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调查南宁市区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方法将51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按HBsAg、HBeAg、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分为“大三阳”组,共19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为“小三阳”组,共320例,并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92例,感染率48.17%;“小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12例,感染率3.75%;两组比较x^2=145.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乙肝“大三阳”是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HBV阳性孕妇的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发生HBV感染。  相似文献   

2.
乙肝感染者HBV-M及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者HBV-M模式和HBV-DNA数量相关性.方法:研究6 100例作肝炎血清学检测患者的HBV-M及HBV-DNA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感染者血清标本HBV-M模式约有14种,其中常见模式为大三阳、小三阳及HbsAg和抗-HBc阳性.HBV-DNA阳性率为86.2%(5 255/6 100),其中大三阳HBV-DNA阳性率100.0%,小三阳HBV-DNA阳性率90.8%,HbsAg和抗-HBc阳性HBV-DNA阳性率88.4%.大三阳与小三阳及HbsAg和抗-HBc阳性比较,HBV-DNA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而小三阳与HbsAg和抗-HBc阳性比较,HBV-D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HBV-DNA数量在HBV-M中分布情况,大三阳与小三阳及HbsAg和抗-HBc阳性中病毒数量有显著差异.结论:确定乙肝感染者体内HBV-DNA复制状态,即从HBV基因定量的角度作出传染性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对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时机、患者家属的预防接种、HBV感染血液制品监测、献血员的筛选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阎晋  许彬 《海南医学》2002,13(4):26-27
目的:重视对妊娠期间孕妇HBV的筛查,积极预防,控制宫内感染,方法:采用集孕静脉血,用ELISA法做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HbsAg,HbeAg,HbcAb检测,用PCR法做HBV-DNA检测,对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集脐静脉血,做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检查,结果: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孕妇68例,所生新生儿脐静脉检测,54例(79.41%)为病毒携带者,其中HBV-DNA阳性42例(77.78%)。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发病率较高,母婴传播具有高度危险性,应注意孕期筛查,加强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re-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的关系及Pre-S1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进行乙肝六项检测(两对半+Pre-S1蛋白)。检测结果按两对半模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6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中,Pre-S1蛋白阳性标本678例,阳性率60.21%。大三阳(HBsAg+、HBeAg+、HbcAb+)268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38例,阳性率88.8%;小三阳(HBsAg+、HbeAb+、HBc Ab+)629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66例,阳性率42.3%;一、五阳性(HBsAg+HbcAb+)185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149例,阳性率80.5%;其它少见模式44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5例,阳性率56.8%。结论:乙肝大三阳者,Pre-S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模式,阳性率的高低依次为:大三阳,一、五阳性,小三阳;Pre-S1蛋白可作为判定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院教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我院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方法:应用酶免疫测定(ELA)法检测我院部分教职工血清中HBsAg,抗-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性情况。(3)结果:本组人群乙肝感染率为32.88%,除单项抗-HBs阳性外,阳性率为15.35%,其中“大三阳”和“小三阳”感染率分别为1.35%和4.72%,各年龄组比较结果显示,青壮年组感染率高于老年组感染率,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乙肝5项指标各单项比较,男女间无明显差别。(4)结论:医学院教职工属HB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两对半临床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接收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200例,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两对半"检测结果.结果 HbcAb、HbsAg和HbeAg大三阳病例82例,占41%.HbcAb、HbsAb和HbeAg小三阳病例49例,占24.5%.结论 两对半检测实验对于诊断和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极其重要的,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小凡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93-193
目的:分析珠池片区干部职工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以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9年珠池片区干部职工体检的700名人员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抽检700名HbsAg阳性217例(31%),表明与一般人群感染率大致相同。抗-Hbs阳性95例(13.57%),单项抗-Hbs阳性63例(66.32%)。结论: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51.65%和48.3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项标志的阳性率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对未感染HBV的建议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必要时辅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已感染人员要求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习惯,肝功能异常进行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乙肝两对半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六项全阴者224例,乙肝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乙肝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乙肝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乙肝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非常显著(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9.
黄璇  吴丰  林洁  陈玥 《海南医学》2014,(19):2930-2932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 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Pre-S2抗原与乙肝“两对半”的关系。方法:检测HBV感染者Pre-S2抗原及乙肝“两对半”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448例HBV感染者Pre-S2抗原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阳性率为:(两对半模式)1、3、5阳性组13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28例,阳性率97.7%;1、4、5阳性组17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44例,阳性率83.2%;1、5阳性组131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09例,阳性率83.2%;单纯1阳性组5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3例,阳性率60.0%;2、4、5阳性组3例,检出Pre-S2抗原阳性1例,阳性率33.3%。结论:HBV感染者Pre-S2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关系密切,它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指标,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勾宗蓉  宋大清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88-1089
目的了解绵阳城区行政事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院体检的4743人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抗Hnc)。结果HBsAg阳性率7.59%,30岁以下年龄组乙型肝炎感染率2.96%,31岁-60岁年龄组感染率8.65%,大于60岁年龄组,阳性率7.47%。而感染模式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占5.6%,小三阳(HBsAg、HBeAb、抗HBc阳性)占78.9%,其他模式占15.5%。结论绵阳城区乙型肝炎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  相似文献   

12.
