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牙区齿槽骨过度发育造成的露龈笑或重度深覆合,通常需要通过压低前牙的方式来治疗.传统的压低前牙的方法主要有头帽J钩高位牵引、摇椅弓、磨牙后倾曲、多用途压低辅弓、前牙平面导板等[1-2],但均过分依赖患者的合作程度,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自1983年Creekmore等[3]首次运用微型种植支抗钉压低上前牙来治疗深覆合取得成功后,利用微型种植支抗钉来压低前牙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旨在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压低前牙治疗过程中对牙髓及牙周组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韦名浪 《右江医学》2009,37(4):468-469
前牙深覆颌是临床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打开咬合。对于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同时避免切牙唇倾而达到打开咬合的目的,是矫治成败的关键。本文作者运用多用途弓矫治了13例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并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用途弓及摇椅形唇弓治疗成人前牙深覆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两种疗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者在打开咬合的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两者作用的部位不同。结论 :前牙深覆的矫治应根据不同的机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多用途弓可用于高角型和均角型深覆的矫治 ,摇椅形唇弓则应禁用于高角型深覆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前牙深覆(牙合)患者4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1分类错牙合21例,安氏Ⅱ类11分类错(牙合)27例,前牙深覆(牙合)均在Ⅱ度以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对照组单纯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打开咬合。[结果]应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较单纯采用固定矫治器来打开咬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组咬合完全打开时间平均(3.4±1.2)个月,对照组咬合完全打开时间平均(5.64-1.5)个月,两者打开咬合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打开咬合的方法,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打开成年深覆牙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30例Ⅱ°、Ⅲ°前牙深覆牙合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正器和小平牙合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与单纯方丝弓矫正器相比 ,其打开咬合较快且时间短 ,至正常牙合时 ,Ⅱ°深覆牙合平均3 2± 1 0个月 ,Ⅲ°深覆牙合平均 4 8± 1 5个月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方丝弓矫正器配合小平导联合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高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卢慧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10-4211
目的:矫正前牙深覆,是固定矫治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这里用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进行临床探讨。方法:53例前牙深覆患者早期全天戴用上颌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结果:53例病例完全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结论:早期利用上颌平面导板,有利于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7.
沈焕  刘名燕  曾照斌  段银钟 《医学争鸣》2009,(19):2020-2020
引言 打开咬合技术在正畸治疗中时常用到.尤其成年患者打开咬合非常困难.传统的方法用咬合板靠升高后牙来实现打开咬合的目标.而真正依靠压低上下前牙更有难度.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提供“绝对支抗”,在正畸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具有传统支抗所不具备的众多优势.我们介绍一例种植体支抗协助打开咬合矫治成人双突拔牙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打开青壮年前牙深覆的方法。方法对16例Ⅱ度、Ⅲ度青壮年前牙深覆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治器和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较快,至正常颌时,Ⅱ度深覆打开咬合平均(3.2±1.2)个月,Ⅲ度深覆打开咬合平均(4.7±1.4)个月,打开咬合效果显著。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青壮年前牙深覆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矫正前牙深覆牙合,是固定矫治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这里用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牙合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63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早期全天戴用上颌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结果 63例病例完全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牙合.结论 早期利用上颌平面导板,有利于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10.
李璟  杨岚 《吉林医学》2011,(19):3889-3890
目的:探讨小平导结合摇椅弓矫治深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深覆Ⅱ度以上患者,采用小平导结合摇椅弓打开咬合矫治深覆。结果:小平导结合摇椅弓矫治深覆,与单纯使用方丝弓矫治器相比,通过升高后牙、压低前牙,明显缩短了疗程,有效矫治深覆。结论:小平导结合摇椅弓矫治深覆,能快速有效打开咬合,改善面型,矫治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徐先绿 《中外医疗》2012,31(11):2-3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螺钉种植支抗对安氏Ⅱ类患者,前牙深覆盖及深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可以远中移动磨牙,并且有效而稳定,维持牙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滑式矫治器在AngleⅡ类错中治疗前牙深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自滑式矫治器配合固定治疗技术治疗AngleⅡ类错。结果:自滑式矫治器可随同各种固定矫治技术在治疗中控制前牙区的垂直向移动,在矫治过程中改变曲线的深度时即以改善口唇的突度。结论:在Ⅱ类错中应用自滑式矫治器可在短期内很好的打开咬合,改善患者面部的侧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成人深覆合病例中整体压低下前牙段的应用。方法选择9例成人深覆合患者,不拔牙矫治,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微种植体支抗同时整体压低下前牙段,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下颌平面角轻度增大,但变化不明显;下切牙平均压低6 mm,唇倾约10°,上下切牙角减少约25°,下切牙切端唇向移动4 mm,显示下切牙压低的同时伴有明显的唇倾,但上下后牙没有出现合向升长,下颌并未出现后下旋转。结论微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同时整体压低下前牙段,最大限度避免后牙的升高,改善下唇部形态。  相似文献   

14.
