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气的概念、源流及结构浅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精气的内涵、源流及层次结构作了研讨,认为精气在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而在中医学中与气的概念有别;中医学的精、气概念与古代哲学所指不同,并各有其生成之源;哲学的气是精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其次为中医学的气与自然界的气;一身之气是人体内气的最高层次,其次为元气、宗气等。  相似文献   

2.
精气考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精气的内涵作了文献考究,认为在古代哲学中,精气泛指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有时专指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在中医学中,精气即精,是指一切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及后天获得的对人体有用的精华物质,与气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的概念有别。精为气的化生本原,气为精的功能体现。中医学中的精、气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气概念既有区别,但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古代哲学“精气合一”到中医学中精、气涵义分离的演变,揭示了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根本区别在于:“精”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与本原而无调控之用;“气”为调控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本原。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辨证调控思想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中医学“气分阴阳”最大的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精气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经》中40处“精气”二字连读者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精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一种无形可见、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有时专指宇宙本原之气中的精粹部分,是化生人类的精微物质。精气在中医学中,有时指人体之精,有时指人体之气,有时是人体之精与气的合称。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在概念上有别;在其来源先后上,有精在前、气在后之别;就其联系来说,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是精化生的流动的细微物质或能量。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精、精气的涵义及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内经》中精、精气的涵义作了分析,并对与精和精气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认为《内经》的精、精气有不同层次的涵义:或指宇宙中的本原之精或精气,或指自然界的大气,但多指人体内的精或精气。人体内的精或精气的概念、来源,不但与古代哲学所说的精或精气不同,而且与人体内的气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内经》中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内经》既论述了人体生命本原于父母生殖之精,生命过程的维系依赖于自身之气运动的中医学生命本原说,又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或气或天地阴阳之气是人类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中国古代哲学生命本原说。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在微观层次上阐释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命过程的维系机制,故在中医学范畴中应被逐渐淡化。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则强调精为人体生命之原、气为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来源和生命过程的认识,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是今后应花大力气在微观层次上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内经>中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生命本原说.<内经>既论述了人体生命本原于父母生殖之精,生命过程的维系依赖于自身之气运动的中医学生命本原说,又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或气或天地阴阳之气是人类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中国古代哲学生命本原说.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在微观层次上阐释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命过程的维系机制,故在中医学范畴中应被逐渐淡化.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则强调精为人体生命之原、气为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来源和生命过程的认识,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是今后应花大力气在微观层次上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对气学理论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对中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入手,对气学理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精气、血气、元气等的分析,说明了气概念从哲学向医学的转化过程。其次在划定医学之气与哲学之气的界线、区分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说明了物质性气与功能性气之间的关系,划分了物质性气的层次性。最后,在对气的各种概念比较之后,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意义的气概念作为气实质研究的对象,并借助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说明了气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精气学说与古代道家哲学的学术渊源关系,《内经》关于气的固有涵义,以及中医气学理论的思维特点等方面,探讨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统一关系,并从质与能统一的角度定义气的概念,认为“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中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微粒,它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体现了其所构成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气”概念的发生及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概念的发生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及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抽象出了哲学之气及由哲学之气衍生出的人文科学、医学气概念。由于实践的需要,中医学的气又分为三个层面:其一,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二,脏腑、经络之气;其三,脏腑的阳气和阴气。区别不同层面的气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也应当有一个概念体系。由于中医学的诸多概念直接来源于古代哲学,因此,至今有些概念还既是哲学的又是医学的。从医学概念与哲学范畴的关系、中医学概念范畴的逻辑层次与演变关系、中医学概念范畴体系的建构等几个方面,就建立中医学概念范畴体系问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肾之精气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难点,各版各类教材说法不一,尚有含混不清之嫌。故本文就此试从古代“精气学说”谈起,对其内涵略作剖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雅正。 1 精与气的含义 1.1 精气学说中的精与气 精气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影响较大,以管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精气学说,于是精与气的概念便由此而生。《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属气的范畴,且为气中的精华部分,这是精的一个含义。同时,《管子*心术下》又说:“一气能变曰精。”说明气是能够运动变化的精,精与气乃同一种物质,这是精的另一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精即气,气即精,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如《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既然世界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作为世界万物之一的人,无疑也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也云:“气之生人,尤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而《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此处之“精气”与“烦气”相对,精气无疑是指气之精华部分,与精的第一个含义相同,这也正是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物类之处,成为万物之精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精气”一词,除此含义外,还指“气”和“精”,有《易传*系辞上》为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总之,精气学说中的精即精气,含义有二,一是指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二是专指气之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现代中医之“气”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概念,难免会出现偏差,将气定义为物质就是一典型范例。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看法,中国之气与西方之物质的比较,以及中医学典籍中有关气的分析,容易看出,气是物质运动之象,在中医,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所以在当代,对中医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只站在现代的角度,而应穿越思维空间,去经历古人的思维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而实事求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气功是东方文明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气”(如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离不开气;气功是对“气”物质的实践功夫。中医学与气功不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以“气”相连,“气功疗法”又被视为中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医学与气功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从“气”即物质、中医与气功以“气”相连、中医理论指导着气功学术的发展三方面阐述之。1“气”即物质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如《易经·乾…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中医学基本概念“气”及与之相关的现代哲学概念的关系 ,指出“气”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 ,是古人的一种思维形式 ,其抽象性必须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并不是靠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在中医学中 ,“气”既可以是个别又可以是一般 ,具有多层次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气”与现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接近 ,但是 ,“气”又具有非物质性 ,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气”就是或不是物质 ,也不能把“气”仅说成是“属性”,应当据此概念应用的不同语境 ,对其不同层次的实质加以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万物始于气的理论对中医学的创立、精气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精气学说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用以解释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构成与演化。后被中医学吸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精气学说和气化学说是中医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说理工具,而且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精气概念的原型应是一种或多种具有气态、液态甚或固态特征的物质,精气重要的本能是化生、变化。因其化生的本能,精气被某些学派视为万物之本源,精气形态的变化常于"气→液→固→气……"之间徘徊。在"通天下一气"的语境下,精气又称之为精。古今学者每于不同的层级使用"精气"这一概念,精气用于解释万事万物,遍及有机界与无机界、生命科学与人体科学。精气被认为是万物本源的自然哲学思想映射到中医学,于是中医学有了"夫精者,生之本也""人始生,先成精"等诸多的命题。精气是人类孕育、身心生长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皆依赖其变化的本能。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讨论了《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认为各脏气是一身之气中各具相对特异性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 ,是一身之气在各脏腑的分布 ,以其运动不息而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 ,而本身非指脏腑功能 ;脏气的化生本原是脏腑之精 ,并与自然界的清气相合而成 ;脏气分为脏阴与脏阳 ,脏阴与脏阳都是脏气的一部分 ,而非指脏腑之精与脏腑之气 ;气阴两虚应归属于阴虚的范畴 ;脏腑气化是通过脏气的运动以推动脏腑功能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和相互转化 ,是生命的特征 ;气化脏腑说是对脏腑的哲学性假设 ,无益于中医学藏象理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探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了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概况,包括对天人相应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天人相应思 想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对《内经》中有关天人相应理论的归纳总结;现代研究之理论探讨、实 验检验及临床实践。并认为,时间医学、气象医学、医学地理学等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