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糜大国  周斌  卢炜  黄维  蔡春岳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845-184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管前方和侧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南通市中医院和启东市中医院收治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61~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平均年龄(62.1±2.7)岁,平均病程(4.7±2.1)年;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63.7±3.2)岁,平均病程(5.1±2.6)年。观察组采用内镜下腰椎管前方和侧方减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腰痛、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管前方和侧方减压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确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椎间孔镜BEIS技术)和传统组(传统手术方法)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ODI功能评分.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微创组的VAS、ODI评分与传统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临床上微创脊柱外科广泛应用的技术,过去经皮内镜手术的主要指征是椎间盘突出症,而腰椎管狭窄症实际上是该技术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腰椎管狭窄症已经从相对禁忌证转变为相对适应证,但亦对操作者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就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通道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双通道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4周、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4(11.6±3.4)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大出血、脊神经根性损伤、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各时点腰腿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双通道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口小、出血量少、费用低、效率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7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为观察组,另46例行双侧入路棘突旁小切口双侧减压椎体间融合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92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椎板间隙入路组(n=50)和经侧后方入路组(n=4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用椎间孔镜精准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剖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接诊的9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46)采取椎间孔镜精准治疗方案,对照组(n=46)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住院天数和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持续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48 h与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4.52±1.31)d,比对照组的(9.46±3.45)d明显缩短(P<0.05).结论 积极利用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患进行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病情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院观察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VAS及ODI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较短,且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6例(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193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75%高于参照组76.68%(P<0.05);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腰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参照组8.81%(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手术情况及腰椎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椎间孔入路完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 2015 年8 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 例,采 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完全脊柱内镜进行椎管扩大成形+ 腰椎间盘摘除术+ 神经根管减压术,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 分法(VAS)、腿痛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 疗效标准评价早期疗效。结果 31 例顺利完成手术,1 例因疼痛不能长时间俯卧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 ~ 130 min,术中透视次数4 ~ 16 次,术中出血量5 ~ 25 ml。31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5)个月。术前腰痛VAS 评分为(5.8±1.1)分、 术后即刻腰痛VAS 评分为(2.6±1.0)分,术后3 个月腰痛VAS 为(2.5±0.9)分,术后1 年随访时(2.2±0.8)分, 与术前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腿痛VAS 评分为(5.9±1.4)分,术后即刻腿痛VAS 评分 为(2.5±1.0)分,术后3 个月腿痛VAS 分为(2.3±0.7)分,术后1 年随访时VAS 评分为(2.3±0.8)分,与 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DI 评分术前为(72.6±14.8)%,术后即刻为(28.2±11.6)%,术 后3 个月为(26.6±9.4)%,术后1 年随访时为(21.8±6.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 用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优11 例,良15 例,可4 例,差1 例,优良率为83.9%。1 例(3.2%)患者术后3 个月行开放手术。结论 椎间孔入路完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出血量少,康复快等优势,近 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实施诊治的84例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实施椎间孔减压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评分及ODI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0.3±25.4)min,住院时间为(9.3±3.4)d,术中出血量为(200.3±20.4)mL,切口疼痛评分为(7.41±1.47)分,术前ODI评分为(31.68±9.26)分,术后ODI评分为(19.44±2.61)分;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0.3±15.4)min,住院时间为(4.3±1.4) d,术中出血量为(12.6±5.6) mL,切口疼痛评分为(2.08±1.03)分,术前ODI评分为(29.34±11.56)分,术后ODI评分为(11.05±3.59)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疼痛评分和术后ODI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于脊柱稳定结构所产生的破坏小,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腰椎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DLSS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管扩大成形术+神经根松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扩大成形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 4±0. 4) h比(1. 1±0. 3) h](P <0. 01),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 1±0. 5) d比(4. 2±0. 7) d,(5. 8±1. 5) d比(10. 6±3. 1) d](P <0. 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8. 5±14. 2) mL比(240. 6±57. 6) mL](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 0%(4/50)比27. 1%(13/48)](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 0%(47/50)比81. 2%(39/48)](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JOA、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DLSS,可准确摘除病变腰椎髓核,快速、彻底地减压、松懈神经根,缓解腰腿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60-62
目的总结并对比分析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4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试验组(n=22)选择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n=22)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期切口疼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的疼痛,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开放术组和椎间孔镜组,各86例。传统开放术组采用常规开放术式治疗,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视觉模拟评分(VAS)、腰腿疼痛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放术组[(67±14)min比(83±14)min,(6.9±1.4)d比(18.0±2.9)d,P<0.001];椎间孔镜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放术组[(22±5)m L比(62±16)m L,P<0.001]。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切口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椎间孔镜组下降速度更快[椎间孔镜组:(4.5±1.1)分,(3.7±1.1)分比(1.6±0.5)分;传统开放术组:(9.1±0.8)分,(7.7±1.1)分比(5.3±1.2)分],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术后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程度,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黄兆钢  吴良绍 《医学综述》2013,19(7):1339-1341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椎板开窗减压治疗的43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Beaujon功能评分法进行主客观评估,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0.5~1年。ODI、VAS和Beaujon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日本矫形外科协会标准的优良率为93.02%。结论椎板开窗减压操作简便、安全,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疗效满意,是治疗LS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时志松  张宝岑 《中原医刊》2007,34(18):58-58
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切除肥厚黄韧带及突出髓核,有钙化并形成骨赘者,予以切除。结果经6~18个月随访,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7例,优23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6%。结论双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骨赘切除,椎管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