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灶部位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8例经影像学证实的单纯脑梗死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估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并将认知障碍程度分为4个等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脑梗死部位与认知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额叶、颞叶和基底节梗死与认知障碍相关。结论研究表明脑梗死部位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和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后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130例经影像学证实的单纯脑梗死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估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和血脂水平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高龄、受教育程度低和高脂血症与认知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发病与脑梗死部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防血管性痴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38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和35例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MRI)病灶定位及TCD对比分析。结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额叶、颞叶、双侧基底节以及多灶梗塞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TCD结果比较显示VCIND组脑血流信号减弱,血流信号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与脑梗死部位及是否存在多灶梗塞有关,其相应的脑血流信号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
陈敬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45-4646
目的:分析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脑梗死发病部位及TCD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20例诊断为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诊断为无认知障碍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部MRI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脑部,对比观察2组脑梗死发病部位和颅内动脉PI值。结果观察组丘脑、颞叶和额叶部位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囊部位脑梗死发病率30.0%,低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和脑前动脉P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与脑梗死发病部位密切相关,通过TCD对患者颅脑进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病变部位脑血流信号是否存在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邓艳梅 《河北医学》2013,19(9):1369-1371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66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66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病历中,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及关键部位脑梗死分别占9.09%、21.21%和19.70%。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33例占50%,居第一位。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产生与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有: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他相关因素有脑血管病变部位、病变数目、病变次数以及脑白质疏松的脑萎缩。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伴随脑卒中事件出现的,伴有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定位体征,其防治目的要放在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并应很好防控其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 I等检查.结果 1.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 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 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0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n=45)和非认知障碍组(n=59),统计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据其构建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模型,采用MedCalc11.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脑白质疏松、梗死部位为额叶/颞叶/丘脑、卒中后抑郁、血清Hcy水平较高均为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27、2.713、3.501、3.271、3.010、2.192、4.764、2.672,P<0.05),受教育年限较长为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OR=0.349,P<0.05)。根据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对血管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的13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认知障碍发生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和胱抑素C等血管性因素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发生的血管性因素。结果 经MoCA评估,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障碍组(73例,占54.48%)和无认知障碍组(61例,占45.52%)。认知障碍组患者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高脂血症占比高于无认知障碍组,年龄、病程、血清Hcy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无认知障碍组,而血清尿酸水平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病程、合并高脂血症、血清Hcy和血清胱抑素C是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血清Hcy、血清胱抑素C等血管性因素和病程存均为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认知功能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认知功能良好,观察组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分析对比两组梗死部位变化情况以及特征。结果两组内囊梗死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皮层下、皮层、左侧颞叶和额叶等部位梗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率高于对照组且其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和梗死部位存在一定关联,临床早期需要提前对额叶、皮层、侧颞叶以及中动脉供血区等部位发生梗死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以此便于早期诊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58例被确诊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组及长春西汀治疗组,疗程2周。结果联合用药组MMSE评分、画钟试验评分、积木测验积分均显著高于单药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显著优于长春西汀单药治疗,不良反应也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