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Ni(dppp)Cl2]作催化剂,通过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格氏(Grignard)试剂分别与3,3′-二甲基联苯二胺、对苯二胺共聚得到了两种新型主链含刚性和柔性链结构的苯并噻二唑类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UV-Vis、XRD、TGA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306 nm和380 nm处出现,荧光激发峰分别出现在378 nm和46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93、562 nm处出现。共轭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合成出由苯乙炔悬挂取代的芴三苯胺类交替共轭聚合物聚(9,9-二辛基-2,7-芴-共-N-4-苯乙炔-4,4'-三苯胺)(PFT-PE), 并通过 NMR和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易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可通过溶液旋涂的方式进行薄膜制备。由PFTPE薄膜的吸收起始波长可知其光学带宽为2.82 eV。其薄膜较溶液态的荧光光谱发生了显著的红移并且变宽,说明在固态下聚合物分子链间发生了一定的堆积。由其电化学起始氧化电位可知PFTPE的最高能量占有轨道能级(HOMO)为-5.39 eV,其氧化过程具有高度的可逆性,说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悬挂炔键功能团的存在使得该聚合物无需外加引发剂即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无规共聚物——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co-聚(9,9-二辛基芴苯并二噁唑)(PBO-co-PBOF)。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和结构变化对聚合物形态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主链上辛基芴基团的引入使聚合物结构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共聚物分子链上宽带隙PBO单元和窄带隙PBOF单元的能带没有完全杂化,在甲基磺酸(MSA)溶液中,当共聚物单分子链的发射在PBOF的摩尔分数χ≥50%时,由PBOF单元起发射主导作用;而薄膜的发射随着PBOF组分的增加而逐渐红移,薄膜中产生了有效的能量转移,但更易形成集聚体。此外,由于质子化作用的存在,相对于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中,PBOF的MSA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都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相似文献   

4.
PBT、PET具有良好相容性,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链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的共混体系在熔体降温结晶过程中以及溶液中均表现出协同效应。虽然PBT、PET在共混体系中各自形成晶区,但熔体降温结果过程中只能观察到一个结晶放热峰,当PBT/PET共混物中两组份分子链段数目相近时,熔体降温结晶峰温较低,峰形变宽,共混体系的结晶程度降低在溶液中两组份分子链段数目相近时,共混物特性粘度(η)值最大,分子链的均方根末端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刷是由一端紧密接枝在一个曲面或平面的聚合物链组成的大分子结构。近年来,随着聚合物制备方法和表面修饰技术的不断发展,聚合物刷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相关研究已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刷在生物分子固定、蛋白质分离、酶催化、药物控释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刷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Pd(Ⅱ)配合物为催化剂,使用4,7-二溴-2-十二烷基1,2,3苯并三氮唑和1,4-二乙炔基2,5-二(烷氧基)苯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3 个带有不同长度烷氧基侧链,主链中含有1,2,3苯并三氮唑单元的聚苯乙炔类聚合物。采用FT-IR、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在0.93×104~1.13×104,苯并三氮唑单元上长链烷基和苯环上长链烷氧基的存在使此类聚合物在CHCl3、THF等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其固态薄膜也较容易制备,聚合物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比在CHCl3溶液中红移了约45 nm,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荧光发射峰比在CHCl3溶液中也发生了较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7.
以四(三苯基磷)钯(Pd(PPh3)4)和CuI为催化剂,在二异丙胺和四氢呋喃溶液中,采用宽能带的1,4-二乙炔基-2,5-二(十二烷氧基)苯(PE)和窄能带的4,7-双(5′-溴-2′-呋喃)-2,1,3-苯并噻二唑(FBT)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芳炔。长链烷氧基的存在使得此类聚合物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通过对上述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及循环伏安等基本性能进行探讨可知,随着共聚物中FB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薄膜的吸收起始波长及荧光发射波长均有明显的红移。聚合物薄膜的最大发射峰位于600~650 nm,聚合物中的能量能有效地由PE单元转移到FBT单元上。  相似文献   

8.
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链段上引入葡萄糖分子,同时在水凝胶内嵌入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制备了葡萄糖敏感型聚丙烯酰胺胶体晶体膜。伴刀豆球蛋白可与葡萄糖分子偶合而在聚合物链段间形成交联,水凝胶体积收缩,胶体晶体带隙蓝移约30 nm。相对于固定在聚丙烯酰胺链上的葡萄糖分子,伴刀豆球蛋白与游离葡萄糖分子的偶合常数更大,游离葡萄糖可打断已形成于聚合物链上的葡萄糖与伴刀豆球蛋白间的交联,胶体晶体带隙红移。研究表明:该胶体晶体水凝胶可检测最低葡萄糖浓度为5 mmol/L,且离子强度(50 mmol/L NaCl溶液)对葡萄糖浓度分析时带隙位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视紫红质含有一个通过质子化希夫氏碱基共价连接到脱辅基视蛋白上的11-顺视黄醛色团,此视紫红质的吸收峰在500nm。通常理论认为视色素的最大吸收峰是由11-顺视黄醛色团和处于视蛋白中膜床区域中的带电羧酸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从理论模型,我们已知视蛋白中氨基酸残基的作用是作为希夫氏碱基的反离子和负电荷以调制色团的波长。文章通过调换埋藏在视紫红质内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检验了上述理论。发现将113位的谷氨酸变为谷氨酰胺后则引起视色素的最大吸收峰急剧地从500nm 移到380nm,色团中的质子化希夫氏碱基的酸常数(pKa)减少到6,并引起羟胺活性的极大增加。结果表明,113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红外反射吸收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PAN与铜Cu复合样品在不同温度热处理过程中的行为,结果显示:PAN涂复在Cu表面上后,样品在200℃2低温下进行热处理就可形成C-C=C主链的共轭,相同条件下单纯PAN热处理时的C-C=C链共轭温度要300℃-400℃,因此由于PAN与Cu的相互作用,使得碳链的共轭温度大大降低了,同时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结果是通过铜与氰基的络合作用,铜原子扩散进入聚合物骨  相似文献   

