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明 《吉林医学》2012,(6):1309-13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6例术前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治疗期。结果:36例宫颈癌患者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少,并且治疗后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于治疗后2~3周全部顺利进行了根治性手术。结论:加强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是预期进行根治性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迅速发展,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已成为有效的辅助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如何将不良反应减到最低程度,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我科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对3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介入治疗Ⅱ期宫颈癌42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Selinger技术子宫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所有宫颈癌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肿块有所缩小,38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14~21d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行介入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不同分期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后续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率为100%;随着分期增加,患者介入治疗近期总有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分期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91例患者中22例行1次介入治疗,31例行2次介入治疗,26例行3次介入治疗,12例行4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73例患者成功实施根治术,18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存在淋巴结阳性、脉管癌栓及宫旁浸润的患者与未能实施根治术的患者行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减少以及消化道反应等常见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于1周内消失,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根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方蓉 《吉林医学》2011,32(13):2709-2710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防止穿刺部位血肿及血栓形成,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宫颈癌患者无一例穿刺部位血肿、静脉血栓形成及泌尿系统感染,全部临床治疗好转。结论: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74例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脾脏明显缩小,一周后血细胞计数均不同程度升高,患者一般状况及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及促进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干预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82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对护理干预的需求存在着差异。结论: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应根据不同个体及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患者出院6个月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领域、主要症状领域、其他症状领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1.25%,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改善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艳梅 《中外医疗》2009,28(32):123-123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对63例宫颈癌患者通过临床观察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63例宫颈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均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宫颈癌患者特别需要心理护理,从而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焦虑程度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宫颈癌患者76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研究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焦虑程度和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后的性生活恢复时间、SAS评分和性交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减轻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焦虑程度,促进患者性生活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myc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在巨块型宫颈鳞癌新辅助动脉化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因巨块型(Ib2或IIa2期)宫颈鳞癌行新辅助动脉化疗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共36例,新辅助动脉化疗方案均为顺铂、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的联合化疗。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C-myc和HIF-1α蛋白的特异性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C-myc和HIF-1α蛋白的细胞定位以及两种蛋白在化疗前后、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①巨块型宫颈鳞癌新辅助动脉化疗的总有效率为52.7%。②C-myc和HIF-1α蛋白在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均P<0.05)。③化疗前C-myc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相关。④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C-myc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在化疗有效组中均比化疗无效组中高(均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鳞癌组织中C-myc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可在新辅助动脉化疗前辅助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或放疗过程中,以及部分Ⅱa期以前患者术前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和介入栓塞治疗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06年12月来我科进行介入化疗的Ib—Ⅲa宫颈癌患者31例,评价介入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定期随访。结果31倒治疗的患者中,Ib—Iib期15例,经-2次介入治疗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4例,次广泛子宫切除11例;Ⅲ期宫颈癌16例,放疗过程中出血7例,治疗后放疗得以继续进行。其余9例于治疗后常规进行放疗,效果较好。结论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可作为宫颈癌患者术前及放疗过程中的新辅助化疗手段,应用前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或巨块形Ib-Ⅲa期宫颈癌的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06年我院185例Ib-Ⅲa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按新辅助化疗方式分为三组,组1:动脉灌注卡铂,组2:动脉灌注卡铂+紫杉醇。组3:静脉滴注卡铂+紫杉醇;随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5年。比较各组间疗效、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化疗疗效情况:组1与组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与组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2较组3新辅助化疗术后宫旁累及淋巴结转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复发率分别是1.78%、0、4.47%,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转移;卡铂单药动脉灌注化疗方案是对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玲  唐乾坤 《四川医学》2012,33(2):286-28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治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Ⅰb2~Ⅱb期宫颈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的术前化疗组62例,与单纯接受手术组27例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分析;以及术前化疗组化疗前后自身肿瘤体积的对比。结果①术前化疗组患者中宫颈局部肿块完全消退11例(17.7%),部分缓解41例(66.1%),稳定9例,进展1例,近期有效率83.8%;②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术中出血少(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可以有效缩小局部肿瘤,改善宫旁情况、控制淋巴结转移,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化疗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一动脉灌注的疗效。方法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201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其后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型(CR)84例、部分缓解型(PR)75例、总有效率为79.1%。同期选择185例宫颈癌直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结论新辅助化疗一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用于宫颈癌安全有效,有利于肿瘤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以顺铂为基础的两种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动脉置管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8例拟进行宫颈癌动脉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PT(顺铂+紫三醇)方案组33例和PF(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组25例,动脉化疗1个疗程后手术。观察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手术时及术后病理等情况。结果:PT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90.9%,PF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88.0%,手术后病理提示宫旁浸润、脉管栓塞、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两组方案均一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毒副反应方面,PF方案组要高于PT方案组(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均有效,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上PT方案优于PF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价化疗前后肿瘤及转移性淋巴结在DWI图像及其ADC值的变化。结果(1)25例宫颈癌化疗后肿瘤实性成分ADC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且肿块体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WI序列对转移胜淋巴结的检出敏感性高于T2WT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的淋巴结DWI信号减低,ADC值增高。(3)宫颈癌病理分型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序列评价宫颈癌化疗前后疗效早于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中晚期癌症患者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处置体会。方法对54例中晚期癌症患者行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出现药盒导管堵塞1例、药盒化疗药液和静脉化疗药液外渗各1例,药盒穿刺点渗血2例。结论对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在护理处置上做到防止动脉药盒导管系统阻塞、防止化疗药物外渗、防止药盒穿刺点渗血的护理及化疗反应的对症护理,并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化疗的不良后果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负荷量及宫颈癌组织HPV-E6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可能性。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对其进行新辅助化疗1~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周评价治疗效果;化疗前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HPV DNA)检测HPV负荷量,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宫颈癌组织HPV-E6蛋白表达,研究化疗效果与化疗前HPV负荷量、HPV-E6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5%。宫颈鳞癌患者HPV感染负荷量为466.78±695.48,显著高于腺癌患者的277.78±167.72(P〈0.05)。化疗有效组HPV感染负荷量为472.40±726.62,显著低于化疗无效组的1 969.68±32.19,宫颈癌患者HPV感染负荷量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呈负相关(P〈0.05)。宫颈癌组织HPV-E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类型、分期、HPV负荷量及新辅助化疗疗效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HPV感染负荷量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有关,其负荷量越大化疗效果越差,通过宫颈癌患者HPV负荷量可有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动脉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动脉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intra-arterialchemotherapy,NAIC)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随访成功的35例采用NAIC方法治疗的宫颈癌病人,与单纯手术的病人在术后病理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NAIC治疗的病人手术时肿瘤的平均缩小率为82.9%,所有病人手术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术后5年生存率为77.14%而单纯手术的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51.43%,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新辅助化疗配合妇科手术治疗宫颈癌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