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释药性能。【方法】参照文献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水凝胶,采用浸泡法包埋5-氟尿嘧啶,紫外可见光谱法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药物释放情况。【结果】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水凝胶中5-氟尿嘧啶的载药量12.62%;37℃、pH=7.4条件下释放性能较好,500min累积释放率达到76%。【结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水凝胶具有温度和pH值双重敏感性,可作为5-氟尿嘧啶的缓释药用载体。  相似文献   

2.
以羟丙基纤维素为模板,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纳米水凝胶。再以该PMAA纳米水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PNIPA)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对纳米水凝胶的形态、结构、pH以及温度敏感性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水凝胶粒径为338.8~407.9 nm,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体积相转变具有良好的pH及温度响应性,这种绿色合成的生物相容性新型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制备了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具有温度、pH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PNIPAM-MAA)微凝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微凝胶浊度变化,表征微凝胶的温度及pH敏感性,描述了NaCl浓度和pH对微凝胶体积相转变温度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微凝胶的临界聚沉浓度及临界絮凝温度,表征了微凝胶的稳定性,讨论了影响微凝胶的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HMPA)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研究发现,调节两单体的配比可得到不同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值的共聚物及水凝胶。结果表明,NHMPA的加入不改变PNIPAm的温敏性,但可有效的调节其LCST值。  相似文献   

5.
以无机粘土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温度、pH双重敏感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粘土半互穿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CMC/PNIPA/Clay semi-IPN),并通过红外和透射电镜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在酸性(pH=1.2)和20℃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温度和不同pH缓冲液对该凝胶溶胀度的影响,测定了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水凝胶中的粘土被剥离成单片层,且均匀分散在凝胶网络中,起交联剂的作用,而CMC以线性大分子的形态存在;CMC/PNIPA/Clay具有良好的温度、pH双重敏感特性;凝胶的断裂伸长率>1 000%。  相似文献   

6.
温度与pH快速响应性P(NIPAM-co-AAc)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钠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成功制备了温度与pH快速响应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P(NIPAM-co-AAc)]水凝胶,研究了氯化钠水溶液的浓度对凝胶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测溶胀比对凝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凝胶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但具有不同的微观形态;随着反应介质中氯化钠浓度的增加,凝胶在20 ℃蒸馏水中的平衡溶胀比增大,并表现出较强的温度与pH敏感性以及较快的去溶胀速率。  相似文献   