11.
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从芦笋中分离出的皂角甙类化合物A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220nm处有吸收峰;其红外吸收为:3438,2953,2926,2852,1632,1466,1377,1064;质谱表明其分子离子峰为414;核磁共振谱表明该化合物的化学位移为:025437,067879,078755,087737,095390,102270,111902,125145,152499,162542,175769,187907,222620,231111,336100,536128,726151。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萨洒皂草配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牛血清蛋白(BSA)与肝素(HP)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共振光散射光谱(RLS)、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来考察BSA与HP相互作用前后的光谱变化,考察体系的分子结合机理.结果 随着HP的持续加入,体系RLS强度迅速增加;BSA在298 nm左右的吸收峰不断升高和蓝移;BSA的荧光强度出现了显著的下...  相似文献   

13.
以紫外光吸收剂4,4'-二羟基二苯甲酮(DHB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并噁嗪(UV-Bz),研究表明其热固化产物UV-PBz是一种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研究了将UV-PBz涂覆在聚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表面对改善PBO纤维光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UV-Bz和UV-PB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强度测试研究了PBO纤维的光老化性能。研究表明:UV-PBz具有与DHBP相似的吸收紫外光的功能,在波长为310 nm紫外光区有较宽的吸收峰;UV-PBz可以牢固地附着在PBO纤维表面,并且可以明显提升PBO纤维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丙酮沉淀法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及DEAE-52离子交换柱分离工艺纯化了大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32934u(33200Dalton),产品达电泳纯。该酶在258nm处呈最大吸收,对氰化物、过氧化氢敏感。  相似文献   

15.
<正> 德国蜚蠊(Blattella germanica)和家蝇(Musca domestica)是重要的两大卫生害虫。使用杀虫剂是防治这两种害虫的主要手段,然而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使得杀虫剂的杀虫活性逐渐丧失,发展安全、新型杀虫剂来控制这些害虫变得非常必要。 吡虫啉作为极有前途的新型杀虫剂,值得用于防治德国蜚蠊和家蝇,其作用靶标是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溶剂对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电子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方法: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比较配体bipp在5种不同溶剂中的峰形及光谱强度。结果:在紫外区,配体bipp在二氯甲烷,甲醇,乙腈,醋酸,氨水等5种溶剂中均有显著吸收,各介质中均是275Bill附近的吸收峰最强,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ε)均在105数量级。配体bipp在5种溶剂中荧光发射谱带轮廓相似,在二氯甲烷中发光强度最大。结论:溶剂的极性和成氢键能力等因素对配体bipp的光谱强度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钡(BT)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粒子(RGO-BT)。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BT纳米粒子直径为20~30 nm。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S)预处理保护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后再与对苯二甲酰氯冷凝聚合制备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前驱体(TBS/prePBO),并通过溶液浇注法及逐步升温关环热处理两步法制备了RGO-BT/PBO三元复合材料薄膜。当RGO-BT质量分数达到10%时,复合材料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较纯PBO薄膜的相应值分别提高84%和200%。高介电BT纳米粒子和RGO纳米薄层界面极化的协同作用可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当RGO-BT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为纯PBO介电常数的近15倍,未来此种高介电材料有望作为耐高温高储能密度材料用于极端环境下的紧凑储能元器件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系列抗肿瘤钴配合物[Co(bpy)2L]3+、[Co(phen)2L]3+(L=ip,pip)的几何及电子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关系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法进行计算。结果具有较大面积的插入配体,及较低的HOMO与LUMO轨道能量间隙(ΔεL-H)有利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从而增加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计算结果可为这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溶菌酶在尿素溶液中失活的变性模型进行研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数据,采用荧光相图法分析所测定的数据。结果随着尿素浓度增加,最大波长由336 nm移至340 nm附近。在pH4.16尿素浓度为6.0 mol.L-1时,最大波长发生明显红移,而在pH7.00尿素浓度为7.0 mol.L-1时,最大波长才发生明显红移。尿素浓度从0.0 mol.L-1变化至5.0 mol.L-1时,溶菌酶从天然态转变为部分折叠中间态,尿素浓度从5.0 mol.L-1变化至8.0 mol.L-1时,溶菌酶从中间态转变为去折叠态。结论尿素诱导溶菌酶变性过程符合典型的"三态模型"。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14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波长,发现引入齿原子使紫外线吸收性能,提高。计算了10个紫外线吸收剂的溶解度参数,测定了6个紫外线吸收剂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发现引入长碳链有利于提高紫外线吸收剂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通过光氧化降解实验证明了紫外线吸收剂对高分子材料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