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 44V 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颈癌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D 44v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 44v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CD 44v6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及P<0.01)。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0%),P<0.05及P<0.01,但E-cadherin和nm 23-H 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中CD 44v6表达与E-cadherin和nm 23-H 1表达呈负相关(P<0.01及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CD 44v6蛋白高表达和E-cadherin、nm 23-H 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细胞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及临床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 CD4 4 v6和 nm2 3- H1表达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法检测 2 1例胃癌标本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显示 :胃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CD4 4 v6的表达 (0 .33±0 .15 )明显高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0 .0 5± 0 .0 2 ,P<0 .0 5 ) ,其 nm2 3- H1的表达 (0 .11± 0 .0 6 )明显低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0 .6 2± 0 .2 7,P<0 .0 5 )。在 2 1例胃癌中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Spearm an相关系数 r=- 0 .6 382 ,P<0 .0 1) ,CD4 4 v6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PTNM)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1) ,而 nm2 3-H1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PTNM)呈显著的负相关 (P<0 .0 5 )。提示 :CD4 4 v6过表达和 nm2 3- H1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为相对独立的联合作用 ,同时检测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能为判断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m2 3 H1和CD4 4v蛋白表达及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35例胆管癌中nm2 3 H1和CD4 4v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2 1例nm2 3 H1蛋白表达阳性 ,阳性表达率为6 0 .0 % ,FI值为 (1.11± 0 .2 5 ) ,nm2 3 H1表达量与胆管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2 5例CD4 4v蛋白表达阳性 ,阳性表达率为 71.4 % ,FI值为 (1.5 0± 0 .5 0 ) ,CD4 4v表达量与胆管癌的发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nm2 3 H1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发展有关 ,CD4 4v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两者均可反映胆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0例大肠癌标本中的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53例5年以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68.9%和66.7%。CD15和CD44v6的mRNA高表达及nm23H1 mRNA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大肠癌中CD15 mRNA表达与CD44v6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nm23H1 mRNA表达呈相关。结论: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可能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CD15 mRNA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潜能、并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罗志莲  任生 《黑龙江医学》2010,34(5):334-336
目的探讨nm23-H1、PC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宫颈癌中nm23-H1、PCNA的表达。结果原发性宫颈癌中nm23-H1、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51.06%和65.96%。其中,nm23-H1在鳞癌中的阳性率43.3%(13/30)、腺癌64.70%(11/17)。在鳞癌中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62.5%(10/16),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为21.42%(3/14),差异有显著性(P<0.001),nm23-H1表达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PCNA表达中,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82.6%(19/23)、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54.16%(13/24)(P<0.001),同时低分化癌的阳性率为88.88%(8/9)明显高于高分化癌的43.75%(7/16)(P<0.001)。结论nm23-H1、PCNA的表达,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m23-H1、NGAL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0例宫颈癌中nm23-HI、NGAL的表达。结果宫颈癌中nm23-H1、NGAL的阳性率分别为48%和61%。其中,nm23-H1在不同年龄分组、临床分期和病例类型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肿瘤转移的标本中阳性率为67.86%,低分化标本中阳性率为76.19%,肿瘤直径≥4era标本中阳性率表达率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在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肿瘤直径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组标本中阳性率为70.49%,在鳞癌标本中阳性率为70.00%,在发生肿瘤转移的标本中阳性率为82.14%,在中高分化标本中阳性率为6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H1和NGAL的表达情况对宫颈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nm23-H1和P53表达与乳腺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nm23-H1、P^53蛋白在乳腺肿瘤中表达与浸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1例乳腺肿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良性肿瘤两各基因产物nm23-H1、P^53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乳腺癌则分别为52.9%和55.7%。在70例乳腺癌中,nm23-H1低表达、P^53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呈负相关。结论:nm23-H1与P^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CD44v6和P53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肾癌的发生、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RCC石蜡标本中CD44v6和P53的蛋白表达,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6与P53在RCC中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和P53表达存在正性相关,但两者在RCC中表达率差异存在显著性,CD44v6表达率高于P53的表达率(P<0.05).结论:CD44v6和P53高表达可能成为肾癌的恶性表型之一,但两者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不同病变组织中P53、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果 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53、CD44v6和CD24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形成有关(P <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无关(P>0.05);CD44v6、CD24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有关(P<0.05或P<0.01).