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的亲神经性-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直肠的亲神经性-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组织学上,肿瘤主要有排列致密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呈栅栏状,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区域梭形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增生,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呈卵圆形、多角形,胞浆丰富,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Vimentin、NSE梭形细胞阳性,HMB45、Melan-A上皮样细胞局灶阳性,S-100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均强阳性,CD68局灶阳性,CD117、AE1/AE3、34βE12均阴性,Ki-67指数40%~50%。结论直肠的亲神经性-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形态学非常类似于胃肠间质瘤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等病,极易误诊,免疫组化可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万春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85-186
目的探讨肾脏粘液样小管状和梭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观察一例肾脏粘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肾脏粘液样小管和梭形细胞癌患者因腰部酸痛不适而就诊,大体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红色,镜下肿瘤主要由小管状结构,梭形细胞和粘液样间质构成,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胞浆嗜酸,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染色:EMA、CK19、CKpan、vim均阳性表达,SMA、S-100、CD10、CD15均阴性表达。Ki-67〈5%。结论肾脏粘液样小管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肿瘤,明确该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肌内黏液瘤临床病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吉林医学》2010,(34):6196-6197
目的:研究肌内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肌内粘液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应用VIM、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有粘滑外观,镜下见肿瘤由丰富的粘液样基质及稀少的星芒状、短梭形细胞构成,血管结构稀少,部分区域可见浸润周围骨骼肌;免疫组化Vim(2例均阳性),CD34(其中1例阳性),S-100、SMA均为阴性。结论:肌内黏液瘤是少见的来源不明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以根据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加以诊断,需与一些肿瘤做鉴别诊断;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例宫颈湿疣、25例外阴湿疣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生殖道疣病变影响上皮全层,其形态特点是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深染成致密团块,核外形欠规整,细胞内层胞质围绕细胞核形成一透明带。凹空细胞首先见于副基底层,至中层出现典型凹空细胞特点,延续至上皮表层。细胞核内可见大量染色质之间粒、染色质周围颗粒和核小体。以上结构及凹空细胞的出现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生殖道上皮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作者认为除湿疣中出现典型的凹空细胞外,生殖道疣细胞核内出现大量的染色质之间颗粒、染色质周围颗粒及核小体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面的特征。[方法]6例血管内皮瘤经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面的问题。[结果]6例患者,肿瘤分别位于头、颈、四肢和甲状腺,瘤细胞为圆形或梭形,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空泡,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相少见。免疫组化分析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至少在CD34,CD31,SMA,UEA,F8,P1 ag,一种表达阳性,3例病例中胞浆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分析,应与转移性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及滑膜肉瘤等鉴别。由于其潜在恶性特点,治疗上应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6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间质瘤细胞主要为梭形和上皮细胞样细胞,部分胞质内可见核端空泡或将细胞核推挤到一侧呈印戒细胞样.组织结构呈多样性,可呈束状、弥漫状、栅栏状、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等.62例CD117阳性,47例CD34阳性,30例SMA阳性,21例S-100阳性.结论 CD117及CD34是胃肠道间质瘤较特异的标记物,SMA和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胃肠道间质瘤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陈秀婵  黄仕辉 《当代医学》2011,17(33):30-31
目的 探讨原发于卵巢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上述肿瘤瘤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4岁,肿瘤主位于双卵巢;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富于血管并围绕血管排列.胞浆丰富,淡嗜酸性,部分细胞胞质可见淡染彩带样丝样物,可见核仁.原诊断为:卵巢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恶性血管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HAML病理资料,运用光镜和免疫标记,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14例组织学分型:经典的混合型11例(伴髓外造血2例),肌瘤型3例。14例HAML平滑肌样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HMB45、Melan 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构成HAML的三种肿瘤成分是平滑肌样瘤细胞、脂肪和血管。HAML具有广泛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谱系,形成不同的组织学亚型,经常出现造血组织,以及平滑肌细胞的异源性表现,致使该肿瘤组织结构复杂多变,导致诊断困难,平滑肌样瘤细胞是本病唯一可靠的诊断性成分,并特征性地表达HMB45、Melan A和SMA,是确立诊断的最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超微结构及光镜、免疫学特点,结果表明:(1)B 细胞型的瘤细胞,一般核形相对规则或伴有核裂,异染色质凝块状,胞浆细胞器相对丰富;T 细胞型的瘤细胞,核形常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异染色质较分散,胞浆细胞器相对少。(2)在亚型分类诊断中,有2例电镜更正光镜诊断结果。提示:瘤细胞核形特点以及异染色质结构特征,是识别T、B 型及各亚型的主要形态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赵声春 《当代医学》2010,16(28):82-82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膀胱炎性假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 2例曾长期接触橡胶,肉眼呈息肉状,镜下在慢性炎症及粘液样背景中,可见大小不一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3例均表达CD68,Vimentin,2例表达ALK,均不表达myogeninS-100,AE1/AE3,HMB45。结论膀胱镜活检是确诊的关键,手术切除可治愈,发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