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creas,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肿瘤形态单一,呈实性巢片状和假乳头瘤结构;免疫组化多项表达Vimentin(+)、AACT(+)、ACT(+)、CD10(+)、NSE(+)、CgA(-)、CK(-)、ER(-)、PR(-)。结论:SPTP组织学具有特征性的实性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对其组织源性具有提示意义,并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分析其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血管轴心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状排列。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胞浆透明或嗜酸性。肿瘤内出血、泡沫细胞聚集和胆固醇结晶。部分细胞内可见PAS染色阳性的小体。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溶菌酶、波形蛋白、Syn、ER、PR,EMA、Keratin、CgA均为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近年来新认识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李红英 《吉林医学》2011,32(23):4951-4953
目的:探讨转移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肝转移性SPTP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转移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组织学上显示与原发性一致,即实性区和假乳头区两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常见的阳性标记为Vimentin、NSE、AAT、AAC和PR。结论:SPTP是一类少见、组织发生未定、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实体,发生转移者更为罕见,转移性STPT手术切除预后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胰腺实性与囊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对1例胰腺囊性实性上皮肿瘤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组织学瘤细胞大小一致,梭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形不明显核分裂罕见,肿瘤细胞排列成假乳头状特征。出血、泡沫细胞可见。免疫组化:Vimentin(+)、a-At(+)、NSE(+)、CsA(+)、CK(±)、ER(-)、PR(+)。结论 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预后较好。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靠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5例SPT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Vi m、NSE、a-AT、s-100、ck、EMA、syn、CgA抗体的表达。结果:5例SPTP患者中,因腹部不适或腹部疼痛来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3例为常规体检时发现,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6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尾2例,瘤体平均大小为8.7cm,镜下肿瘤细胞主要排列成实性片状及假乳头状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5例SPTP患者中1例为老年男性,镜下大部分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有的呈印戒样改变,形态较为特别,免疫组化显示,5例Vi m、NSE呈弥漫强阳性,4例a-AT呈小灶性阳性,2例ck呈弱阳性,1例syn灶性阳性,s-100、EMA、CgA均为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好发于年青女性,镜下瘤细胞主要排列成实性片状及假乳头状结构,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病变,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复习6例STP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5例患者女性,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38岁(16—49岁)。3例患者有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另外3例为体检时发现胰腺有占位。术前影像学诊断SPTP者1例。肿瘤平均直径16.6cm。包膜完整3例。切面实性2例,囊实性4例。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呈实性巢片状和假乳头状结构,2例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例肿瘤均表达Vim。结论:SPTP为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提示意义。手术治疗对STPT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一种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现对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方法 用HE和免疫组化法(S-P法)对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查. 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3岁.术后无复发.瘤体呈囊实性,组织学上均可见实性片块、假乳头结构,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结构为其特征.免疫表型孕激素受体(PR)、间叶表形蛋白(Vim)均阳性,生长抑素(Soma)、胰多肽(PP)、胃泌素(Gastrin)、癌胚抗原(CEA)均阴性,α1-抗胰蛋白酶(AAT)阳性4例,细胞角蛋白(CK)、突触素(Syn)阳性3例,血管活性肠肽(VIP)、细胞角蛋白7(CK7)、嗜触素A(CgA)、雌激素受体(ER)各有1例阳性,5-羟色胺(Serotonin)、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CK7、Syn、CgA各有1例局灶阳性. 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来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是较少见的、预后较好的交界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及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来揭示肿瘤特征,为术前评估作参考.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状状瘤尽管是少见肿瘤,但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术前诊断及评估对选择治疗方法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上腹疼痛14例,腹部肿块12例,影像学均能发现腹部肿块但不能明确诊断。肿块平均直经10.3cm,包膜完整10例,包膜不完整9例,质地呈实性8例,呈囊实性11例。快速冰冻病理10例,6例获得确诊。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形态一致,异型不明显。4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11例免疫组化结果是: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a1抗胰蛋白酶(a1-AT)、突触素(Syn)、孕激素(PR)为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ER)、嗜铬颗粒素A(CgA)、S-100蛋白为阴性。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体部肿瘤行胰腺阶段切除术。18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1(2-103)个月,肿瘤无复发,除1例出现营养不良外,余患者生存满意。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近十年的103树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死因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占61.17%,颅内出血占29.13%。7天内死亡者占90.29%,出生低体重儿占死亡者的76.70%,出生时系难产者占死亡者的60.19%。出生后有窒息者占死亡者的69.9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占25.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其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变性子宫肌瘤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分析,总结出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提高了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