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相似文献   

2.
陈喜华  李建忠 《河北医学》2008,14(9):1050-1051
目的:探讨方丝弓托槽技术在牙再植术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对31颗(23例)完全脱位的上前恒牙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用方丝弓托槽技术进行固定。结果:经18个月至24个月随访,显效率71%(22颗牙),有效率23%(7颗牙)。结论:方丝弓托槽技术可作为儿童上前恒牙完全脱位的可靠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定保持器在牙再植术中的固定效果。方法用固定保持器对67颗行牙再植术后的患牙进行固定。结果固定保持器可作为牙再植术后患牙固定的有效方法之一。结论固定保持器对牙再植术后患牙的固定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的混合牙列期。  相似文献   

4.
儿童在替牙期出现前牙轻度拥挤的现象临床中较为常见,若等乳牙替换完成后再行矫治,替牙间隙往往被第一恒磨牙前移所占用,只好通过推磨牙向远中、扩弓、减数或减径来进行矫治,增加了恒牙期固定矫治的工作量和难度。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乳磨牙邻面去釉对替牙晚期牙列拥挤的患者进行固定矫治,充分利用替牙间隙解除牙列拥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脱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儿童54颗外伤性脱位牙经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溶液浸泡5分钟,轻刮牙槽窝,将脱位牙复位,运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结果49例儿童54颗外伤性脱位牙随访2年,其中52颗脱位牙再植成功,2颗脱位牙松动脱落,成功率96.3%。结论在儿童替牙期,用托槽结扎固定的方式能有效固定脱位牙,并能在三维方向上控制脱位牙,有利于其在原位生长。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前牙反殆应尽量早期矫治。但替牙期由于乳牙未全替换,恒牙大部分未完全萌出,导致固定矫治器零件无法正常粘固于所有的牙面上,影响了标准方法的矫治进程。于是本作者采用“2×4”固定矫治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片段弓应用于自体牙再植术后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16例自体牙再植术后应用片段弓加以固定,临床效果观察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再植自体牙经片段弓固定后1年复查均获得较理想的固定效果;结论:片段弓做为再植牙、移植牙的术后固定方法,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4技术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8~11岁,平均10岁。均禾用2X4技术结合Ⅲ类领间牵引矫治。结果10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2×4技术结合Ⅲ类颌间牵引,可快速有效地矫治替牙期前牙反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海燕 《中外医疗》2009,28(11):40-41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在牙列拥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12~25岁恒牙期牙列拥挤患者,应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进行矫治,分析其疗效。结果80例牙列拥挤中显效71例,占88.75%;有效9例,占11.25%;半年复诊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分析,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牙列拥挤是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锈钢丝"∞"字结扎和正畸片段弓技术两种方法在牙再植术中固定的效果.方法 甲组42例选用不锈钢丝"∞"字结扎自凝树脂加固的方法;乙组47例选用固定正畸片段弓技术.结果 不锈钢丝"∞"字结扎和正畸片段弓技术在牙再植后再植牙的固定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正畸片段弓技术适用范围广,视野清晰,体积稍小,舒适,利于口腔清洁,减少了牙龈炎的发生.尤其适用于儿童替牙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恒前牙外伤移位患者23例,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固定12例,采用牙弓夹板固定11例,对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固定的12例病人中,固定的总牙齿数是21颗,成功21颗;采用金属牙弓夹板固定的11例患者中,固定的总牙齿数是16颗,成功13颗,失败3颗,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直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恒前牙的疗效可靠,比牙弓夹板固定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 结果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 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S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NP-FH角(面角)、L1-NBmm距(下前牙切缘点-NB的距离)、MP-SN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FH-MP角(下颌平面角)、面轴角(蝶鞍点-颏顶点与眶耳平面夹角)、D1i-Y距(乳切牙切缘-Y轴的距离)、A-Y距(上齿槽座点-Y轴的距离)外,余下19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患者治疗后的牙合颌面指标及其恒牙胚位置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恒牙胚位置与上颌位置及乳牙位置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改良〖牙合垫矫治器对于纠正乳牙反牙合疗效肯定,治疗后上颌骨向前生长和乳前牙突度增加均有利于上颌恒牙胚向前下方的位置改变,有利于替牙后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修复特点。方法对34例前牙缺损缺失需行美容修复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为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或降低其修复难度后,再用义齿进行修复。结果34例患者对修复体的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牙合]均感到满意;随访1~6年.修复体稳固,基牙无松动,牙周组织健康;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稳定。