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对比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预给药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疗效.方法 144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0.1mg/kg地佐辛、0.3 μg/kg舒芬太尼和地佐辛等体积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三组2 min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min后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注射0.3mg/kg依托咪酯,比较三组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 地佐辛组及舒芬太尼组肌阵挛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地佐辛组与舒芬太尼组肌阵挛严重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给药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均可有效减少依托咪酯导致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2.
姜艳华  王秋石  马虹 《上海医学》2012,35(10):856-858
目的 比较地佐辛、舒芬太尼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单侧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电子静脉镇痛泵中的药物配方:地佐辛组,地佐辛0.8 mg/k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3μg/k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1.5 μg/kg联合地佐辛0.4 mg/k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记录并比较术后0.5 h(T1)、12 h(T2)、24 h(T3)、48 h(T4)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在T1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间在T2、T3、T4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舒芬太尼组与地佐辛组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行单侧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地佐辛及两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术后无线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0例.DS组配方为地佐辛0.3 mg/kg与舒芬太尼1.5 μg/kg;S组为舒芬太尼3 μg/kg,两组均加盐酸昂丹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6 ml.皮下给药速度2 ml/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点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72 h内PCS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VAS、Ramesy镇静评分及PCS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优于S组,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SA无线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地佐辛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食管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n=20)和舒芬太尼组(n=20)2组,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舒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g/kg,在麻醉清醒后连接静脉镇痛泵(2 mL/h),地佐辛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7 mg/kg加盐酸托烷斯琼5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2 g/kg加盐酸托烷斯琼5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对2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2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眼科局部麻醉手术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AⅠ级行眼科局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30例。各组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然后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2μg/kg,DS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05mg/kg+舒芬太尼0.06μg/kg。分别记录给药前(T1)、局部麻醉时(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1h(T4)、手术结束时(T5)、手术结束后4h(T6)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在T2Ⅱ级行眼科局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30例。各组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然后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2μg/kg,DS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05mg/kg+舒芬太尼0.06μg/kg。分别记录给药前(T1)、局部麻醉时(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1h(T4)、手术结束时(T5)、手术结束后4h(T6)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在T2T5DS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在T6D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DS组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眼科局部麻醉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吗啡组、地佐辛低剂量组和地佐辛高剂量组,吗啡组患者术毕鞘内注射0.2 mg吗啡,在吗啡组基础上,地佐辛低剂量组、地佐辛高剂量组患者均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应用地佐辛每天0.1 mg/kg和0.3 mg/kg,比较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吗啡补救用量、术后疼痛情况和镇静效果、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不良反应等。结果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低剂量组和地佐辛高剂量组术后24 h、48 h补救吗啡用量均显著低于吗啡组(P<0.05)。术后48 h,3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后1 h均显著降低(P<0.05),镇静评分较术后1 h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术后2 h均显著升高(P<0.05),但地佐辛低剂量组、地佐辛高剂量组术后24 h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吗啡组(P<0.05),而地佐辛低剂量组、地佐辛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低剂量组和地佐辛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吗啡组(P<0.05),但地佐辛低剂量组和地佐辛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和吗啡均可获得良好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减少术后吗啡补救用量、降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吗啡、舒芬太尼及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探讨取代吗啡的镇痛药物组合。方法选择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吗啡组:吗啡5 m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50μ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24 h内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PCEA镇痛满意度及24 h内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吗啡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PCEA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以替代吗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棓丙酯对大鼠离体小肠收缩活动及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肠管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考察棓丙酯对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棓丙酯在10~80μmol/L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P〈0.05,P〈0.01),拮抗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促进收缩作用(P〈0.01),且相加阿托品、槲皮素引起的抑制收缩作用(P〈0.01)。棓丙酯高剂量组(200mg/kg)、中剂量组(100mg/kg)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棓丙酯对大鼠、小鼠肠平滑肌运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人工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F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DS组)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FD组)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后采用PCIA。FS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DS组镇痛首剂给予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2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FD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地佐辛20 mg+托烷司琼4 mg。术毕前30 min给予镇痛首剂和托烷司琼2 mg,接静脉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12、24、48 h被动活动时和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静息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DS组明显高于FS组和FD组(P<0.05),FD组与F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活动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在DS组、FD组、FS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 DS组较FS 组明显降低(P<0.05);泵按压次数:术后12、24 h DS组较FS组、FD组明显增多(P<0.05);头晕的发生率FS组较DS组、FD组显著降低。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均可有效地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息痛,但对运动痛的制止效果前者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的协同镇痛效果不如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且头晕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自控皮下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S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行PCSA.S组:舒芬太尼2μg/kg;DS1组: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1μg/kg,DS2组: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2μg/kg.监测观察并记录术后4、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效果、患者总体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镇痛效果均确切可靠,均达到比较高的满意度,术后VAS评分评分DS2组于术后4、8、12、24、48 h显著低于S组和DS1组(P<0.05);术后Ramsay评分DS2组于术后4、8、12、24、48 h显著高于S组和DS1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DS1组、DS2组(P<0.05),DS2组嗜睡发生率高于S组、DS1组(P<0.05).结论:地佐辛0.2 mg/kg与舒芬太尼1μg/kg联合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术后PCS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校三个年级学生使用“基础医学课程国家试题库”后的情况分析,认为教考分离是今后考试工作的一个趋势。但目衣使用的试题库在知识点的构成,个别试题质量以及适应性方面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我校的,反映最新学科进展的试题库,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