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外弓及前方牵引装置对混合牙列期或恒牙列早期前牙反并牙列拥挤病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有前牙反并牙列拥挤(拥挤度6~12mm)病例12例,同时或先后使用前方牵引装置和口外弓装置,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使用前方牵引装置3~6个月,反纠正;使用口外弓装置6~12个月,解除牙列拥挤。结论前方牵引合用口外弓装置能有效治疗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前牙反并牙列拥挤病例。  相似文献   

2.
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矫治牙列拥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不拔牙情况下,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牙列拥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牙列拥挤(拥挤度Ⅰ~Ⅲ度)病例10例,用口外唇弓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5~11月的治疗,牙列拥挤解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口外唇弓可有效地推上磨牙向后解除牙列拥挤,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3.
王德飞 《中原医刊》2007,34(12):65-65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7-13岁安氏Ⅲ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18例。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反[牙合]解除,凹面型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渐趋向正常。结论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一种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良好途径.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病例,进行分期非拔牙矫治:①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②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开辟间隙,解除拥挤;③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关闭牙隙.结果 13例患者经5~8个月后,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第1磨牙平均远移约3.6 mm.结论分期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一种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良好途径。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病例,进行分期非拔牙矫治:①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②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开辟间隙,解除拥挤;③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关闭牙隙。结果13例患者经5~8个月后,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第1磨牙平均远移约3.6 mm。结论分期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1例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0.8岁.先快速扩弓1个月,行前方牵引12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硬组织分析,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 快速扩弓后再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患者的反(牙合)解除,SNA、ANB、SN/MP、U1-FHP、U6-FHP、拥挤度均增加,L1/NB、L1/MP、U1/L1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恒牙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能使骨性畸形得以纠正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7.
1994年 9月至 1999年 9月 ,笔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与改良颏兜口外牵引矫治器 [1 ] ,矫治前牙反牙合伴拥挤 18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正畸门诊患者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10 .5~ 14.5岁 ,平均 12 .5岁。1.2 错牙合表现 :18例均为前牙反牙合伴拥挤恒牙初期病例 ,前牙至少 4颗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下前牙牙冠覆盖上前牙小于1/34例 ,1/3~ 2 /310例 ,大于 2 /3者 4例。上颌最大拥挤度 10 .5 m m,最小拥挤度 6 .5 m m,平均拥挤度 7.8m m。下颌拥挤度在 1度以下 ,下颌可后退至对刃。6 |6 6 |6  为中性关系5例 …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是治疗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引起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重要手段,本文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12例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乳牙期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病例,固定矫治早期行Ⅲ类牵引,观察疗效及疗程。结果:32例均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平均9(2~21)d,平均疗程6周。结论:固定正畸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疗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纠正前牙反牙合,去除不利于上颌骨发育的因素,刺激上颌骨生长,从而达到在上颌骨发育高峰期改变其抑制因素,解除前牙反牙合,改善颜面部畸形外貌.方法:反牙合患者50例,其中乳牙期21例、替牙期29例.其中使用口外颜兜装置8例、可摘式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14例、上颌扩弓矫治器7例、口外前方牵引装置(面具式)21例.结果:除外1例前牙反覆盖Ⅲ°变为Ⅰ°,其余病例前牙反牙合解除,前牙反覆盖解除,上牙弓前后径、左右径均得到扩大,面形改善,全部恢复正常侧面容貌.结论: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的应用均可达到理想地解决乳牙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将正畸治疗术应用于前牙急性损伤的方法及疗效,全面阐述了运用此方法的优缺点,有一定的实用性,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取河南省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情况的基本资料。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省范围内65~74岁年龄组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受调查的2320人中,牙列缺损者为1219人,占52.54%;义齿修复者为641人,占牙列缺损者的52.58%;牙列缺失率为21.98%,修复率为71.18%。结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老年人牙列缺损率较低,牙列缺失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启示,我们对19例下颌骨颏区单纯性骨折采用了下颌牙列结扎治疗。结果19例骨折段全部愈合,其中2例轻微错合,另1例明显错合系技术操作错误所致。此法有很多优点,患者能在家治疗,下颌运动不受限制。它简便、安全、经济,骨折愈合既快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统计了1985~1988年2000例口腔牙修复门诊病例,结果发现:民汉族缺牙数上颌多于下颌;牙列缺损中以 KennedyⅢ类牙列最多;各类缺损、缺失牙中,汉族均高于民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一种用于牙列缺损永久修复的新型粘结固定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单个或多个牙缺失的病人,进行固定桥基牙的牙周和特定的牙体预备。然后制作固定桥并试戴,用4-META/MMA-TBB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定桥。结果 267例(304个)固定桥病人经二年以上随访,发现192个前牙桥中只有1个,112个后牙桥中只有2个脱落,其余固定桥稳定、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树脂粘接技术,结合基牙的机械预备,能较好地克服3/4冠桥、桩冠桥和嵌体桥的缺陷,使之成为良好永久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替牙期661名儿童(牙合)的调查分析,探讨暂时性错(牙合)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和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各种表现的构成比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其发生率高达93.19%,且与年龄有关,从6岁起逐渐升高,8岁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呈曲线分布。暂时性错(牙合)五种表现的构成比以恒前牙轻度拥挤最多,恒中切牙间隙最少。五种暂时性错(牙合)除第一恒磨牙偏远中关系外,其它四种的发生率均与年龄有关,且与牙(牙合)的生长发育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阮德成  罗剑戈 《华夏医学》2014,27(4):99-101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修复长瓷桥失败案例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长瓷桥失败案例,拆除并采用精密附着体修复追踪3~24个月,评价修复后的功能和外观、固位及稳定、咀嚼效率及对基牙的影响。结果:9例患者觉得异物感小,咀嚼功能和固位稳定性良好,口腔检查基牙无松动,X线检查基牙区及缺牙区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结论:精密附着体应用于长瓷桥失败导致复杂的牙列缺损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二段式柱状(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观察其成功及失败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共54颗牙列缺损行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进行3年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骨吸收及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30例共54颗种植体3年成功率达98%,满意度为90.7%,骨吸收量1个月、1年、3年分别为(0.52±0.20)mm,(0.74±0.25)mm,(1.02±0.31)mm。结论 BLB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形成良好,短期内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