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覃晓  彭民浩 《广西医学》2002,24(1):39-41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 ,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常会造成肢体肿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坏死。如并发肺动脉栓塞还会危及生命。因此 ,DVT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对DVT的治疗也由原来单一的药物溶栓治疗发展成现在的手术取栓、导管介入取栓、超声和高速旋切溶栓等多种治疗手段。1 药物溶栓及抗凝治疗1933年Tillet和Garner在链球菌中发现了一种溶血栓物质———链激酶 (SK) ,并于 195 8年首次作为溶…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在临床上是常见病。目前抗凝溶栓是DV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国外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肝素随后改用口服抗凝剂 3- 6月的抗凝法已被确立为DVT标准的治疗方法[1] 。我院从 1998年 4月 - 2 0 0 1年 5月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4例  相似文献   

3.
东菱克栓酶治疗高血压缺血性脑梗塞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缺血性脑梗塞以抗凝、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急性期溶栓更为重要。东菱克栓酶(BTX)为一种新型强力溶栓制剂,我们用其治疗60例高血压缺血性脑梗塞病人,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男45例,女1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恶性肿瘤并发DVT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恶性肿瘤并发DVT病人的临床表现、血栓形成的部位、原发肿瘤的类型、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恶性肿瘤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5例(15/18,占83%),血管阻塞的程度平均为84%,原发肿瘤的第1位是肺癌,占39%;其次,是胃肠道癌,占28%。溶栓治疗后肿胀的肢体周径仅比治疗前缩小平均为1.8cm。结论:恶性肿瘤可能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导致DVT;对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都应注意是否由于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肿瘤并发的DVT溶栓治疗的效果比非肿瘤引起的DVT明显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凝、静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在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珐回顾性分析发病时间在12—72h的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资料。评价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根据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变化,评价治疗24h和治疗7d的效果。根据选用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60例)、静脉溶栓组(40例)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0例)。结杲静脉溶栓组的治疗效果最差,抗凝治疗组次之,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好,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将溶栓时间窗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下肢DVT患者进行CDU检查。结果:下肢DVT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血栓回声,探头加压时静脉不被压瘪或部分压瘪,血栓部位无血流信号等。结论:CDU是诊断下肢DVT无创,实时而又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的外科治疗哈尼帕黄佩叶德存(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1994~1996年我科收治6例DVT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6例DVT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已确诊的2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有代表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压辅助检查分析;对其中16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以临床度辅助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3例病人均有肺栓塞危险因素。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脏蔓超:X线胸名,肺CT等是诊断肺栓塞的综合指标;溶栓组有效率(93.8%)明显高于抗凝组(74。1%)(P〈0.05)。结论: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及早诊断,减少误诊率;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优于单纯抗凝治疗。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闫景国  刁香玲 《当代医学》2010,16(31):55-5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治疗方法,提高对PTE的治愈率。方法对敦化市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48例PTE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及分析,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和(或)抗凝。结果治疗方法有溶栓和(或)抗凝。PaO2溶栓前后比较和CTPA溶栓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PTE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能较快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氧分压,加速血栓溶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韦亿萍  罗琼 《医学文选》2006,25(3):461-46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造成肢体缺血以致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有手术取栓、介入溶栓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双向溶栓等。但最常用的仍是药物治疗,即通过药物进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临床上一般通过外周静脉滴注途径治疗,但治疗时间长。我科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对其中6例采用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现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