陈枫 《中外医疗》2009,28(28):114-114
目的了解南京某师范学院2008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大学生群体的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方法在新生入学体格复查中,进行HbsAg普查,凡报到学生,无一遗漏。HBsAg阳性学生,再进行HBeAg、抗Hbe、抗HBc等检测。结果4164位新学生HBsAg阳性99名,阳性率2.38%。结论本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三阳”,“小三阳”的阳性率,与国内多数报道相仿。提出当前高校要健全体格查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和乙肝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揭阳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3—2004年到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进行健康体检接受注射乙肝疫苗接种人员进行调查,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体检人员6394人,HBV总感染率为74.30%。大三阳及小三阳分别为81人及601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2.99%,已接种乙肝疫苗者“两对半”五项全阴者为23.97%,未接种疫苗者为27.00%。己接种疫苗者HBsAg总阳性率为3.38%,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9.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97.18。P〈0.0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阳性率为80.79%,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21.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027,28,P〈0.01)。已接种疫苗者大三阳感染率(0.04%)也低于未接种者(2.19%),差异有显著性(X^2=58.37,P〈0.01),已接种者小三阳感染率(4.50%)也低于未接种者(11.99%),差异有显著性(X^2=66.76,P〈0.01)。结论 揭阳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而抗-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型肝炎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胎盘HBV-DNA定量检测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盘HBV—DNA含量与官内感染的关系及作为胎盘传染性和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FQ~PCR(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44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的胎盘的HBV—DNA含量,并分别检测同一孕妇分娩前的外周血及脐血的HBV—DNA含量,比较其测定值范围及相互关系。结果 344例孕妇按乙肝标志物组合,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分娩前外周血HBV—DNA、胎盘HBV—DNA及脐血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HbsAg携带组90例,22.2%(20/90)、33.3%(30/90)和5.6%(5/90);(2)大三阳组134例,70.9%(95/134)、85.8%(115/134)和11.9%(16/134);(3)小三阳组120例,20.8%(25/120)、20.8%(25/120)和3.3%(4/120)。孕妇乙肝标志物阳性以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最高,胎盘组织HBV—DNA含量与母血HBV—DNA含量有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HBV—DNA阳性孕妇更易发生胎盘感染。官内感染的程度可随胎盘组织HBV—DNA含量增加而程度加重。胎盘HBV—DNA含量可作为一个宫内感染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朱珉之  杭双熊  申红玉 《海南医学》2014,(13):1958-1960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学标志物与血清、乳汁HBV-DNA阳性率的关系,以及产妇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取96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将其分为大三阳组(54例)、小三阳组(25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组(8例)及HbsAg和HbcAb均阳性组(9例)。另选取12例乙肝两对半全阴的产妇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乙肝免疫血清学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产妇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并对所有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三阳组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乳汁HBV-DNA在各组中检出的阳性率均小于血清HBV-DNA,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eAg是否阳性将96例产妇分为HBeAg阳性组(62例)和HBeAg阴性组(34例),血清HBeAg阳性产妇的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一部分血清HBeAg阴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亦为阳性。产妇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呈正相关(r=0.891,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HBV-DNA检出的阳性率低于血清HBV-DNA,且乳汁HBV-DNA含量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定量双重检测产妇血清、乳汁中HBV-DNA来确定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性更为可靠,这将有利于阻断乙肝传播,确定哺乳方式,指导母乳喂养,从而降低乙肝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产前免疫阻断对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免疫阻断对乙肝病毒官内传播的影响。方法 将28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随机分组,治疗组163例,自孕2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双阳性、乙肝病毒含量(HBV-DNA)阳性孕妇每半月1次,共6次;单阳性孕妇每1月1次,共3次。对照组122例,其中大三阳90例,小三阳32例,孕期不作免疫阻断。新生儿于出生即刻(HBIG注射前)采股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抗HBs、HBV-DNA定量和肝功能。结果 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孕妇,治疗组婴儿宫内HBsAg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三阳组由53.3%降至10.3%,小三阳组由43.8%降至4.3%),经治疗,有部分婴儿出生时即产生HBsAb,HBV-DNA阳性率由85.6%降至1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分娩的新生儿肝功能亦未见异常。结论 于孕晚期肌注HBIG可有效预防宫内感染,降低HBV感染率,减少母婴传播,对胎儿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种常规阻断母婴传播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春市双阳区中小学在校生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9年双阳区中小学在校生进行肝功和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结果抽检的5454名在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62人,总阳性率为2.9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与城镇学生无明显差异。大三阳总阳性率为0.88%(48/5454),占HBsAg阳性率的29.6%,小三阳总阳性率为1.49%(80/5454),占HBsAg阳性总数的49.4%。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学生HBsAg阳性率为2.28%(101/4437),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为6.60%(61/t017),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38.48,P〈0.01)。结论在校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控制乙肝蔓延传播,应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LT、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8份血清标本同时作HBV-DNA、两对半、ALT的检测,对结果加以相关性分析。结果228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6%,ALT异常率为46.1%;20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35%,ALT异常率为18%;除22例单纯抗-HB s(+)者HBV-DNA为阴性外的其余各组HBV-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大三阳组ALT异常率高于小三阳组(χ^2=37.95,P=0.000)。但大三阳、小三阳与HBV-DNA的阳性显示有一致性。结论两对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有无HBV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单纯性抗-HB s(+)者不必作HBV-DNA检验,两对半的其余四项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阳性均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才能反映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ALT反映的是肝脏功能的损害,ALT、两对半、HBV-DNA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三者都应检查,对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则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的相关性,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08年6月在门诊或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1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结果:35例大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7.1%,42例小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8.6%,38例双抗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剐为39.5%和15.8%。三组间乳汁阳性率比较,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率(77.1%)高于小三阳产妇(28.6%),结论:HBV携带产妇乳汁的传染性低于血液;大三阳产妇经母乳传播HBV的几率高于小三阳产妇。HBsAg阳性产妇应常规检查血液和乳汁中的HBV—DNA,并对母婴采取联合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清乙肝两对半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84%,单项抗-HBS阳性率为34.51%,六项全阴者242例,乙肝大三阳37例,阳性率为3.40%,乙肝小三阳159例,阳性率为14.61%.在乙肝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4.59%,在乙肝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6.73%.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