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3.0 T MRI技术,特别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诊断、分期及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术前经结肠镜活检证实的直肠癌病人,行盆腔磁共振扫描,对直肠癌进行影像分期及术前评估,观察病变部位,探讨ADC值与直肠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3.0 T磁共振常规序列及动态增强诊断相对于直肠镜检诊断直肠癌的优势分析。结果:MRI矢状位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肛缘距肿瘤下缘的曲线距离。3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癌的ADC值均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减低而减低,两者具有相关性。不同分化程度组间AD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分化与中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的磁共振表现及分期价值。结论:3.0 T MR能较准确的对直肠癌进行诊断及分期,更好的为临床医师制定术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岚  呼延佩 《海南医学》2023,(1):104-108
目的 探究3.0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成3.0T MRI、DWI和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0T MRI联合DWI及MSCT在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正确率,比较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结果 MRI联合DWI、MSCT诊断T分期直肠癌的总正确率为97.56%,明显高于MRI+MSCT、DWI+MSCT和MRI+DWI联合检查(分别为75.61%、81.71%、6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DWI、MSCT诊断N分期直肠癌的总正确率为100.00%,明显高于MRI+MSCT、DWI+MSCT和MRI+DWI联合检查(分别为71.95%、80.49%、8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和e ADC值随着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即高分化直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术前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0,1000s/mm~2),分析T2WI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DWI测量不同T分期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T2期10例、T3期39例、T4期19例;术后病理N分期:N0期45例、N1期17例、N2期6例;MRI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0.642,P0.05,MRI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79.41%;MRI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0.244,P0.05,MRI术前N分期准确率为57.35%;T1+2期病灶ADC值为(1.104±0.122)×10-3mm~2/s,明显高于T3期和T4期(P0.05)。结论 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N分期诊断中准确率较低;ADC值在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直肠癌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采用MRI检测并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CA19-9)水平。结果随着肿瘤分期增加,CEA、CA19-9水平也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标准比较,MRI检测T分期总准确率为83.00%,MRI联合肿瘤标志物T分期总准确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96,P=0.041);与金标准比较,MRI检测对N分期总准确率为74.50%,MRI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N分期总准确率为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3,P=0.027)。结论 MRI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螺旋CT(S 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直肠癌术前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N)分期,分析S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准确性。方法本文对86名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6例术前行SCT检查,40例术前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结果 SCT对T分期总准确度为:73.9%,术前SCT对T分期与病理学对T分期一致性中等;对N分期总准确度为:62.5%,灵敏度:87.5%,特异度:68.2%,术前SCT对N分期与病理学对N分期一致性中等。MRI对T分期总准确度为:75.0%,术前MRI对T分期与病理学对T分期一致性较好;对N分期总准确度为:62.5%,灵敏度:85.7%,特异度:61.5%,术前MRI对N分期与病理学对N分期一致性中等。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效能高于SCT;MRI及SCT对直肠癌术前N分期准确度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水囊在直肠癌MRI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术前MRI检查前置入直肠腔内水囊,比较术前MRI临床分期(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及环周切缘受累)和术后病理结果,判断直肠腔内水囊置入后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应用价值。结果直肠腔内水囊置入后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及环周切缘受累判断与病理学分期诊断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751,0.769;P0.01),对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5%,环周切缘受累判断准确率为91.7%,而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病理学分期一致性具有一般统计学意义(Kappa值=0.613;P0.01),淋巴结转移N分期总准确率为80.6%。结论直肠腔内水囊置入后MRI检查对肿瘤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并能准确预测环周切缘受累情况,而对淋巴结转移N分期只能作一般性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均行术前MRI检查,经随机分配其中40例经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40例行常规直肠MRI检查,分别对8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肿瘤(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术前诊断评估,将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并将行水囊置入后MRI检查与常规MRI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1),对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病理学分期诊断一致性一般(P0.01),该检查方法对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0%,N分期总准确率为77.5%;常规直肠MRI检查对直肠癌临床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病理学分期一致性具有一般统计学意义(P0.01),对肿瘤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5%,对淋巴结转移N分期总准确率为80%。直肠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与常规直肠MRI检查对肿瘤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腔内置入水囊后MRI检查对肿瘤术前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对淋巴结转移的分期诊断与常规MRI检查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阳性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意义。