结论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可以降低修复难度,扩大治疗的范围,达到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及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粘结技术对儿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儿童下颌骨骨折应用复合树脂粘结固定夹板,其中 4例应用复合树脂直接固定;13例实施尼龙丝结扎-复合树脂固定夹板;12例实施贴钩-尼克丝-复合树脂固定;3例应用金属丝弓一复合树脂单颌固定;5例实施牙列贴钩 带钩丝弓-复合树脂颌间弹性牵引。结果:37例儿童下颌骨骨折中有35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 有轻度错(牙合),经调(牙合)后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儿童混合牙列时期乳、恒牙交替及牙齿形态特殊,又儿童下颌骨中含有牙胚不易手术治疗,而常规牙弓夹板固定困难,因此,应用复合树脂粘结固定夹板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是一项简易、高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兵  张敬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6,28(4):296-297,312
目的 探讨乳下前牙融合牙对恒牙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76例乳下前牙融合牙患儿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融合牙位、继承恒牙缺失情况、恒牙列形成及继承恒牙形态。结果 乳下前牙融合牙单侧好发,侧切牙与尖牙(BC)融合为57.89%,中切牙与尖牙(AB)融合为39.47%;继承恒牙缺失率61.84%,且均为侧切牙;AB融合与BC融合发生继承恒牙缺失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间隙乳牙列乳下前牙融合,继承恒牙缺失发生率(77.08%)高于有间隙乳牙列乳下前牙融合者(P〈0.05);乳下前牙融合牙无继承恒牙缺失者均出现恒下前牙拥挤;恒牙缺失组可出现继承恒牙近远中径增大。结论 乳下前牙融合牙对继承恒牙及恒牙列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口内开窗减压术治疗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的效果.方法 2004~2007年收治替牙期含牙囊肿患者8例,年龄7~12岁;男3例,女5例.其中2例为上颌骨含牙囊肿,6例为下颌骨含牙囊肿;5例囊腔内含牙1枚,3例囊腔含牙3枚.所有患者均于局麻下行口内开窗减压治疗术.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软组织愈合、面部畸形发生、恒牙萌出及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囊肿囊腔消失;患者面部形态正常,未见颌骨畸形发生.其中5例恒牙完全萌出,<牙合>关系正常;1例恒牙萌出2/3,骀关系接近正常;2例恒牙即将萌出.X线检查显示,原颌骨密度减低阴影均消失.结论 对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施行口内开窗减压保守治疗,能达到保牙和保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FR - Щ矫治器对治疗早期恒牙反 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 1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病例 ,取上下颌模型 ,按常规方法制作FRЩ矫治器 ,但不能作磨牙颌垫 ,使后牙呈未接触状态。试戴 1周。在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后 ,对下切牙唇弓及上颌舌弓加力。结果 良好 6例 ,一般 4例 ,有效率 10 0 %。结论 FRЩ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反 牙合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74-76+80
目的 分析外伤后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再植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2018年我科治疗的61例73颗年轻恒牙外伤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再植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73颗完全脱位牙再植术后,经过1~3年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优57颗,良6颗,差10颗,再植成功率为86.3%,总体治疗效果较理想。其中伤后15 min~1 h和1 h~24 h进行再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伤后24 h以上再植的患牙;伤后15 min~1 h再植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再植术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全脱位的有效方法,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是尽量保持离体牙牙周膜的活性、正确保存脱位牙并及时再植。脱位后15 min~1 h的再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李万山  逯永  谢俊锋  于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095-1096
目的探讨不适于固定矫治和烤瓷修复的上前牙错位扭转手术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部麻醉下,牙钳旋转和截骨法使前牙移动到正确位置,然后局部固定。结果通过对25例上颌前牙的手术矫治,23例一次性成功,2例创伤后再植成功。结论上颌前牙扭转错位可以手术矫治,经济实用,疗程短,是不适于固定矫治和烤瓷修复的上前牙错位扭转矫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恒牙期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矫治前后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结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安氏Ⅱ1类病例32例,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各16例。采用头影测量软件测量其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共含21个测量项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后的变化主要为覆合覆盖减小,牙轴改变和磨牙关系纠正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拔牙组覆盖减小主要为上切牙舌倾实现,非拔牙组则为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的共同结果;垂直向软硬组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的变化主要为鼻唇角增大和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位置变化。结论直丝弓矫治恒牙期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畸形可改变牙齿位置及软组织侧貌,对骨骼结构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