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灭疟后管县按蚊媒介的种群数量,为巩固灭疟成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华宁、峨山和易门县的历史疟疾流行区6个监测点在人、牛房中用ABC诱蚊灯进行定点诱捕蚊类。结果三县人、牛房71个灯夜次共捕获按蚊9种2804只,其中人房捕获按蚊2种43只,总平均密度为1.54只/灯夜,中华按蚊为1.04只/灯夜,迷糊按蚊0.50只/灯夜;牛房捕获按蚊9种2760只,总平均密度为64.19只/灯夜,中华按蚊为42,05只/灯夜,迷糊按蚊为17,42只/灯夜。库态按蚊为3.81只/灯夜。结论人、牛房按蚊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未捕获微小按蚊,疟疾传播已被阻断,灭疟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2.
1983年5月、1984年和1989年8月,在瑞丽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5种1007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了解郴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与季节消长.方法 采用诱蚊灯诱蚊法对居民区、公园、医院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调查到5种蚊虫,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中华按蚊,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43.79%.从生态观察点共捕获2 263只蚊虫,雌雄比例为2.73∶1.平均密度为3.49只/(灯·h),不同环境蚊密度为公园>医院>居民区.密度呈单峰曲线,7月下旬密度最高,达到7.67只/(灯·h).结论 初步掌握了郴州市蚊虫的种类与季节消长,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83年8月,在云南省孟连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5属19种377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蚊种。从三带喙库蚊和雪背库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脑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雪背库蚊亦参予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1983年5月、1984年和1989年8月,在瑞丽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5种1007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结果从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亦参予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蚊虫种类分布,以及蚊虫种群密度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现场诱蚊灯诱捕成蚊;吸蚊管人工诱捕成蚊2种方法调查。结果诱蚊灯诱捕成蚊:调查勐腊中老边境口岸2个,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捕获蚊虫7属28种13302只,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8598只,占64.64%,次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迷糊按蚊、白雪库蚊和中华按蚊;人诱捕成蚊:捕获成蚊5属12种150只,白纹伊蚊116只,占77.33%,为优势蚊种。结论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蚊虫种类繁多,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该蚊虫是传播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属次优势蚊种,是疟疾和登革热的主要媒介之一,以上3种蚊虫种群密度高,分布较广;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近年来不断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危险因素大量存在,勐腊中老边境口岸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可能存在着多种虫媒病毒的自然循环,现场采集的蚊虫标本正在检测之中;本次调查结果可为制定中老边境口岸蚊媒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2017年蚊虫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栖息地蚊虫密度,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诱蚊灯法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季节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捕获蚊虫2亚科4属5亚属9种16 173只,平均蚊密度为7.02只/(灯·小时)。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7.03%,其次为中华按蚊,占捕获数的33.50%,各地三带喙库蚊捕获数量的中位数为158只。蚊种香农-威纳指数H=1.40;三带喙库蚊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6 022.80;5月为三带喙库蚊活动最高峰,8月为次高峰,不同栖息地中三带喙库蚊分布差异明显(P=0.00)。结论 云南省蚊虫仍具有多样性,三带喙库蚊密度在流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乙脑暴发流行风险,4月起即应进行乙脑防控应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在现场捕获蚊虫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或蚊虫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茂名市城区居民、公园、医院、城郊结合部农户及牲畜棚5个点,同时使用2种方法捕蚊,对捕获的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蚊灯法在5种环境共捕获成蚊3属5种14 509只,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获蚊总数的97.98%、0.99%和0.88%,中华按蚊占0.12%,其他蚊种占0.02%。人工小时法在4种环境共捕获成蚊4属7种6 583只,致卷库蚊、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90.11%、6.09%和3.11%,中华按蚊占0.30%,其他占0.38%。不同环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以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2种方法监测结果显示成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3月份开始升高,5~6月达到高峰,7~8月逐渐下降,9~10月有所回升,11月蚊虫进入越冬状态。