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新世纪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正确的指导和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将是同伴教育在一个新领域的尝试。通过研究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现状研究和同伴教育理论,得到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这将丰富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内容和方法,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支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它能够弥补传统心理教育的不足,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本文就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心理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疾病和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学校及社会的普遍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学教育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探索一种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我校教学创新教师团队,近10年来以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活动为契机,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而经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既有其形成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又有其积极和消极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对大学生实施不同的体育教育;采用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语境下大学生礼仪教育路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礼仪缺失问题,本质上是大学生发展问题。高校要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的人”为目标,积极开展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礼仪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随机对1130名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探讨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试》,对随机选取的1130名医学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有近90%的医学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近10%;(2)非毕业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百分比显著地高于毕业班大学生;(3)医学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少数心理上有障碍的大学生应着重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为促进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国际大学调查》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对蚌埠医学院698名本科护生进行测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评分为(61.78±11.78)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评分分别为(15.23±3.38)分和(105.83±18.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性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P < 0.05);担任班干部的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未担任者(P < 0.01);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高心理弹性组护生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均明显高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消极情感得分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与消极情感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37.6%。结论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时,应侧重挖掘护生的内在心理潜能,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以增强护生幸福感体验,促进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法,使用SCL-90和UPI量表对1 300名综合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UPI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58.5%;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环境适应降低、情绪消沉不稳定、自信心缺乏及人际交往障碍等.所有被调查者中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为74人(6.19%),其中29人的抑郁因子得分高于或等于3;可预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及精神病性因子.[结论]对具有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等心理障碍表现的大学生应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早期预防自杀等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脆弱在大学生自评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科大学)、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3所高校大学生,采用心理脆弱量表(MV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238例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负性生活事件(63.94±19.06)分,心理脆弱(46.58±13.13)分,交往焦虑(34.95±9.58)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心理脆弱、交往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心理脆弱得分与交往焦虑得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脆弱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主要通过心理脆弱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交往焦虑产生间接效应,心理脆弱可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中医药大学生由于所接受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其心理现状也不同.本文拟通过个体人生发展、大学生矛盾心理、中医药教育现状、现有调查统计数字这四个方面对中医药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期对中医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重度心理问题者占8.8%,有轻度心理问题者占29.9%;大学生中学习成绩差、对所学专业兴趣低、有失恋史、业余爱好单一、知心朋友少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6.
常玲  胡心怡  谢兴伟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87-1588,160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讨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对5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6.8%的大学生感到有很大的压力,72.2%的大学生感到有一些压力,4个年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力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0.05),心理压力来源依次为学业、就业、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恋爱问题、家庭经济状况、网络诱惑;烦躁、焦虑和抑郁排在消极情绪的前3位。4个年级相比抑郁、愤怒、恐惧和孤独没有显著差异,而烦躁、焦虑和羞耻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阶段大学生在结交知心朋友数量和选择心理咨询方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校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针对大学生阶段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乡医学院53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尊、解决问题、求助与心理症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421、-0.317、-0.200,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心理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80、0.419、0.404、0.350,P<0.01)。自尊、自责、幻想、合理化可以直接解释心理症状总变异的38.5%,自责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心理症状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2.0%。结论矫正消极应对方式、增加自我悦纳、维持良好自尊水平有助于促进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方法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类,并计算频数和频率。结果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人际关系(25.20%)、管理过严(14.17%)、能力不足(13.39%)、担心未来(13.39%)、压力过重(9.84%)、意志力薄弱(7.09%)、时间紧张(6.69%)、睡眠不足(5.51%)和其他(4.72%)9个方面的内容。结论军校大学生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管理过严和能力不足等9个方面,包括29个成分,体现了军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亚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大学生身心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三所大学共1 903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结果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42.8%。女生的亚健康症状得分明显高于男生;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得分明显高于大三年级学生;医学类和文科类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类;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 h)大学生的亚健康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睡眠充足(≥8 h)者。健康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各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亚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亚健康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发生率高,亚健康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应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展开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作为研究工具,抽取湖北省四所不同类型的高校4655名各层次、各科别的大学新生作为测评对象。结果受测群体在强迫和人际关系两因子上,出现中度及以上问题的学生阳性检出率较高。受测群体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这4个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艺术类学生比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在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四个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高考录取批次上,专科生心理问题突出,本科生、高职高专、自考生心理状态相对良好。结论大学新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