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5例TIA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39例)和斑块组(56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24例)和稳定斑块亚组(32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在颈动脉斑块组(44.6%)高于无斑块组(1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稳定斑块亚组(66.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针对微栓子的治疗可能是预防或减少TIA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5例TIA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39例)和斑块组(56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24例)和稳定斑块亚组(32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在颈动脉斑块组(44.6%)高于无斑块组(1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稳定斑块亚组(66.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针对微栓子的治疗可能是预防或减少TIA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64CT颈部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US)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2种方法评价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我院就诊的患者150例,均行颈动脉全程CTA及US检查。结果:2种检查方法对不同性质的斑块的检出率不同, US对软斑块的检出率较高,CTA对钙斑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TA与US对不同性质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13 0例脑梗死组和 9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多灶性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高于单灶性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首发性脑梗死 ;有一过性缺血 (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 TIA发作患者 ,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5.
刘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28-19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性质。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P〈0.01),硬斑及混合斑的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文静 《中外医疗》2016,(16):78-79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关系。方法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判断依据,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内径狭窄<7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跟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溃疡斑块组(40例)﹑非溃疡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5例),针对3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发生脑梗死14例,发病率为11.7%,其中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5.0%(10/40)﹑非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6.7%(3/45)﹑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9%(1/30)。3组患者脑梗死发病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溃疡斑块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患者高于非溃疡斑块组和溃疡斑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CT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脑梗死发病风险非常有帮助,值得医学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HP彩色超声检查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形成情况,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98例,阳性率81.7%;对照组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9例,阳性率19.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三组:脑梗塞组、腔隙性脑梗塞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IMT,三组比较,脑梗塞组与TI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塞与脑梗塞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塞与TI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脑梗塞组和TIA组患者比腔隙性脑梗塞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50例拟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一周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CTA检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结果 CTA在ICA上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多于CDUS;两种检查方式在ICA各类型斑块检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S对CCA上易损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CTA(P<0.05);CTA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检出率98.0%,显著高于CTA的84.0%(P<0.05)。结论 CTA在ICA段斑块检出、颈动脉狭窄评估中具有优势,而CDUS能更好判断斑块表面是否规则或存在溃疡,在CCA易损斑块评估中更具价值,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可相互配合,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诊疗提供更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性质、血脂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记录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部位、数目和颈动脉内径,同时检测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部分脂质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斑块类型以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81.43%;对照组人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为61.7%,对照组人员的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为20%。实验组患者的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官腔狭窄的发生率为62.86%,对照组人员的颈动脉官腔狭窄的发生率为6.67%。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官腔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劲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颈动脉官腔狭窄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医生应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即使用降脂、抗血小板等药物使其斑块稳定,以便提高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120例接受SUT型超声扫描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及LD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性质趋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LDL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T型超声扫描治疗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使颈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有效地降低L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AP )及其对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4月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262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检出斑块组180例,未检出斑块组82例;初发患者213例,复发患者49例。随访3个月,对比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对比斑块组与无斑块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的复发率高于无斑块组,复发时间短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易损斑块组的复发率低于易损斑块组,复发时间长于易损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初发患者及复发患者的斑块均以 BIF 更为多见,且左侧较右侧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斑块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比例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发现,影响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高血脂。结论:CAP 可导致ACI患者更易复发,特别是易损斑块者,更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EB病毒1型(Epstein-Barr virus.1,EBV一1),探讨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及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9名AgP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2种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1型(EBV-1),同时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 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 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直形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 Cr)、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 Pn).结果:89名AgP患者的HCMV检出率为4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P组的EBV-1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8种牙周致病菌的AgP患者其HCMV和EBV-1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仅检出3~5种细菌的AgP患者的病毒检出率(P<0.05).结论:HCMV、EBV-1在AgP患者龈下的检出率较健康对照高;且在检出牙周致病菌种类数较多的样本中,疱疹病毒的检出率高,提示牙周感染HCMV和EBV-1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病房住院的ACI患者271例。根据颈动 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及有斑块组,其中有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及易损斑块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中性粒 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值的差异。结果 斑块组吸烟史、NLR、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无斑块组,淋巴 细胞的计数低于无斑块组(P <0.05)。易损斑块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稳斑块组,而淋巴 细胞的计数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NLR、低密度脂蛋白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 NLR值每增加1个单位,斑块为易损斑块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400(95% CI:1.124,1.744)倍,低密度脂蛋白每 增加1个单位,斑块为易损斑块的可能性是原来的2.867(95% CI:1.238,6.640)倍。NLR对ACI患者颈动脉易 损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95% CI:0.567,0.728),最佳截断点为2.79,此时的敏感性为0.69(95% CI: 0.593,0.777),特异性为0.59(95% CI:0.465,0.684)。结论 NLR增高对于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 斑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了解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脑梗死组和9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28例有90例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检出率为70.3%,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25.5%,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为58.4%,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脑梗死组中、重型患者软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软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而钙化斑块和纤维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CT对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樊泽元  季汉华 《重庆医学》2018,(5):647-649,653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易损斑块关系,以及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20例民航飞行员冠心病患者根据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结果,分为非易损斑块组(对照组)和易损斑块组(观察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民航飞行员FBG水平更高(P<0.05);FB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是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FBG水平与斑块坏死核心构成比呈正相关(r=0.44,P<0.05);ROC曲线诊断易损斑块效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5%CI:0.66~0.81),当FBG切值取6.39时,敏感性为71.35%,特异性为76.15%.结论 FBG水平是冠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辅助民航飞行员易损斑块识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血管内超声结果,找出其与不同程度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对自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测量患者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对两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纳入的 384 例研究对象根据他们血清尿酸浓度分为低(≤ 199 ummol/L)、中(200 ~ 399 ummol/L)和高(≥ 400 ummol/L)尿酸血症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对女性基本生理指数无明显影响(P > 0.05),但显著影响了男性患者体重指数、高血压和血脂(P < 0.05)。尽管三组患者在血管外弹力膜面积、脂质池面积、斑块体积、斑块最大/最小厚度和平均血管直径方面相似,但高浓度血清尿酸(高/中尿酸血症)患者斑块的面积显著大于低浓度血清尿酸患者(低尿酸血症)(P < 0.05),而其斑块纤维帽厚度却显著低于低尿酸血症组患者(P < 0.05)。与之相一致,血清尿酸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钙化冠脉斑块的比例,尤其是深部钙化冠脉斑块的比例。结论: 高血清尿酸老年患者的冠心病斑块呈现不稳定性:纤维帽变薄、斑块面积和钙化现象增加。通过控制血清尿酸浓度来改善冠心病斑块这些不稳定特征将是临床治疗这类患者人群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刘斌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700-701,705
目的:采用高频彩超检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硬化程度不同分为轻中度组90例和重度组70例,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患者舒张压、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年龄增长软斑出现率逐渐增高、硬斑逐渐降低。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者不稳定颈动脉硬化斑块逐渐增多,而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舒张压、高血压病程有显著相关性,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临床评价高血压治疗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联合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78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其中45例应用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为观察组,33例采用单纯抗风湿药物(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两组的PASI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PASI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24周后两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