结论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均能用于蚊虫调查和监测,但各有长处及短处,人工小时法对采集靶标蚊虫、嗜吸人血的蚊虫和发现更多蚊种有较大优势;诱蚊灯法则更适合于蚊媒哨点长期监测,既节省劳力,又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影响及人蚊接触感染相关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4种34508只。夜晚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21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25种,优势蚊种为圆斑伊蚊和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8株)、霜背库蚊(4株)、伪杂鳞库蚊(3株)、环带库蚊(1株)、棕头库蚊(1株)、中华按蚊(3株)、刺扰伊蚊(2株)、白纹伊蚊(1株)、窄翅伊蚊(1株)和常型曼蚊(1株)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25株。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伪杂鳞库蚊和霜背库蚊亦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等带毒蚊种亦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菲律宾塔克洛班市海啸后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吸血情况,为灾区开展蚊虫防制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诱捕法、人帐诱捕法、勺捕法和容器检查法开展调查,对吸血蚊虫进行PCR血源分析。结果共捕获成蚊1925只,分为3属5种,其中三带喙库蚊占98.76%为当地优势种、常形曼蚊占0.26%、棕头库蚊占0.26%、带足按蚊占0.36%、嗜人按蚊占0.36%。在捕获的成蚊中吸血蚊虫为10只占0.65%,PCR检测1只吸血蚊体内猪血阳性,1只体内猪、人血均阳性。结论当地具备乙脑传播流行的条件,应关注乙脑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广安市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诱蚊灯法进行监测,将诱集的成蚊用乙醚麻醉后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成蚊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比2011年上升了30.57%,平均密度达到了17.34只/灯·h。7月蚊密度最高,2012年7月成蚊密度达61.81只/灯·h;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广安市优势蚊种;农村牲畜棚为成蚊主要栖息繁殖场所。结论开展蚊类防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季节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韩庄地区三带喙库蚊生态习性,为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勺捕法调查三带喙库蚊幼虫孳生地,人帐诱法调查三带喙库蚊成蚊季节消长夜间活动规律。结果秧田中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最高,其次为稻田和苇塘。成蚊5月份出现,7月份达峰值,11月份消失;成蚊在整个夜间均有活动,上半夜出现刺叮活动高峰,凌晨再次出现活动小高峰。结论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易受孳生地水体和水生植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成蚊及幼虫的防制应结合当地自然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山东南部滨湖地区蚊虫水螨的寄生情况,并探讨水螨寄生在当地作为中华按蚊未经产蚊指示物的可行性。方法白天(人)畜房和傍晚室外人饵帐捕集成蚊,所捕蚊虫带回室内观察并计录水螨寄生的蚊虫种类和每只蚊虫体表的寄生螨数。结果中华按蚊水螨寄生率为44.82%,三带喙库蚊水螨寄生率为0.0725%;淡色库蚊水螨寄生率为0。水螨寄生的中华按蚊97.2%为未经产蚊。结论水螨主要寄生在中华按蚊未经产蚊蚊体上,体表的水螨寄生在当地可作为中华按蚊未经产指示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邯郸市蚊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2007年5~10月,2008年5~10月,每月调查2次,从日落20min后开始,连续诱捕6h,对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共发现1科4属5种蚊种,淡色库蚊现为全市的主要优势种,2007、2008年蚊虫全年密度消长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为活动的高峰期。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居民区、公园和医院是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农户和牛棚则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在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牛棚和居民区蚊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场所。结论通过两年的调查,基本摸清邯郸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蚊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勐腊县不同地点的人房蚊虫群落特征。方法采用诱蚊灯诱捕法进行人房蚊虫采集。结果共捕获2亚科8属(亚属335种共计15718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8403只,占总捕获蚊子的53.46%,群落间相似性和均匀性系数分别为0.68和0.52。结论勐腊县人房蚊虫种类较多,蚊虫种群结构和组成较复杂。  相似文献   

16.
1981、1983和1986年在勐海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6属22种7075只。霜背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2株乙型脑炎病毒,从霜背库蚊中分离到3株乙型脑炎病毒,从伪杂鳞库蚊和中华按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到1株登革3型病毒。当地人群中存在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三带喙库蚊和霜背库蚊是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蚊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使用驱避剂则为防止蚊虫叮咬及阻断疾病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植物源驱避剂具有安全环保、温和、刺激性小、且气味清新等化学合成驱避剂不可企及的许多优点,因此具有驱蚊效果的植物便成为了一大研究焦点。本文对植物源驱避剂的植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