结论 P53、CD44v6和CD24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v6、nm23-H1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阳性检出率为69.6%(32/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阳性率为72%(18/25),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率为66.7%(14/2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CD44v6强阳性表达检出率为64%(16/25),明显高于淋巴结未受累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检出率33.3%(7/21)(P<0.05);nm21-H1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和未受累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20/25)、61.9%(13/21),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nm23-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学改变,CD44v6强表达可能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nm23-H1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KAI1及CD44v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肝癌和9例良性肝病组织中KAI1及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KAI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CD44v6在肝癌中表达增高,两者与良性肝病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KAI1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相关,而CD44v6仅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 KAI1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对肝癌患者远处转移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大肠癌标本的CD44v6和nm23H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CD44v6的高表达和nm23H1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在本组转移淋巴结中CD44v6阳性表达为893%(25/28)。在大肠癌中CD44v6和nm23H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nm23H1表达在大肠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同时检测CD44v6和nm23H1表达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项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m23-H1、PCNA和CD1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nm23-H1,PCNA和CD15的表达。结果:在原发性宫颈癌组织中nm23-H1,PCNA和CD15阳性率分别为51.06%、65.96%和51.06%。其中nm23-H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43.33%(13/30),在腺癌中的阳性率64.70(11/17)。在鳞癌无宫旁及髂内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62.5%(10/16),有转移组阳性率21.42%(3/4),差异有显著性(P〈0.001),nm23-H1表达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PCNA表达中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82.6%(19/23),无转移组54.16%(13/24)(P〈0.001),CD1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78.26%(18/23),无转移组25%(6/24),CD1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05)。同时低分化癌的阳性率88.88%(8/9)明显高于高分化癌43.75%(7/16),(P〈0.001)。结论:nm23-H1,PCNA和CD15的表达对宫颈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nm23为单克隆抗体(NM301)、P53为单克隆抗体D0-7,平均随访期67.84月。观察乳腺癌中P53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PCNA、ER、PR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预后判断上的相互关系。结果:P53阳性36例(41.38%),其蛋白表达显示,与病理分级Ⅲ级、核分裂、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复发脏器转移、PCNA阳性表达、ER阴性表达等预后不良的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趋势(P<0.05);nm23阳性45例(51.72%)与上述预后不良参数呈负相关趋势(P<0.05);在阻抑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等方面,它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同时,这两种蛋白表达之间可能存在着互相“拮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m23-H1、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nm23-H1、PTEN蛋白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浆。10例正常肝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均可见阳性表达。肝癌组织nm23-H1、PTEN阳性率表达分别为60%(30/50)、54%(27/50),明显低于癌旁肝细胞阳性率表达100%(50/50,P〈0.001,P〈0.001)。nm23-H1和PTEN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癌癌灶大小、肝包膜有无、甲胎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表达减低与肝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检测nm23-H1、PTEN两种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能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癌中突变P53和nm23-H1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乳癌的P53、nm23-H1基因表达;结果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相关(P<0.01,P<0.01),nm23-H1基因在低分化乳癌中表达显降低,与中、高分化乳癌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2,P<0.05),与肿瘤大小相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列联系数P=0.32),两的表达与其它病理因素无关,两联合表达中,P53低表达和nm23-H1过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过表达和nm23-H1低表达在总病例中远处转移率最高,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结论认为二种基因表达对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在乳癌中的表达,对指导临床治疗、随访、评价乳癌患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m23-H1表达与口腔鳞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口腔鳞癌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口腔鳞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40%(4/10);非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76.7%(23/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H1在抑制口腔鳞癌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望成为指示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CD44是一种粘附分子,属于一种分布极广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有标准型(CD44s)和变异型(CD44v)两种形式[1]。在许多肿瘤中,具有转移能力的癌细胞主要表达CD44v6[2~4],而没有发生转移的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则主要表达CD44s[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nm23-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1.7%(13/60),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1.7%(37/60),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 CD44v和nm23-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