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崇健  王艳玲 《北京医学》2009,31(8):491-491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完成了计划无偿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的过渡。目前,北京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通州区中心血站为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输血安全,对献血者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体检。现将我站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参加街头无偿献血体检不合格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负责10县1市的医疗机构临床用的供应,2006年实现了临床用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90%以上的血液来源于街头无偿献血.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州无偿献血事业,找出低危献血者人群,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笔者对2006~2007年度街头献血12945名无偿献血者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四清  曹晓莉  马静  朱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930-1931
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开展安全献血工作的基础,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安全供血十分重要,2001年起,西安市已完全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二次献血人数不断增加,了解此类人群分布状况,对建立全方位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开展安全献血,保证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提高广大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非常重要.为进一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本次选择张掖市4类无偿献血目标人群开展献血人群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5.
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 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 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二次以上自愿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开展安全献血工作的基础 ,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安全供血十分重要 ,2 0 0 1年起 ,西安市已完全实现临床用血 10 0 %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 ,二次献血人数不断增加 ,了解此类人群分布状况 ,对建立全方位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开展安全献血 ,保证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提高血液质量 ,作好安全输血工作 ,课题组通过对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在校大中专学生、部队官兵、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普通人群和有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筛查指标及不同人群与疾病的关系等的研究分析 ,旨在探讨献血的最佳模式 ,便于今后组织更加低危人群献血 ,进一步减少和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为临床提供更为安全的血液。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在本地区参加献血的人群 ,分为在校大中专学生组、部队官兵组、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普通人群组和有偿…  相似文献   

8.
2004年-2008年海南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海南州近五年来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不合格情况,为制定安全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08年海南州无偿献血者7 376人的血液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传染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海南州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中,血液检测不合格率2004年为8.8%,2008年为6.02%,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毒阳性率占首位,为2.47%,HBsAg为1.8%。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加强卫生科普知识宣传,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队伍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菏泽市中心血站总结的“三个转移一个延伸”(一是指标献血向自愿献血转移,二是一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三是个体献成分血向无偿转移,和无偿献血向农村延伸)工作思路。2001年被国家卫生部采用,并作为指导全国献血和输血的指导思想。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总结和分析献血者身体状况,可将无偿献血者分为适宜献血者,延期献血者和禁止献血者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做好各项工作,对于促进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适宜献血者即体检和HBsAg初筛合格并现场自愿无偿献血者。此类献血者比例…  相似文献   

10.
刘学东  代全胜  张英 《医学综述》2013,19(14):2669-2671
目的分析计划无偿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认识途径和献血动机,献血环境对献血者的影响,探索自愿无偿献血招募模式形成的因素。方法选择2000~2005年共计7000份计划无偿献血者资料、2005~2010年8000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资料,采用统计软件分析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500名计划无偿献血者和50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对其献血历程进行调查。结果计划无偿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明显不同;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初步认识来源于血站和媒体的无偿献血宣传,通过献血者之间的献血信息沟通交流,认识成熟,最终加入献血者队伍,计划无偿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有明显的区别;献血环境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有重要意义。结论有目的、有策略地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对巩固现有无偿献血者,发展新的无偿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6-2011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构成特点,为今后东莞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一般情况及献血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无偿献血共396984人次,献血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8:1;献血者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分别占总人数36.52%及27.01%;献血者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者最多,占22%。2007-2011年每年2月献血人次为当年最低。固定献血者具有男性献血者多、捐献血小板者多、单次献血量较大、检验合格率高的人群特征。结论东莞市无偿献血的重点人群是工人,应加强对非工人人群(如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的无偿献血宣传,鼓励更多的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  相似文献   