方法:统计并比较不同消化道肿瘤、不同分期及不同病理分型以及有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阳性率之间差异,通过随访获得比较术前CEA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比较其相同时间段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消化道肿瘤血清CEA阳性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化类型以及有无肝转移分组患者的术前CE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前血清CE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同时间段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EA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有无肝转移以及预后的预测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有无转移以及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依据。但是作为单一指标检测因为存在着特异性不强、阳性率低等不足的特点,对于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诊断并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35例,均行常规MRI、DWI检查(b值=0,600s/mm2),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在常规MRI检查中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中均呈现为高信号影,ADC图呈低信号影,平均ADC值为(1.70±0.49)×10-3 mm2/s,正确诊断31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联合检测正确诊断31例,进一步联合常规MRI、DWI检查正确诊断33例,较单纯MRI、DWI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EA数值与ADC值呈负相关,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25与ADC值呈负相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检查、DWI可清晰显示胰腺癌病灶,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可进一步提高病变诊断率,对分期、随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以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测技术对于直肠癌病人在手术前实施分期诊断的准确度比较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在医院中的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患有直肠癌的病人共有200例,将全部病人平均地分为两个组,包括CT组与MRI组,其中CT组的病人实施CT诊断技术中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方法;而MRI组的病人实施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技术中冠状面和矢状面两个状态,可根据情况添加相应的增强扫描技术。结果在CT组直肠癌病人的CT成像图中,其中T分期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其准确度是71.0%,其中N分期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其准确度是73.0%。在MRI组直肠癌病人的MRI成像图中,其中T分期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其准确度是86.0%,其中N分期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其准确度是89.0%。两组直肠癌病人的CT成像和MRI成像技术的分期诊断准确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 MRI影像学检测技术对于直肠癌病人在手术前实施分期诊断的准确度比CT检测技术更高,在临床中具备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52例和无直肠病变的对照组32例,全部行盆腔常规序列和DWI,获取ADc图。测量直肠癌和正常肠壁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和正常肠壁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2,P〈0.01)。cEA水平与ADC值不相关。中分化与高分化直肠癌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原发灶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值。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癌的ADc值间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肿瘤消退分级的评价,以及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5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15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扩散成像。测量放化疗前后肿瘤ADC值。比较ADG值及其变化与不同直肠癌消退分级的关系,及其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降期组、末降期组、RCRGI—3级间治疗前肿瘤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07);RCRG1级与RCRG3级、T-未降期;RCRG2级与RCRG级;RCRG3级与T-降期;T-降期与T-未降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CRG分级间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程度和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RG1级与2级间的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RG1级与3级间的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RG2级与3级间细胞核异型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直肠癌病理消退分级间的差异;肿瘤降期与肿瘤消退分级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CRG1级与2级ADC值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不同,与治疗反应性程度相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的直肠癌病例在治疗第一周出现ADC值明显升高,但肿瘤体积下降不明显,可能与这部分病例经常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有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病例的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与其肿瘤细胞更易受辐射和化疗药物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on二步法检测38例HCC组织VEGF、MVD表达,运用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对细胞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并分析VEGF、MVD、细胞分化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1.VEGF表达1级、2级和3级对应的ADC值分别为1.17±0.49×10-3mm2/s、1.46±0.45×10-3mm2/s和0.91±0.47×10-3mm2/s,HCC组织VEGF表达2级ADC值明显高于VEGF表达3级(p=0.003);VEGF与ADC值呈显著负相关(r=-0.321,p=0.05)。2.HCC组织MVD与ADC值无显著相关(p=0.345)。3.高、中、低分化HCC对应的ADC值分别为0.92±0.51×10-3mm2/s、1.33±0.34×10-3mm2/s、1.52±0.46×10-3mm2/s,高分化组ADC值明显低于中、低分化HCC(p=0.028;p=0.004);病理分级与ADC显著正相关(r=0.530,p=0.001)。结论肝细胞癌ADC值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MRI DWI可以用于评价HCC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定量测量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探讨肿瘤组织ADC值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具有完整磁共振资料和临床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3例.