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3,24(Z1):18-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tu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我国暂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cute inffectionus atypieal pneumonia,AIAP),简称非典型肺炎(AP)是近几个月流行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险,传染性极强,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作者根据4例系统尸体解剖和2例会诊资料对SARS的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作简要概述.本研究发现SARS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肺部病变,免疫器官损伤,全身小静脉炎,全身中毒性改变和继发感染4个方面.肺部病变主要包括肺水肿、肺泡上皮增生、融合、脱落、凋亡呈脱屑性肺炎变化,局灶性出血坏死,局灶性肾小球状机化性肺炎,大量肺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及病毒性颗粒;免疫器官损伤,脾脏淋巴组织大片状坏死,淋巴结灶性坏死;全身小静脉炎;全身多器官内小静脉周围及血管壁水肿,灶性纤维素样坏死,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小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全身中毒性变化和继发感染;全身多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和继发霉菌感染.肺和免疫器官是SARS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SARS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SARS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宿主有关:①SARS病毒进入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②SARS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组织和器官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ARS对人体造成的多脏器损伤,进一步加深我们对SARS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今年4月收治的11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1例SARS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损伤;8例出现血液系统损伤;6例出现肝脏损伤;3例出现内分泌系统损伤;3例出现泌尿系统损伤。结论:SARS病毒不同于一般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引起肺部损伤,多较严重,同时伴有其他多脏器损伤,但多较轻微,为可逆性。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以提高对本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根据诊断SARS的临床实践和体会 ,参考相关资料 ,综合评价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果 :SARS由冠状病毒引起 ,患者主要有发热 (体温常 >38 0℃ )、畏寒、头痛、干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少量湿性音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或伴血小板降低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叶或双侧肺异常阴影 ;单纯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巴韦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对症支持、中医中药及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 ,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SARS由冠状病毒引起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综合资料 ,积极有效的内科综合治疗可提高SARS治愈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6 例SARS病理学及病原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ARS病理学特点及病原学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学方法对2例1—2周病程早期的SARS死亡尸检病例和4例3—5周病程中晚期的SARS死亡病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电镜下冠状病毒样颗粒大小为60—220nm,呈多态性,还可见到衣原体样颗粒和疑似支原体样颗粒。SARS早期肺部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水肿,广泛肺透明膜形成,脱屑性肺泡炎及小血管病变。SARS中晚期肺部病理改变以肺泡间质纤维增生和肺泡早期纤维化等机化性肺炎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同时有弥漫性肺泡损伤和脱屑性肺泡炎。结论:不同病程的SARS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 )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6.
对于 SARS(急性呼吸综合征,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无论是流行病学还是病原学、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我们均需进一步加以研究,目前已经知道的情况有:①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SARS 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其多种亚型均有致病力;②传染源为 SARS 患者,传播方式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很可能还有其他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性,潜伏期约2~14天,被感染后大多在1周内发病;③本病可造成多系统损害,肺部和免疫系统是受损最为严重的脏器。病理表现在肺部主要是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肺外器官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广东发现首例非典型性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SARS)以来,至2003年6月21日,在我国大陆累计临床诊断病例达5326例,死亡347例。现已证明,引起SARS流行的病原是变异的冠状病毒,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宿主发生具有明显呼吸衰竭倾向的肺炎。危重患者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这种变异的冠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肺炎,而且还能侵害许多其它的脏器。现将目前对SARS肺外器官损害的一些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重症病人的病情动态监测 加强重症病人的动态监测,收入重症监护病房。 (一)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正常血氧饱和度为95%~98%,而SARS病人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损伤,由于肺泡氧交换困难而严重影响血氧饱和度。如果重症SARS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不能达到93%,将引起整个机体组织器官缺氧,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故护士应严密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传染性强的,目前认为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的,可能出现严重弥漫性肺泡损害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在中医学中,SARS属“温疫”、“温病”范畴。在几千年来与历次温疫的交锋中,前辈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中必能找到治疗SARS的有效方法。从目前资料分析来看,SARS具有3个特点:1)嗜肺泡性SARS死亡病人尸检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评价显示不同发展水平和严重程度的弥漫性肺泡损害,与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硫酸铍(BeSO4·4H2O)对小鼠主要脏器的损害作用。方法将30只6周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硫酸铍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染毒,隔日一次,染毒两周。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定脏器系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心、脾、肾、睾丸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肝、肺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肝病理学组织检查未见异常,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淤血、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肺泡腔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支气管周围炎、间质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等;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支气管扩张出血,支气管腔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支气管周围肺泡扩张,间质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低剂量组肝细胞水肿,可见点状坏死和小灶性坏死;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肝细胞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呈细胞水肿, 肝细胞胞质成空泡状,可见明显的点状坏死和小灶性坏死, 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坏死区周围肝细胞细胞质呈嗜酸性变,轻度核固缩,并且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胞质疏松,肝窦以及肝中央静脉扩张有广泛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睾丸、心、脾、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小鼠腹腔注射本试验剂量的硫酸铍后主要引起肺组织和肝脏损伤,其它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Hong T  Wang JW  Sun YL  Duan SM  Chen LB  Qu JG  Ni AP  Liang GD  Ren LL  Yang RQ  Guo L  Zhou WM  Chen J  Li DX  Xu WB  Xu H  Guo YJ  Dai SL  Bi SL  Dong XP  Ruan 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8):632-636
目的 探索2002年末暴发于广东等地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方法对来自广东、山西、四川省和北京市的7例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人的尸体解剖标本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293细胞(人胚肾转化细胞系),分离病原,对病人组织中和分离的病原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死亡患者的肺(7例)、脾(2例)、肝(2例)、肾(3例)和淋巴结(1例)中均观察到衣原体样包涵体和网质小体、中间体、原生小体颗粒的存在,并在3例病人肺组织中同时见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和未知的基质样结构。用RT—PCR方法从2例病人肺组织中扩增出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293细胞进行培养,取第2代细胞作电镜观察,也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和包涵体的存在。在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见到的衣原体样颗粒均不能与衣原体属特异性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抗体反应,提示可能为新的衣原体样因子。结论在死亡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发现的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可能是广东等地暴发的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2.
