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纤维化采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活检术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肝硬度值(LSM)检测,比较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在不同肝纤维化情况下的LSM值.结果 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在S1、S2、S3、S4(肝硬化)期中LS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酶异常患者同阶段要明显高于肝酶正常患者.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着不错的临床意义,肝硬度值会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加,其中肝硬化最高,且肝酶异常患者肝硬度值明显高于肝酶正常患者,临床需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可进展形成肝硬化而严重影响生命及生活质量.准确及时地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对慢性肝脏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并有很多临床应用局限性;无创性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敏感性不高.因此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尤其是瞬时弹性超声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瞬时弹性测定法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肝纤维化及部分早期肝硬化经过治疗可被逆转。因此,及时准确诊断肝纤维化对控制肝脏疾病进展、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具有无创、实时、操作简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能定性和定量分析组织的硬度,获得的组织硬度信息对肝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提高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应用的认识,使之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肝病患者,予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肝组织的硬度,再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评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测量肝脏弹性系数后、通过肝穿刺病理结果对照显示:肝脏的硬度与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甚至优于肝穿刺活检结果。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一个首选方法,在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方面与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有局限性;而多种血清纤维化检验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检测手段,超声弹性成像通过测量肝脏弹性指标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定量诊断肝纤维化,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阐述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叙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瞬时超声弹性成像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的特点以及三者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并介绍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肝纤维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根据临床指标分别得出APRI和FIB-4指数结果.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LSM、APRI及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的预测价值,并将APRI、FIB-4指数分别与LSM值联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并利用联合法计算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LSM值(rs=0.622,P<0.001)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明显高于APRI及FIB-4指数.在265例患者中,FibroTouch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10、0.881、0.961,明显高于APRI和FIB-4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据ROC曲线得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FibroTouch、APRI和FIB-4各自截断值,得出在肝纤维化各分期的诊断中,FibroTouch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APRI、FIB-4.同时将FibroTouch分别与APRI、FIB-4联合诊断,并联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其与APRI并联时其敏感度可达到91.11%以上,与FIB-4并联时敏感度亦可明显上升.而串联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其中FibroTouch与APRI串联时其特异度可达94.42%以上.结论 FibroTouch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及FIB-4.APRI、FIB-4与FibroTouch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FibroTouch、APRI、FIB-4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肝病诊疗的关键是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程度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被视为肝纤维化诊断技术的革新, 该技术通过定量测量肝脏硬度(或弹性), 对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无创检测, 具有无创、快速、定量、准确、可重复检测等优点。清华大学罗建文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 成功研制了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 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37-39+43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300 mg/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次,每天1次;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数值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HBsAg水平、瞬时弹性成像两个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索其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BsAg水平逐渐降低,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性(rs=-0.37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肝脏硬度测量值(LSM)等因素中,HBsAg为HBeAg阳性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敏感度(SN)为89.50%,特异度(SP)为57.20%.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87,SN为83.6%,SP为68.3%,阳性预测值(PPV)为38.10%,阴性预测值(NPV)为94.91%.将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HBsAg联合诊断严重肝纤维化较单独诊断相比,串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P提升为86.43%, PPV提升为56.27%;并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N提高至98.34%,NPV提高至99.0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s=0.223,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sAg不是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与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严重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邱莹  王欣 《医学综述》2014,(15):2791-2793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等特性,能提供组织弹性等力学特征,能方便、无创地显示病变部位及性质等。近些年应用于肝脏疾病,如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性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结果,对疾病的分期、分级及指导用药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超声弹性成像,包括瞬时弹性成像、实时弹性成像的原理和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此项技术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肝脏硬度检测、肝脏组织纤维化定性分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加,K值降低,R15值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G R15值、ICG K值与肝脏硬化程度间有显著的相关性,ICG R15值与肝脏硬化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ICG K值与肝硬化程度间呈显著负相关(r=-0.724,P〈0.01)。随着肝功能分级越严重,MELD评分越高,肝功能损害越严重。MELD评分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r=0.842,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检测有助于衡量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贮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何雪娟  田庆宝 《医学综述》2012,(18):2973-2975