分别行女性盆腔常规磁共振及DWIBS检查,测量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和ADC值,并对不同病理分级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ADC值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CNA表达情况,并与肿瘤组织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平均信号强度和ADC值分别为(172.37±14.12),(0.94±0.17) mm2/s;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ADC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信号强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的ADC值与其PCNA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81,P <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ADC值定量测量对其病理分级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组织的PCNA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中的能力。  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受多b值DWI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61例。测量并比较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双指数模型参数(D、D*和f)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和α),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组织学分级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模型参数在预测EC肿瘤分级和LVSI中的诊断性能。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EC肿瘤分级和LVSI相关DWI模型参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  结果  高级别组的ADC、D、f和DDC显著低于低级别组(AUC:0.699~0.882,P < 0.05)。与没有LVSI的肿瘤相比,有LVSI肿瘤的ADC、D*、f和DDC值显著降低(AUC:0.671~0.759,P < 0.05)。联合f和DDC在区分高级别和LVSI肿瘤方面具有最大AUC(0.895、0.7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和DDC均可作为肿瘤分级和LVSI独立相关的预测因子。ICC分析显示,D(ICC = 0.973;95%CI = 0.956~0.985)、D*(ICC = 0.911;95%CI = 0.851~0.946)、ADC(ICC = 0.968;95%CI = 0.947~0.980)、f(ICC = 0.957;95%CI = 0.922~0.974)、DDC(ICC = 0.947;95 %CI = 0.912~0.968)和α值(ICC = 0.931;95%CI = 0.884~0.958)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非常好。  结论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是一种有用且无创的方法,可用于预测EC预后相关的高组织学分级和LVSI,具有更全面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脑内占位病例,20例脑胶质瘤(WHO分级Ⅲ级10例,Ⅳ级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和DWI检查。测量瘤体、瘤旁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区的ADC值,瘤体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t)=瘤体ADC值/对侧正常区ADC值;瘤旁水肿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p)=瘤旁水肿区ADC值/对侧正常区ADC值。结果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液化坏死区DWI上均呈低信号。20例胶质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例脑转移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胶质瘤与脑转移瘤rAD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的rADC-p值明显低于脑转移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以用来帮助鉴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从而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sHCC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4组,患者均行腹部常规MRI和DWI。并对不同组别患者的A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例小肝癌患者中,T1W1稍低/低信号、等信号、稍高/高信号分别为27例、4例、3例;T2W1除1例等信号外,33例均为稍高/高信号;血供方面,多血供与少血供分别为28例与6例;延迟期与临近肝实质信号比较,高信号、等信号、低信号例数分别为4例、10例、20例;23例伴有包膜形成;DWI31例高信号,3例等信号;高分化组、高中分化组、中分化组、中低分化组瘤灶的ADC值分别为(1.79±0.31)×10-3、(1.89±0.68)×10-3、(1.82±0.52)×10-3、(1.70±0.19)×10-3。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3,P=0.608);常规MRI联合DWI的AUC(0.902)高于常规MRI(0.800);结论 MRI联合DWI对早期sHCC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不典型sHC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广东省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8年3月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Kaplan—Meier和Cox—Regression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预后分析,并基于此建立预后的数学模型。结果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阳性及CA125水平等经单因素分析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关,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经多因素分析是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成功建立了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预测模型:S(36)=O.984exp(0.653xFIGO分期-0.712x分化程度+0.484x病理类型代码)。结论FIGO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生存率预测模型可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DC值对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C图上呈相对低信号部分,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对同一病例以相同大小ROI置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测量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取病灶最低ADC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淋巴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病例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经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淋巴瘤多发10例,单发5例,DWI图上15例病灶均见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100%。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5例,多发1例,DWI图上11例病灶见高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见低信号,另5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9%。结论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R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60例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均行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临床检查,分析评价系数ADC值与分化程度及肿瘤细胞间质比例、病理类型等肿瘤细胞组织学特点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ADC值与肿瘤细胞间质比例、分化程度呈现一定负相关性,而与病理类型呈现一定正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患者的ADC值较宫颈腺癌组显著要低,高分化组患者ADC值较低分化组患者显著要低(均P0.05);肿瘤细胞间质比例≧70%组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肿瘤细胞间质比例7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特点与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关系密切,可成为临床评估宫颈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