李骏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127-129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正畸中的差异。方法将132例错殆畸形患者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和传统支抗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前后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4.88mm和4.31mm.磨牙平均前移1.14mm:传统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3.48mm和3.24mm,磨牙平均前移2.43mm。相对RL线,两组治疗后U1-NA(mm)、L1-NB(mm)、U1-APg和U6-PtP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76、5.34、5.09、10.22,P均〈0.05)。随访6个月,微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的微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无感染现象发生,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传统支抗组出现4例支抗牙伸长、松动、牙龈红肿。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达到临床强支抗要求,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患者前牙覆殆覆盖关系,正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潘昱  王洋  徐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34-135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高角深覆[牙合]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角深覆[牙合]患露龈笑患者男5例、女8例,均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与上颌双侧中切牙与侧切间近根尖处、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膜龈联合线处植入微螺钉,在压低前牙的同时进行前牙内收,时间5—8个月,拍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模型,进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结果前牙覆[牙合]患、上切牙龈缘到上唇下缘距离、u1-PP明显减小,SN—MP不变。结论微螺钉种植体能有效压低前牙,控制后牙段高度,避免高角病例的下颌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角骨折张力带固定与双列小型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1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正常下颌骨模型,建立骨折线,制作内固定系统,并最终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牙咬合、双侧后牙咬合、左侧后牙咬合和右侧后牙咬合四种咬合方法两种内固定最大应力情况及骨折断端相对移位情况.结果 张力带内固定最大应力和双列小型板固定时的最大应力分别集中在钛板中断和钛板上侧的中段.在前牙咬合及骨折对侧后牙咬合时张力带最大应力低于双列小型板固定系统最大应力,张力带内固定前牙咬合及骨折对侧后牙咬合时骨折断端相对移位较大,超过0.15 mm安全移位阈值.结论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下颌角骨折可信度较高,双列小型板固定生物力学分析稳定性高于张力带内固定方法,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需对患者咬合力的调整进行指导,稳定性也可达到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牙列缺损正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在成人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支抗应用。方法:成人牙列缺损、常规正畸支抗难以完成矫治的患者9例,分A、B、C3组。治疗前后取标准牙牙合模型,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常规手术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结果:A组磨牙平均压低3.81 mm,对牙合第1磨牙种植义齿修复。B组第2磨牙竖直、压低,牙排列整齐,恢复咬牙合功能。C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3.02 mm,患者牙排列整齐,侧貌改善明显。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具有稳固、舒适等特点的支抗,可以代替传统的支抗,在成人牙列缺损患者中发挥强大的支抗作用,扩大临床矫治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16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的种植体在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以及支抗磨牙的影响。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两个含不同直径种植体的模型,比较载荷条件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种植体的位 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运动趋势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改变。结果 支抗种植体直径的增大有利于种植体周 围骨组织应力的分布,减少骨吸收发生的概率。直径较大的种植体在体现支抗效果时优于直径较小的种植体。直 径不同的种植体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应力改变的影响无差异。不同直径的支抗种植体在加强磨牙支抗时体现出来 的支抗效能等同。结论 种植体直径的改变对支抗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种植体受力后的位移均有影 响。支抗种植体的直径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及其位移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自攻型钛种植体作为骨性支抗在临床正畸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方法]20例患者应用48颗微型种植体,用于拉前牙向后,关闭拔牙间隙时植入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牙槽间隔,单侧磨牙缺失时植入第2磨牙的远中,需直立后牙者置于该牙齿的倾斜方向反向颊侧.微型种植体植入后可即刻加力,承受的牵动力为100~200 g.[结果]安氏Ⅱ类骨性上颌突、双颌突病例12例治疗结束后,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3~6.4 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3~0.4mm,单侧恒磨牙缺失的病例磨牙支抗前移1.0~1.5 mm,面型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安氏I类、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的治疗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作为骨性支抗具有接触面积小、稳定性强、力量强的优点;种植后即刻加力,缩短了疗程;正畸医师可以独立完成操作,患者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