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紫外线、紫光和绿光辐照血液疗法对兔光化学脑梗塞的治疗作用。②方法利用8只光化学脑梗塞家兔模型,观察不同波长的光辐照血液疗法对脑梗塞的疗效。③结果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可显著提高脑梗塞家兔血浆巯基(-SH)水平(F=8.63,P<0.05),缩小脑梗塞缺血性病灶面积(F=8.53,P<0.05);紫光和绿光辐照血液疗法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作用(F=0.02~3.56,P>0.05);3种波长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④结论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UBI)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②方法应用UBI治疗光化学脑梗塞家兔动物模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③结果经UBI治疗后,实验组红细胞变形性较治疗前明显增强(t=3.67,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65,P<0.05);实验组血浆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52,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明显升高(t=2.15,P<0.05)。④结论该疗法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凝治疗对INS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哌嗪治疗糖尿病肾病2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24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用阿魏酸哌嗪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用药3个月后尿蛋白(g/24h)由3.84±1.70降至1.80±0.89(P<0.01),其中6例合并肾病综合征者尿蛋白(g/24h)由6.48±0.84降至2.42±0.71(P<0.001).血肌酐(μmol/L)由281±183降至185±104(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分别由6.64±0.42、2.48±0.17降至6.18±0.51、1.96±0.11(P<0.05~0.01),纤维蛋白原(g/L)由4.68±1.17降至3.95±0.98(P<0.05),提示阿魏酸哌嗪可以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产生,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用于治疗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病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4例银屑病病人和24例健康成人的血清EGF进行测定。③结果银屑病病人血清EGF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4.37,P<0.01),且随银屑病病人皮损的加重,EGF增高明显(F=6.79,q=3.47~5.38,P<0.05,0.01)。④结论血清EGF增高与银屑病的发病及皮损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及透析器动静脉端血浆皮质醇(F)。发现HD前血浆F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t=3.709,P<0.001);透析器静脉端血浆F低于动脉端,但缺乏统计学意义(t=1.582,P>0.05);HD4小时后的结果高于HD前,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91,P>0.05)。提示HD对血浆F无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变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85例急性脑血管病变(脑梗塞38例、脑出血47例)发病24h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2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脑梗塞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说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血粘度增高是脑梗塞发病机理之一。而脑出血组的全血粘度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5),也提示脑梗塞与脑出血可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可作为进一步研讨急性脑血管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情的关系。②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初发期、溃疡期、愈合期和间歇期,以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期血清甲状腺素(FT3,FT4)的含量。③结果血清FT4溃疡期较初发期降低(t=6.304,P<0.001),愈合期开始回升(t=1.735,P>0.05),间歇期进一步回升(t=3.735,P<0.001),但间歇期仍低于初发期(t=3.531,P<0.001)。血清FT3溃疡期较初发期降低(t=4.776,P<0.001);愈合期开始回升(t=2.900,P<0.05),间歇期进一步回升(t=3.213,P<0.002),间歇期与初发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45,P>0.05)。④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甲状腺功能随病情加重而降低,随病情好转而回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人体胎盘中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及其与早期妊娠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妊娠6~9周人体胎盘绒毛中DBH活性进行了测定。③结果妊娠第8周胎盘绒毛中DBH的活性明显高于第6,7周,差异有显著性(F=5.76,q=5.88,3.64,P<0.05,0.01),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0.06~3.24,P>0.05)。④结论妊娠早期人体胎盘中已存在着DBH,并可能参与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紫外线所致小鼠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②方法小鼠饲料中分别添加牛磺酸、维生素C(VitC)和维生素E(VitE)喂养112d后,荧光法(FADU法)检测小鼠脾细胞DNA链的断裂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③结果紫外线照射前,小鼠脾细胞DNA链断裂程度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0.8756,P>0.05);紫外线照射后,牛磺酸、VitC,VitE各组脾细胞DNA双链剩余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20.45,q=3.01~4.08,P均<0.05)。