肝纤维化主要由慢性肝脏损伤所致,其中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肝纤维化的进展表现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使将感染年龄、性别、外界因素等调整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宿主的遗传因素在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过程。肝纤维化遗传的关联研究分为单核苷酸标记、单体型分析、全基因组相关研究等,这些研究结果为肝纤维化的病因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这些相关研究的结果却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研究样本小、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这需要多中心合作,用良好分型的大样本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兵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2B):126-132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与纤维分解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肝脏的损伤和炎症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向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当今大量研究发现,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早期诊断与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减缓或防止发展成为肝硬化,现就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应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测定ALT、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NP)〕,并计算AST/ALT、APRI、FIB-4。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FibroTouch和上述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筛选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求出预测概率,并结合双正态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结果 LSM、AST/ALT、HA、LN、CⅣ、PⅢNP、APRI、FIB-4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TBIL、PT、PLT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AST/ALT、HA、APRI、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35、0.246、0.560、0.238、0.378,P<0.05)。LSM、AST/ALT、HA、APRI、FIB-4对肝纤维化S≥2期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602、0.798、0.647、0.693;对肝纤维化S≥3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81、0.637、0.819、0.654、0.702;对肝纤维化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76、0.647、0.735、0.609、0.7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M、HA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由此得出的预测概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90,P<0.05),且其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及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934、0.938、0.981。 结论 FibroTouch联合HA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高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肝纤维化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R)测量肝纤维化成功率因素及其重复性.方法 用FibroScan(R)对637例健康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共进行939次系列肝脏硬度测量.其中302例受检者进行了2次系列检测.对同一检测对象,两位操作者分别检测或同一操作者分别进行2次系列检测,每系列检测取10个检测值. 取中位数为最终检测值.分析评价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疾病状态等对检测成功率的影响,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FibroScan(R)检测结果 的可重复性.结果 14例无法获得弹性值,失败率为2.2%.失败率与疾病状况无关,质量指数高将使成功率降低(t=3.112,P=0.002).女性成功率较男性低(t=-2.193,P=0.029).对同一检测对象,同一操作者多次操作或不同操作者进行FibroSear(R)检测,ICC分别为0.970、0.847;对于健康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受检者,FibroScan(R)检测稳定性下降(ICC分别为0.736、0.639).既往肝硬化并发症病史及高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将使肝硬化患者FibroScan(R)弹性值升高.结论 FibroScan(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稳定性良好;高体质量指数降低操作成功率:高弹性值可能预测肝硬化并发症及肝功能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制备出标准而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的基础,选择与各种原因所致人类慢性肝病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不仅是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大鼠是肝纤维化造模的常用实验动物,本文讨论了几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致病机制、肝脏病理变化,每种模型的优缺点及主要用途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病理活检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同时采用FibroSean检测肝弹性值.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肝弹性值,分析肝弹性值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评估FibroScan诊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S0、S1、S2、S3、S4期患者的肝弹性值依次升高(P<0.05),肝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FibroScan诊断S1、S2、S3、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55、0.968、0.954,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大于90%.结论 FibroScan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LSM(肝硬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LSM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HA、LN、PC-Ⅲ、IV-C水平、LSM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HA、LN、PC-Ⅲ、IV-C水平、LSM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肝脏纤维化,降低肝脏硬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海  任芳  吴一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18-2920
目的:研究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在不同因素下声像改变的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疑为代偿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均经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清肝功能检测后,以超声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对照分析,并定期复查。结果:(1)21例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因病变结构及程度不同、某些病变引起的声学改变、因治疗使用药物不同以及饮食结构失调等因素而声像表现不一,造成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判断困难。代偿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可能出现误、漏诊的发生。(2)肝纤维化血清检测结果:早期肝功能正常时纤维化标志物测定各项指标无明显增高而出现假阴性;两对半阳性者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结论:超声检查与肝功能的检测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各有不足,临床上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LSM值与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 I)用于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慢性肝病患者肝活检当日或前一日作血常规、肝功能检测与瞬时弹性扫描(FS)检查。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LSM值与ARPI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相应的截断点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LSM值与APR I区分显著肝纤维化(S≥2)的截断点分别为8.10 kPa、0.45,对应的AUC分别为0.85、0.67;两者区分早期肝硬化(S≥3)和肝硬化(S=4)的截断点分别为9.80 kPa、0.98与13.10 kPa、0.98,对应的AUC分别为0.96、0.66与0.97、0.72。在测定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上,LSM值(r=0.64,P<0.05)比APR I(r=0.42,P<0.05)更明显。结论:应用LSM值和APR 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时,以LSM值反映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