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发作时间在48 h内的心房颤动患112例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胺碘酮组61例和毛花苷C组51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脉注射后,以0.5~1.0mg/min滴速静脉滴注,根据心室率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苷C组:给予毛花苷C0.4~0.8 mg分次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12 h复律情况及心室率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复律有效率分别为78.6%和37.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转复者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38±17)次/min降至(72±11)次/min(P0.01),毛花苷C组由(135±13)次/min降至(93±11)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PAF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短时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72例CHF伴快速AF患者,心功能Ⅱ-Ⅳ级(NYHA),心室率≥120次/min;随机分为胺碘酮组、毛花苷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胺碘酮组首次剂量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注,随后1.5ms/min微量泵维持;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去乙酰毛花苷0.4mg或0.2mg缓慢静注,1h后无效者追加0.2mg。观察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60、90、120min的心室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胺碘酮组用药后30min的心室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后2h胺碘酮组患者心室率较用药前下降36%,毛花苷组下降26%;胺碘酮组与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胺碘酮组和毛花苷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8%和72.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AF短时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普罗帕酮组(30例),胺碘酮组予胺碘酮150mg静注,继以1mg/min的速度静脉输入,维持6h。再以0.5mg/min的速度维持18h;普罗帕酮组予普罗帕酮70mg静注。未复律1h后追加70mg。结果转律率:胺碘酮组81.25%(26/32),普罗帕酮组70%(21/30)。两组转律率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组15.6%(5/32),普罗帕酮组23.3%(7/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胺碘酮转复时间短,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安全有效,且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房颤持续时间2~48小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西地兰0.4~0.8mg。记录从用药到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转复率4小时内为56.3%(18/32),8小时内为62.5%(20/32),12小时内为71.9%(23/32);对照组转复率则分别为16.7%(5/30),40.0%(12/30)及46.7%(14/340)。各时间段治疗组PAF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小时内平均转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未转复成功的9例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转复成功者(P〈0.01)。结论 对于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缓慢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的非瓣膜病PAF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和迅速地使PAF转复,缩短PAF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心衰伴快速房颤12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各63例,观察比较用药3h内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56例及33例,有效率分别为88.89%及5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胺碘酮组25例(占39.68%),去乙酰毛花苷组22例(占34.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房颤发作48h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6例和西地兰治疗组44例,观察治疗8h后房颤复律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35例(76.1%),平均复律时间6.5h;西地兰组复律成功17例(38.6%),平均复律时间7.5h。胺碘酮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P〈0.01),且复律时间比西地兰组短(P〈0.01)。结论 胺碘酮静脉注射在阵发性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8.
王磊 《中原医刊》2011,(24):49-51
目的观察新一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和经典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75岁,持续时间≤90d的房颤和房扑患者3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9例和胺碘酮组19例,伊布利特组体质量≥60kg者首剂1mg、体质量〈60kg者首剂0.01mg/k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或0.01mg/kg;胺碘酮组首剂150m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50mg,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组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78.9%和31.5%,2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84.2%和52.6%,平均转复时间分别为(19±12)min和(48±17)min(P〈0.01)。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结论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均能终止房颤和房扑,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高血压伴新近发生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先静脉注射负荷量150 mg后,再以0.5~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心房颤动转复、心室率控制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P〈0.01),且作用迅速。用药后24 h内复律成功者25例。心功能NYHAⅠ、Ⅱ级复律优于Ⅲ、Ⅳ级(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快速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和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应用普罗帕酮(32例)、胺碘酮(28例)和安慰剂(20例)治疗及预防复发,治疗不少于3个月。结果三组服药后48h内转复率分别为72.7%、42.1%、23.1%,普罗帕酮组显著高于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P〈0.05和P〈0.01);随访(21.6±8.0)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2.5%、71.4%、15.0%,两药物治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在随访期限〉12个月的病例中,胺碘酮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表明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远期疗效优于普罗帕酮。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8%和17.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严重毒副反应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两药对治疗和预防PFA复发性均有较好疗效,且相对安全,胺碘酮的短期复律疗效低于普罗帕酮,但预防PAF复发的远期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