7.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AA)为单体,在水相中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温度、pH双重响应的单分散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P(NIPAM-co-AA))纳米水凝胶。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纳米水凝胶的尺寸、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单体含量和乳化剂含量对凝胶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同时探究了纳米水凝胶的温敏性和pH敏感性。结果表明:当AA为单体总物质的量分数的20%、乳化剂用量为0.05 g时,制得的球形纳米水凝胶形态均匀规整,水合直径为403 nm,PDI仅为0.033,且对温度和pH具有双重敏感,尤其在pH为4~6时,响应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明胶(Gel)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制备了Gel/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系列;研究了原料配比、pH值及温度对水凝胶溶胀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PNIPAM的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值时,Gel/PNIPAM水凝胶的溶胀速度随着组分中PNIPAM的增加而降低,且溶胀过程以扩散渗透控制为主。而pH对水凝胶溶胀速度的影响与温度有关。Gel/PNIPAM配比为5/5,温度大于LCST时,水凝胶的pH敏感性受明胶控制;温度低于LCST时,pH对水凝胶的溶胀速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用明胶(Gel)和N 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制备了Gel/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水凝胶的温度、pH敏感性。结果表明:温度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取决于水凝胶的组成。明胶含量高的水凝胶,其pH敏感性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当0.500.90时,pH值几乎不影响水凝胶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10.
由海藻酸钠(SA)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制得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敏感特性。在酸性(pH=1.3)和弱碱性条件(pH=7.4)下,研究了温度对该凝胶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凝胶溶胀度均随着温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在pH=1.3时,溶胀度小于PNIPAAm水凝胶的;在pH=7.4时,结果正好相反。在25℃和37℃的条件下,分别考察pH对该凝胶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该凝胶有良好的pH敏感性,而在37℃时,敏感性不明显。同时也发现该凝胶对pH、温度的脉冲刺激有较快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1.
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药理学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设计并合成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以期在保留雌激素对骨的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刺激。方法:经雌酚酮或雌二醇3-位酚羟基以烷基哌嗪或聚乙二醇哌嗪为桥合成与大黄酸相连的衍生物,通过MS,^1H NMR,IR确定结构,并研究目标化合物对小鼠子宫内膜增殖的影响、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长骨生长的影响。结果: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中,部分目标物能促进体外培养小鼠胚胎长骨的生长,桥链为乙基或丙基时,化合物的活性较雌酚酮相比减弱,当桥链为三聚乙二醇时,对骨的促生长活性增强。所测定的目标物均未对小鼠显示出刺激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结论: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保留了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且降低了其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嘌呤类STAT3小分子抑制剂S3I-V4-01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目标化合物,通过初步的体外细胞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以筛选出活性更优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利用MTT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人表皮鳞癌细胞A431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合成8个终产物(Z2~Z5及H2~H5),其中,优势化合物H3能有效抑制STAT3磷酸化,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A431和A549的细胞增殖。结论:化合物H3比S3I-V4-01具有更强的p-STAT3抑制能力和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并且可以在H3结构上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赶黄草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赶黄草中木脂素类及黄酮类成分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评价赶黄草中8个木脂素(1~8)和5个黄酮(9~13)体外抗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 G2增殖的活性以及对正常肝细胞LO_2活力的影响。运用Image-i T DEAD Green/Hoechst 33342荧光双染和高内涵成像分析化合物1对SMMC-7721细胞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6、8~11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6、9、11、13可抑制Hep G2的增殖。除化合物11以外,以上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O_2均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且化合物3、4、5、13还可促进LO_2增殖。结论:赶黄草中部分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不仅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对正常肝细胞无毒作用,甚至可保护正常肝细胞,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绿色合成三唑类席夫碱并进行调节植物生长活性研究。方法:以水、乙醇为溶剂代替传统方法中采用的强碱KOH,绿色合成了17个三唑类席夫碱化合物,选取双子叶植物萝卜种子和单子叶植物小麦种子进行调节植物生长活性测试。结果:经红外光谱、质谱、磁共振氢谱与碳谱确证了17个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8对双子叶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化合物9~17对双子叶植物生长表现为促进或抑制作用。化合物1~17对单子叶植物生长表现为促进或抑制作用。结论: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简便、绿色、操作简单特点;合成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均具有较强的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作用,尤其是化合物1和8在10μg/mL时,对双子叶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化合物6和7在10μg/mL时,对单子叶植物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类化合物有望开发成植物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15.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扩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1-7),其中化合物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脉条收缩曲线,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脉条痉挛,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化合物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作用及其与巯基物质的关系 ,以 5 %牛磺胆酸钠溶液胰胆管注射 ( 1mL/kg)制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 ,以工具药L 硝基精氨酸 (L NNA)为内源性NO阻断剂 ,观察内源性NO对肺损伤程度、肺组织内巯基物质和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结果 :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可造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 ,同时肺组织内巯基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降低 ,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增加。以L NNA( 1 2 .5mg/kg)阻断内源性NO后 ,肺损伤更加明显 ,同时肺组织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也进一步增加 ,但对巯基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没有影响。提示 :内源性NO具有肺保护作用 ,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巯基物质可能不参与NO的肺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药功劳木提取物对肿瘤MDR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作用,以开发新型的肿瘤MDR逆转剂。方法:采用MTT法检测4种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增敏效果;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蓄积实验检测4种提取物对细胞内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4种提取物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 mg/L为4种提取物的无毒剂量;在此剂量下,4种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逆转倍数分别为Ⅰ-4.81倍,Ⅱ-2.31倍,Ⅲ-4.17倍,Ⅳ-2.39倍,对MCF-7/ADM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Ⅰ-1.82倍,Ⅱ-1.40倍,Ⅲ-2.54倍,Ⅳ-1.51倍;此剂量的4种提取物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13.27%、Ⅱ-7.03%、Ⅲ-20.24%、Ⅳ-11.75%,使MCF-7/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6.3%、Ⅱ-3.67%、Ⅲ-8.6%、Ⅳ-3.48%。结论: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的逆转肿瘤细胞的MDR,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有望成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骨脂成分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补骨脂甲醇浸膏进行分离,利用磁共振技术和电喷雾电离质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出11个化合物,鉴定为:①补骨脂素,②异补骨脂素,③补骨脂定,④补骨脂苷,⑤异补骨脂苷,⑥双补骨脂酚A,⑦双补骨脂酚B,⑧12,13-二氢-12,13-环氧补骨树脂酚;⑨补骨脂宁,⑩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化合物③,⑥,⑦具有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③,⑨~?对肝癌HepG2细胞和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⑦对肝癌HepG2细胞有一定抗增殖作用。结论:化合物③,⑥,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③,⑦,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碳酸氢钠等化合物对小鼠河豚毒素急性中毒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碳酸氢钠等化合物对小鼠河豚毒素急性中毒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小鼠死亡时间评价碳酸氢钠等 5种化合物拮抗河豚毒素效果。结果 :碳酸氢钠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对河豚毒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可使小鼠 10 0 %或 80 %存活 (P <0 .0 1)。碳酸氢钠拮抗效果比氢溴酸东莨菪碱明显。阿托品和半胱氨酸没有明显效果。结论 :碳酸氢钠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可试用于河豚毒素中毒的抢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nNOS PDZ抑制剂并评价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nNOS PDZ结构域配体结合部位多碱性中心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多系列双羧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模型评价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合成了18个目标化合物,其中N-(2-甲氧羰基乙酰基)-D-缬氨酸甲酯 (1)?N-(2-羧基乙酰基)-D-缬氨酸甲酯(2)?N-(2-甲氧羰基乙酰基)-L-缬氨酸甲酯(7)?N-(2-羧基乙酰基)-L-缬氨酸(9)显示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nNOS PDZ结构域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