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161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42例)与HF组(119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力衰竭各组间BNP水平、LVEF、LVE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85, 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24, P<0.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的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3.
孙少兵  严士荣  郭淮军  杨波 《吉林医学》2011,32(28):5974-597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肽钠(BNP)浓度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8例,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及检验学检查患者的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及BNP的浓度,并记录其结果,同时,选取对照组54例与之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得知,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数值可随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而逐步升高,数值随左心室射血分数而逐渐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经抗心力衰竭滴注治疗后,其BNP浓度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数值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肽钠浓度进行检测,对病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晓铭  武革  陈文璞  周飞  吴美芬 《广东医学》2012,33(12):1774-1775
目的 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及评估BNP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伴心力衰竭60例,无心力衰竭20例.用Triage诊断仪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LVESD、LVEDD和LVEF,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心力衰竭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BNP与LVESD、LVEDD、LVEF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心力衰竭Ⅱ~Ⅳ级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BNP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胡丙清  陈森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86-1686,1748
目的研究慢性稳定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按NYHA分级,Ⅱ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4例,失代偿性心衰26例;Ⅲ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6例,失代偿性心衰24例;Ⅳ级16例,其中稳定性心衰4例,失代偿性心衰12例。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BNP数值在NYHA分级Ⅱ、Ⅲ、Ⅳ各组间(包括稳定期、失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及LVEF在慢性稳定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及LVEF在失代偿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与NYHA分级成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与慢性稳定性心衰分级成正相关,与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与心功能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分级标准分为4组,检测患者脑钠肽水平,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各组间BNP均有显著差异(P<0.05),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心功能越差BNP越高而LVEF越低.结论: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智宇  高静 《吉林医学》2008,29(23):2221-2222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BNP)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慢性心衰患者30例正常对照测定BN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明显增高,心衰组BNP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利钠肽(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NYHA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为实验组,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为对照组1,以健康患儿40例为对照组2。实验组在急性期(心力衰竭发作后6~12小时)和恢复期(心力衰竭完全缓解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1在入院时和肺炎好转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并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2测定脑钠肽及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三组脑钠肽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急性期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I及对照组2;心衰患儿越严重,脑钠肽值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实验组恢复期脑钠肽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急性期明显增高;对照组1入院前及肺炎好转5天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脑钠肽越高、LVEF越低,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46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冠心病组95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分为0~20分,20~40分和>40分3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CMIA)法测定血清NT-pro BNP浓度,采用免疫透析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NT-pro BNP、hs 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SAP组和UAP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清NT-pro BNP、hs 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NT-pro 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0),与hs CRP呈正相关(r=0.194,P=0.019),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42,P=0.018),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r=0.010,P=0.922)。结论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相关,同时也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可以用于反映心肌受损程度,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分析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的含量,探讨BNP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测试仪测定观察组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心脏多普勒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测量心胸比,同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类型,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865.6±590.9)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2)pg.mL-1(P<0.01)。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组(P<0.01),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1),LVEF下降(P<0.01);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5),LVEF下降(P<0.05)。心功能IV级病例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两两比较BNP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中BNP含量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和分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1(ET-1)与脑钠肽(BNP)的改变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ET-1及BNP,同时记录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患者血清ET-1和BNP水平,探讨二者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ET-1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PPP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和ET-1显著升高,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评估病情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心力衰竭指标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的3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测患者RDW,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其中Ⅱ级组82例、Ⅲ级组187例,V级组99例,各组RDW和BNP浓度显著不同,并随心功能级数增高而显著升高,即V级组>Ⅲ级组>Ⅱ级组(F=10.012,F=13.582,P<0.01);根据LVEF=45%为切点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和LVEF保留组,前者RDW及BNP显著高于后者(RDW:16.4%±1.6%vs.14.2%±1.5%,P<0.01;BNP:643 ng/L±168 ng/L vs.232 ng/L±113 ng/L);根据BNP水平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低、中、高3组,高BNP组RDW(16.2±1.4)%显著高于中BNP组(15.2±0.9)%、低BNP组(13.7±1.1)%(q值分别为18.2和45.82,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BNP显著呈正相关(r=0.323 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18,P<0.01)。结论RDW在NYHA心功能分级高、LVEF降低及高BNP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BNP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RDW可作为评估老年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方便有用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心力衰竭婴儿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心力衰竭婴儿、肺炎婴儿和正常健康婴儿各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心衰婴儿心功能参数变化,并与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婴儿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心衰婴儿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有助于婴儿心衰诊断和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内皮素1(ET-1)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法测定血浆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ET-1,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衰组血浆BNP及ET-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心衰患者中血浆BNP与ET-1浓度变化呈正。结论血浆BNP、ET-1水平在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黄剑鸣 《当代医学》2013,(28):75-7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判断心功能状态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卫生院福和分院接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越高,血浆BNP的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及LVESD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较好地呈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状态,可用于该病的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态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全血脑利钠肽的水平,探讨其浓度变化对病程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力衰竭的24例,其心功能分级均为IV级。根据住院第1天和第3天全血脑利钠肽浓度变化程度分为2组:全血脑利钠肽水平下降〈50%者纳入A组12例,全血脑利钠肽水平下降〉50%者纳入B组12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28天再入院率及90天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础资料及心功能分级无差异(P〉0.05),A组患者28天再入院率、90天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脑利钠肽水平随着心功能好转而下降,如全血脑利钠肽持续维持在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全血脑利钠肽浓度变化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度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分级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探讨BNP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后评估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用胶体金法测定BNP浓度,并与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功能分级相对应,观察其相关性;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使用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洋地黄类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等,所有患者随访两年,观察其间BNP浓度变化对慢性心衰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不同分级的患者BNP浓度与心电图QRS波时限、LVEF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心功能受损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BNP水平对数值呈正相关(r=0.6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8,P<0.05);随访两年后血清BNP水平2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2%(2/11),病死率为9.1%(1/11);3~4次持续性升高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1%(7/23),病死率为13.0% (3/23);与BNP水平平稳患者相比较,其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BNP水平监测心力衰竭程度的灵敏性高,二者呈成正相关,且BNP浓度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慢性心力衰竭组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YHA标准分级:Ⅱ级16例,Ⅲ级19例、Ⅳ级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以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ET-1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逐级升高。血浆BNP、ET-1水平均LVEF呈负相关(r=-0.532,r=-0.567,P〈0.001),而且BNP与ET-1之间呈正相关(r=0.543,P〈0.001)。结论 在CHF患者中BNP与ET-1均可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血浆BNP和ET-1不仅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而且两者在CH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及其与左心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5,P<0.001),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BNP浓度下降,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