④结论牛磺酸可减轻紫外线对小鼠脾细胞DNA分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不同辐照时机对红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时机和辐照后的保存时间。方法将10份采集的400ml全血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后分成6个组,分别在采血后保存0,7,14,21,28d进行25Gyγ射线辐照(对照组除外);在辐照后0,7,14,21,28,35d分别取样检测2,3-DPG、ATP、游离血红蛋白、K+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结果各辐照组2,3-D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十一天辐照组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在辐照后的AT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红细胞最小抵抗力分别自辐照后28,14,7,7d起低于对照组(P<0.05),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红细胞最大抵抗力分别自辐照后21,7,7d起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十一天辐照组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辐照组在辐照后7d起的K+含量迅速上升,且在辐照后所有保存时段内的K+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红细胞辐照时机直接影响辐照后保存的血液质量及保存时间,建议将红细胞辐照最佳时机定为血液采集后14d内,辐照后的血液可继续保存14~21d。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接种于盒装豆腐中致病菌(Listeria innocua L83和Salmonella enteritidis 50041)的辐照效应和盒装豆腐的辐照杀菌效果,以及辐照对包装豆腐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于盒装豆腐中的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的D10值分别为0.225和0.240kGy,2.0kGy以下的剂量辐照能有效降低盒装豆腐中微生物的含量,提高豆腐的食用安全.2.0kGy剂量辐照处理的盒装豆腐的感官品质能为人们所接受,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不均等剂量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食管鳞癌120例随机分为两组,(1)常规分割组60例,方法为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6600cGY共33次,6-7周完成;(2)不均等剂量分割60例,方法为周一上午胸前垂直野(A)250cGY,间隔6h,胸背垂直野(A)250cGy。周二-五,胸痛二侧野(C、D)轮照,每天140cGy/次,周六周日休息2天重复上周治疗,肿瘤量5300cGy共30次,35天完成。改缩胸前侧野(E、F)照射,方法同前,照射剂量1060cGy共6次,总剂量为6360cGy,共36次,42天完成。结果:1、2、3年生存率:不均等组71.7%、50.0%及31.7%,常规组46.7%、35.0%及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放射治疗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均等分割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不明显增加放射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均等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 12 0例疗效。方法 :( 1)不均等放疗组 60例 ,周一上午胸前垂直野( A) 2 5 0 c Gy间隔 6h,胸背垂直野 ( B) 2 5 0 c Gy。周二~五 ,胸背二侧野 ( C、D)轮照 ,每天各 140 c Gy/次 ,周六周日休息两天后重复上周治疗。肿瘤量 5 3 0 0 c Gy/3 0次· 3 5天。改缩胸前侧野 ( E、F野 )照射方法同前 ,照射剂量 10 60 c Gy/6次。总肿瘤量为 63 60 c Gy/3 6次· 42天。 ( 2 )常规分割放疗组 60例 ,每周 5次 ,每日轮照一野 ,每野 2 0 0 c Gy,休息两天后依次轮照 ,肿瘤总量 660 0 c Gy/3 3次· 45天。结果 :1、2年生存率 :不均等组 71.7%及 5 0 .0 %,常规组 46.7%及 3 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近期疗效好转率 :不均等组95 .0 %,常规组 73 .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临床症状改善率 :不均等组 88.4%,常规组 7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结论 :不均等分割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 1、2年的生存率 ,病人能顺利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合国人TBI剂量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例HSCT前TBI顶处理方案的毒性和机体重要器官吸收剂量及对植入、生存的影响。结果:TBI毒性未见明显增多,21例全部植入。ABMT10例中复发死亡1例,1例出院后3个月死于感染。1例术后3年复发;另7例目前仍无病存活巳4—10年;11例Allo—HSCT中8例仍无病存活。结论;国人TBI照射总剂量7—8Gy,一天内分两次给予,剂量率为4.99—6.96eGy/min。是安全、有效的;该方法双肺、双眼无挡铅.简便易行、适合基层单位开展TBI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1990~1992年,对4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全身电子线照射。4例均为全身性病变,分期为Ⅰb1例、Ⅱb2例、Ⅳb1例。治疗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4MeV电子线及我科设计的仰卧和俯卧治疗方式。全程6~7周,DT24~29Gy。本组除1例治疗中死于其它疾病外,其余3例治疗后均得到完全缓解。全身反应轻微,4例均可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MU(TianjinMedicalUniversity)小黑鼠对60Co射线的敏感性。方法:将24只TMU小黑鼠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1000Rd,800Rd,600Rd),并在800Rd组设近交系TA2小鼠和远交系昆明种小鼠两个对照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进行全身一次性60Co照射。以30d为限,观察动物存活情况。结果:1000Rd组,TMU小黑鼠平均存活675d,800Rd组,TMU小黑鼠、TA2雄性小鼠、TA2雌性小鼠以及昆明种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75d、900d、30d以上及1063d;600Rd组,TMU小黑鼠平均存活30d以上。结论:TMU小黑鼠对60Co射线的放射敏感性明显高于远交系昆明种小鼠,而与近交系TA2雄性小鼠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