在不同年龄层段甲基化状况。方法应用Taqman探针qPCR(MethyLight)方法检测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2013年的225例锯齿状病变[包括96例增生性息肉(HP)、61例广基(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和68例传统型锯齿状腺瘤(TSA)]、54例管状腺瘤(TA)、69例结直肠癌(CRC)和4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MGMT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并通过测序法验证扩增的目的片段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116例锯齿状病变(包括52例HP、41例SSA/P、23例TSA)、20例TA、24例CRC和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GMT蛋白异常阳性程度在锯齿状病变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在不同年龄层段相关性比较中两者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可能诱导其蛋白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在结直肠"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的锯齿状癌变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中DNA甲基化异常已经被广泛地研究,特别是基因如APC的甲基化状态改变为结直肠腺瘤-癌的发展步骤之一已被广泛认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对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甲基化异常改变的研究及其进展发现,结直肠癌中除有基因突变外,同时都存在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现对CDKN2/p16、MGMT、p53、Maspin等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其在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相关性及对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55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和34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用RT-PCR方法检测7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7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55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有18例发生了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2.7%;34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例子宫颈鳞癌组织MGMT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7例子宫颈正常组织.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并能影响MGMT基因转录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中国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3例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和5例癌旁组织中的RASSF1A mRNA表达,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其甲基化状态。结果48.5%的前列腺癌组织和17.9%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RASSF1A表达缺失,66.7%的肿瘤组织中发现甲基化,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高TNM者启动子区甲基化的频率明显高于低PSA和低TNM者(P=0.01和0.049)。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发病年龄、细胞分化不相关,仅在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发现甲基化。结论RASSF1A甲基化可作为一个分子标志物,成为诊断肿瘤和预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小昌  童国俊  谢平 《浙江医学》2017,39(2):102-104
目的探讨MAL基因对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为对照,应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并比较大肠癌组织(40例)及相应癌旁组织(40例)中MAL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M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大肠癌组织中MALmRN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10.0%、20.0%)均低于其在癌旁组织(75.0%、85.0%)和正常大肠组织(100.0%、100.0%)中的表达阳性率(均P<0.05),而大肠癌组织中M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90.0%)均高于其在癌旁组织(40.0%)和正常大肠组织(0.0%)中的甲基化率(均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MAL基因或可作为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高潜力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粪便DNA甲基化在海南地区少数民族人群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大肠癌高危少数民族人群102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招募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留取所有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自然排出或服用泻药后的第一段粪便,通过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粪便DNA甲基化。根据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将102例患者分为大肠癌组、腺瘤组、增生性息肉组。对比4组粪便DNA中VAV3、IKZF1、RIMS1基因甲基化状态。将肠镜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粪便DNA中VAV3、IKZF1、RIMS1基因联合检测大肠癌、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大肠癌组VAV3、IKZF1、RIMS1基因单独及联合检测甲基化率高于腺瘤组、增生性息肉组、对照组(P <0.05)。腺瘤组与增生性息肉组VAV3、IKZF1、RIMS1基因单独及联合检测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V3、IKZF1、RIMS1基因联合检测大肠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率最高,分别为100.00%、92.31%、92.59%、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H1基因突变和甲基化改变情况,分析对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色谱分析-测序和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的方法分析80例七皮性卵巢癌组织和38例正常卵巢组织的CDH1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E-cadherin表达的情况,并分析CDH1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对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80例卵巢癌组织中仅1例检测到外显子7错义突变;34例检出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3%vs17.8%,P<0.05);3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CDH1突变和甲基化.卵巢癌组织中有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无甲基化者(P<0.05).结论 CDH1基因突变在上皮性卵巢癌少见,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adherin蛋白表达减低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46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大肠癌组织的FHIT和CHFR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4.35%、49.15%,高于癌旁组织13.04%、8.6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和CHFR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CINI、CINII、CINIII期患者各50例和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和CINI、II、III期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2.0%(41/50)、24.0%(12/50)、50.0%(25/50)和80.0%(40/5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宫颈癌组和CINI、II、III期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基因异常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及PCR-based甲基化技术检测了56例不同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18例高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缺失,而低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无一例发生缺失(P<0.05);6例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失活可能参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发生、恶性进展。p16基因纯合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