SARS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SARS病变组织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和凋亡细胞类型,探讨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DNA片段原位末端检测和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法单染和双染检测正常组织和SARS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以及白细胞分化相关抗原CD3、CD4、CD8、CD45RA、CD20、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SARS病人的脾脏、肺组织和淋巴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各病变组织内均有大量CD68 单核/巨噬细胞;病变肺组织基本没有CD45RA /CD20 B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浸润,淋巴结和脾脏的CD4 /CD8 T细胞、CD45RA /CD20 B细胞也明显减少,现存的具有上述抗原特性的T细胞和B细胞较少凋亡。结论(1)细胞凋亡现象在SARS病变组织中普遍存在,提示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病变组织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说明单核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淋巴结和脾脏的细胞凋亡现象和CD4 /CD8 T细胞及CD45RA /CD20 B细胞减少提示SARS病毒可能对免疫细胞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SARS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检测SARS病变组织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和凋亡细胞类型,探讨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DNA片段原位末端检测和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法单染和双染检测正常组织和SARS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以及白细胞分化相关抗原CD3、CD4、CD8、CD45RA、CD20、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SARS病人的脾脏、肺组织和淋巴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各病变组织内均有大量CD68^ 单核/巨噬细胞;病变肺组织基本没有CD45RA^ /CD20^ B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浸润,淋巴结和脾脏的CD4^ /CD8^ T细胞、CD45RA^ /CD20^ B细胞也明显减少,现存的具有上述抗原特性的T细胞和B细胞较少凋亡。结论(1)细胞凋亡现象在SARS病变组织中普遍存在,提示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病变组织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说明单核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淋巴结和脾脏的细胞凋亡现象和CD4^ /CD8^ T细胞及CD45RA^ /CD20^ B细胞减少提示SARS病毒可能对免疫细胞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5.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N蛋白。结果 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 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Pathological study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Methods Tissue specimens from 3 autopsies of probable SARS cases were studied by microscope,and the clinical data was reviewed.Results The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s were diffuse hemorrhaging on the surface. A combination of serous, fibrinous and 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was seen in most of the pulmonary alveoli with the engorgement of capillaries and detection of micro-thrombosis in some of these capillaries. Pulmonary alveoli thickened with interstitial mononuclear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suffered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experienced desquamation of pneumocytes and had hyaline-membrane formation, fibrinoid materials, and erythrocytes in alveolar spaces. There were thromboembolisms in some bronchial arteries. Furthermore, hemorrhagic necrosis was also evident in lymph nodes and spleen with the attenuation of lymphocytes. Other a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hydropic degeneration, fatty degeneration, interstit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lesions having existed before hospitaliz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liver, heart, kidney and pancreas.Conclusion Severe damage to the pulmonary and immunological system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ARS and may lead to the death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用宣威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survivin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宣威肺腺癌细胞,观察其疗效,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宣威肺腺癌细胞XWLC-05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选取48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脂质体转染(LIP)组、survivin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survivinASODN组,通过皮下移植瘤内多点注射后,观察裸鼠一般情况、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等。病理学检测各组肿瘤的变化以及对心脏、肝脏、肾脏的影响。结果 sur-vivinASODN组注射survivinASODN后,裸小鼠表现为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质量低于其他3组(P>0.05),其生长抑制率高于其他3组(P>0.05)。而对照组、LIP组、survivinSODN组在肿瘤质量及生长抑制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见瘤组织中有大量的细胞坏死灶。各组裸鼠均未出现死亡,病理检查重要脏器未见明显损害。结论 survivinASODN能够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未对其他脏器产生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细胞在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4种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用免疫组化DAB及碱性磷酸酶(AP)双重染色法检测3例SARS尸检病变肺、脾、淋巴结免疫细胞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1)病变肺、脾、淋巴结内均可见大量增生的单核巨噬细胞,部分经CD25标记显示阳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2)肺组织炎症灶内可见散在的CD45RO阳性T淋巴细胞,而KI67阳性的T淋巴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则很少表达。(3)淋巴结内经KI67及CD45RO双染标记的T淋巴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呈散在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明显减少,CD4 、CD8 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减少则更为严重。结论单核巨噬细胞在SARS发病过程中活性显著增加,为主要反应细胞,而T淋巴细胞亚群则显著减少。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