12.
无偿献血80221份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近年来的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本市无偿献血80 221份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按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性别之间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梅毒检测的各分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 221份标本,检出梅毒阳性1 017例,检出率为1.27%,其中无固定职业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439例,检出率为2.43%;而高校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43例,检出率仅为0.27%.2006~2009年间不同年份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抗体阳性率在百色市无偿献血人群中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梅毒感染率仍然很高;高校学生和军人的梅毒感染率较低,今后在制定无偿献血策略重点可从这些低危人群中招募血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区无偿献血者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1月1日~2011月12月31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抗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方式、献血组织形式进行分层,回顾性调查分析各层5年间的整体情况。结果2007~2011年5年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1065177人次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者4923例,阳性率为0.462%;女性的阳性筛查率高于男性(χ2=27.84,P〈0.05);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职业献血人群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率排序为农民〉其他〉工人〉职员〉学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献血形式以及不同献血组织形式献血人群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采项目的抗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全血,高中以下人群和家庭互助人群的阳性率最高。结论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的重要环节,根据本地献血人群的特点,应选择低危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和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成为固定献血者。同时,提高检测效能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新乡市500例HBsAg、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筛检阴性的单采浆还输血球的合格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献血时间、既往和本次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及静脉内注射史,在Logistie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献血次数、不同地区及血型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P<0.01)。调查中发现献血员中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感染率为21.0%,说明单采浆还输血球献血员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首次献血员的HCV感染率为10.3%,提示该地区呈HCV地方性流行状态。未发现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家庭人口数同感染HCV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筛查淘汰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献血前筛查环节被淘汰的11330名献血者进行分类统计,并按是否为首次献血及性别两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前筛查淘汰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ALT〉样本颜色异常〉Hb〉HBsAg〉体检〉征询.ALT不合格成为主要淘汰原因,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献血者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则是Hb水平偏低;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进一步规范筛查操作,批量外采时选择男性献血者进行ALT筛查,提高固定献血者比例等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6.
献血者血清ALT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佳  白连钧  王立军  江欣 《北京医学》2005,27(8):493-495
目的评估献血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参考范围及在献血员筛选中的意义.方法对血清标志物HBsAg、HIV-Ab1/2、anti-TP阴性的无偿献血者7332例进行HCV-Ab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血清ALT活性检测(连续监测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62例HCV-Ab阴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ALT活性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13U/L,第5、25、75、95百分位数分别为7、10、20、49U/L.无偿献血者的血清ALT活性在不同性别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女性以及全部无偿献血者在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ALT活性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40岁后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7332例无偿献血者中HCV-Ab阳性者70例,ALT>40U/L者527例,ALT>40U/L且HCV-Ab阳性者10例,仅占HCV-Ab阳性者的14.3%(10/70),占ALT>40U/L者的1.9%(10/527).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血清ALT活性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血清ALT活性为49U/L,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血清ALT活性已逐渐失去作为筛选非甲非乙型肝炎无偿献血者替代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新建  武丽娟 《当代医学》2011,17(18):51-53
目的通过对安阳地区无偿献血用血费返还现状调查,分析和预期本地区无偿献血用血费用返还总体发展趋势。方法对2003~2009年安阳市无偿献血用血费返还情况,献血者本人及家庭成员返还人次及金额进行统计,用PASW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免费用血人数逐年增加,但免费用血人数与献血人数比例维持在一个较稳定比例。父母用血所占比例最高,献血者本人平均返还金额与家庭成员的平均返还金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无偿献血事业不断发展,享受免费用血的人将越来越多,因此继续做好无偿献血用血费返还工作、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将是血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病自杀人群的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与性别,婚姻状况,发病年龄,疾病类型和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组患者的已婚率高于未自杀组,且平均发病年龄高于未自杀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与自杀关系较为密切的精神疾患。结论:已婚和负性生活事件是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也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裴莲君  陈琛  王冠男 《当代医学》2021,27(6):98-100
目的探究大连市街头无偿献血乳糜血人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市某街头采血点献血的16524人次为研究对象,使用比浊图片法判读献血群体乳糜血发生情况。比较乳糜血发生在性别、年龄、BMI、职业、婚姻状态及季节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16524人次街头无偿献血群体中乳糜血发生率为6.37%,其中以中、重度乳糜血发生为主(3.24%、2.35%);不同性别、年龄、BMI、职业、学历、婚姻状况等人口学特征献血群体乳糜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1~16:00乳糜血发生率显著高于08:30~11:00和16:01~17:30(P<0.05);夏季和秋季显著高于冬季(P<0.05)。结论大连市街头无偿献血群体中乳糜血分布存在明显倾向性,主要集中于男性、>39岁、肥胖、已婚人群,尤其是公务员、工人/企业职员、个体户等人群,应加强对街头献血人群的提前排查,以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情况和流行特点,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输血安全以及控制献血和输血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外周血单核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PBMCs-ELISPOT)检测合格献血者的新鲜血样中的γ-干扰素,对检测符合阳性判定标准的血液标本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0年6—8月,对220名合格献血者新鲜血液标本应用单核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44例,潜伏感染率为20.0%(44/220),合格献血者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在不同性别、户籍、年龄组、文化程度、血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与M.tb潜伏感染者在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血型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格的无偿献血人群作为相对健康的群体,但仍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建议考虑增加无偿献血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常规筛查等防控措施,确保献血安全和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