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信号转导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例,研究实践创新训练对医学本科生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训,并初步探讨实践创新训练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科研实践创新训练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有力推动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及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结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小班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激发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定位,同时介绍了温州医学院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开展概况,并就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涉及的几种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开展医学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通过建立医学生病理学科技创新小组,探索普通医学院校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途径、方法和内容。经过师生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今后从事这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护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举措之一.介绍了昆明医学院启动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的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环境因素改变及病因复杂化,医学生科研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研究较少,且医学院校普遍重视程度不够。作者通过对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探索研究,初步提出了适合医学本科生的早期科研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现状,探究原因,并探讨更加高效合理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无记名随机抽样进行学生科研现状调查。结果我校临床专业本科生对科研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同度都较高(〉90%),但对科研工作的认知度不足(〈40%),且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必要训练。结论学生目前的科研素质相对偏低,学校应更新教学理念,开设科研课程,积极推行导师责任引导制,鼓励和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以提高我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122位学生,其中对照组62人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60人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大创项目”训练,在学期结束后就学生科研方法、学习效果、科研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及实验考核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文献阅读、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和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专业课实验报告检测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大创项目”为契机,开展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代医学发展迅速,要求医学人才在具备医疗技能的同时,还需具有科学研究水平.因此,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医学本科生大多存在缺乏科研创新的能力、缺少创新思维、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时间冲突、对科研活动认识不足等问题.医学本科教育,课程教学是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科研活动等多方面归化、引导.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以学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措施为例,就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我教研室从教学、科研、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了长达3年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