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成功抢救的8例群体性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资料,以期探讨各有关部门如何有机衔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及院内患者急救。方法对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从院前(包括运输途中)及院内抢救全过程进行回顾,并详细分析每位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调动各相关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得以使8名中毒患者痊愈。结论建立有效的急救网络系统,各种救治预案的实施,配备完善的运输车辆及相关急救设备,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成功的基础。成立专职化的急诊急救医护队伍以及所拥有的娴熟急救技能,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西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例进行总结,探讨其应急救治方法(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更好地指导毒鼠强中毒的抢救工作。方法:对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住院急救的79例急性毒鼠强中毒者,结合作者对发生于全自治区30起共767例群体性急性毒鼠强中毒者的现场抢救指导或急性毒鼠强会诊的应用效果进行整理分析。其应急救治方法主要为:①排毒:尽早催吐、反复彻底洗胃;及早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或血液净化疗法清除胃内或血中的毒鼠强;②抗惊厥和拮抗毒鼠强:使用苯巴比妥钠,按抗惊厥量,每间隔4h静脉注射1次,同时配合大剂量静脉注射安定和纳络酮;⑧非特异解毒综合疗法:以使用自由基清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和1,6-二磷酸果糖为主;配用大剂量激素和超大剂量维生素B。;危重症中毒患者加用乌司他丁和脑活素;慎用二巯基丙磺酸钠;①积极防治脑水肿,早期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并间隔使用30%~50%葡萄糖溶液;酌情配用高压氧治疗和量子血治疗;⑤按内科急重症常规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酌情配合使用细胞活化药物及抗生物氧化剂。结果:经采用以上五方面的积极应急救治后,846例中毒者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采用以上五方面的应急救治方法(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能有效的降低毒鼠强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洗胃、解毒、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急救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救治,近几年我院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早发现,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急救护理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3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103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除2例合并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救治成功.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及时准确采取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在群体性毒鼠强中毒的价值.方法本文通过一起群体性75例毒鼠强中毒事件中,及时启动EMSS,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合理分工,安全转运,以及院内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使中毒患者全部脱险康复,就其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报道.结果75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在群体性中毒事件中及时启动EMSS与严密的组织管理及及时准确的现场诊治,是抢救成功的保证和关键,能有效降低中毒事件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会提高群体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群体12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救治。结果:126例中毒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提高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的关键:尽快明确诊断,及时彻底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控制抽搐,开放气道,早期防治并发症综合性治疗措施是抢救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全球的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化学品不断剧增,至今已有数千种化学品及其上万种产品进入了人类环境,导致化学中毒事件越来越多,据WHO估算全球每年严重的中毒事件约10万~50万起.特别是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可预见性差、病因复杂、来势凶猛、波及面广、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今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开展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提高中毒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已成为落实我国中毒防治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科技攻关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救援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在毒鼠强、砷化氢(砒霜)、萘、三氯乙烯、硫化氢、氮氧化物、氨、有机磷、氟乙酰氨、汞等10种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救援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玉  李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33-4334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综合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尽早彻底洗胃,足量、合理运用解毒药、抗惊厥药物镇静止痉,控制抽搐,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道通畅,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结果:31例患者救治成功,无明显后遗症,抢救成功率81.6%。结论:早期彻底洗胃和反复洗胃是最有效清除毒物措施,配合控制抽搐的综合急救与护理是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79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79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轻度及中度患者一般在3--10h内清醒;重度患者经治疗后意识恢复正常,呼吸、血压正常,24h内全部清醒.结论 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医学》2007,29(2):233
根据国家卫生部通告,由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研究的“广西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急救方案(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经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被卫生部确定为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的推广项目,广西仅此一项获得批准。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降至80%或更低,其疗效下降可能与Hp耐药株日益增多相关。含铋四联疗法、序贯疗法、伴同疗法和混合疗法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在上述方法失败后,可考虑使用含铋四联疗法(未曾使用铋剂时)或喹诺酮三联疗法的二线治疗方案。三线治疗主要根据药敏结果及经验指导治疗。总之,临床医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规范合理地进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12.
从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证基础上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其他疗法以及综合治疗等几个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策略进行了综合分析,拓展了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段。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外治法有中药熏蒸疗法、蜡疗法,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穴位注射、针刀闭合性手术、微创针刀镜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的序贯及联合使用使中医特色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内治法、外治法及其他疗法的综合运用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3.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外周经典效应器官--阴道、子宫形态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巴氏染色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结果:调神益肾针法能使原停留在间情期的更期大鼠重新出现典型的动情期阴道细胞涂片,子宫内膜萎缩性变化有所减轻,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可改善雌激素效应器官异常的形态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人类高致死性埃博拉出血热,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但已经提出了一些对EBOV感染有显著疗效的候选治疗方法,包括混合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多酶抑制剂和脂质纳米颗粒/小干扰RNA等。本文总结了在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模型上针对EBOV感染的治疗新策略和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于汇民 《循证医学》2014,14(6):333-335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又称为难治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5%~20%[1]。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复杂,患者的病程长、血压较高、心肾脑等靶器官并发症多,常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从而给高血压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近年来出现的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装置和经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RDN),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16.
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以及辩证行为疗法等。其核心方法是:第一,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第二,对当下所呈现的所有观念都不作评判。正念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it constitute a real and serious socio-medical problem, which only recently has come to the forefront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exservicemen and their dependents,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our setup. Currently available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for prevention of fragility fractures are limited in scop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to patients. Oral bisphosphonates ar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and thus poor patient compliance. Newer regimens, including intravenous (IV) formulations of bisphosphonates, have successfully come in vogue with greater patient compliance and equal or better benefits. The real need in osteoporosis treatment is for additional anabolic drugs. The only currently approved anabolic agent for treating osteoporosis is teriparatide (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which stimulates new bone formation. Considerable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develop new,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These novel drugs under trial include those primarily inhibiting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like bisphosphonates) such as inhibitors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 signalling, cathepsin K inhibitors, c-Src kinase inhibitors, integrin inhibitors, chloride channel inhibitors and the drugs with osteo-anabolic actions such as orally 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analogues, 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antagonists, PTH-related peptide analogues and agents that induce osteoblast anabolism via pathways involving key, recently identified, molecular targets (wnt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 signalling; sclerostin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及防止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近15年来所经治的32例(41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后加药物注射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最长15年无复发.结论 耳廓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主要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肾性水肿,限盐法是治疗的基础;发汗法适用于风水证,若外无表证,内无明显正虚者,可用利尿法;利尿无效而形气实,水湿壅塞三焦时,可以攻逐法,导水湿从肠道而出;肾性水肿因虚所致者,可辨证运用实脾法;益肾法有温肾化气和滋肾化阴之分;行瘀法适用于瘀血证,但又有活血、逐瘀、消之别;祛风法则是依据"风能胜湿"的中医学理论而使用的,其深层次机理有待进一步阐述.需强调的是,甘草能碍湿助满,关木通等含马兜铃酸中药有明确的肾毒性,以此治疗肾性水肿,实非所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