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外伤性截瘫多为脊柱外伤骨折、脱位的合并症,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反射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常遗留截瘫及二便功能障碍,康复较困难。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体隋”、“痿证”、“痹证”等范畴。现将近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研究及治疗外伤性截瘫的资料整理概述如下,以探求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02月-2006年08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术后患者15例,进行康复治疗干预.结果6个月后随访,15例患者中能自主直立行走11例,能在护具帮助下行动的4例,全部病例并发症治愈没有复发.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行康复治疗能促进术后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褥疮是外伤性截瘫患者多发的,并且威胁性较大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往往是造成外伤性截瘫患者晚期死亡原因。据我们对184名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统计,其合并褥疮的发生率为82%。由此可见,做好褥疮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晓辉 《当代医学》2014,(35):54-55
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的Barthe指数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项桂芬 《中外医疗》2010,29(6):92-93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h,平均治疗天数为(28.84±9.26)d。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测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截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截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郑晓梅  张丽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13-2713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病人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全程健康教育,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结论:外伤性截瘫病人的顺利康复与高质量的护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自Goldsmith应用大网膜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获得成功以来,国内相继有人做了将大网膜移植到脊髓表面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报道,总的认为此法确能使外伤性截瘫病人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我院自1988年2月到1991年8月应用大网膜移植治疗外伤性截瘫12例,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伤性截瘫的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在不同病期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二便功能训练、中频电疗、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2例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后,除了造成相应肢体瘫痪外,还要引起膀胱功能发生相应的障碍,不但给外伤性截瘫患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又增加很多痛苦,而且往往是造成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死亡原因。因此,在外伤性截瘫的治疗研究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胱胱功能障碍的治疗。通过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使我们联想到,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为外伤性截瘫患进行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52例不同年龄外伤性截瘫患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由于及时的治疗、精心的护理,避免了脊髓损伤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为外伤性截瘫患进行细致的护理对病情的转归和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窦艳丽 《中原医刊》2009,(20):17-18
目的观察外伤性截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在不同病期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中频电疗、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失访2例,3个月内死亡2例,其余21例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8例中失访2例,死亡2例,3例无变化,1例由A级转为D级;D级1例完全恢复功能;B、C级分别恢复2~3个级别。经1~2年随访,有3例发生I度褥疮,1例发生轻度尿路感染,4例瘫痪肌体轻度肌肉萎缩,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合理、正确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外伤性截瘫患者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不同程度地达到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缩短康复时间,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春瑜  ;王英红 《医学综述》2014,(22):4104-4106
子宫腺肌病(A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无理想的根治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激素受体水平拮抗剂、孕激素、避孕药、芳香化酶抑制剂、中药等;手术治疗主要有保守手术及根治手术;介入治疗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聚焦超声及射频消融等。近年来药物治疗、微创治疗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为AM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目前子宫切除术仍是根治性治疗AM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在外伤性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2005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43例,随机分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家庭康复训练,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在外伤性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许建中  张泽华  周强  何清义  谢肇  代飞  罗飞 《重庆医学》2007,36(11):1005-1007
目的 评价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等个体化治疗对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中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5例,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结核2例,胸椎、腰椎附件结核各1例.其中36例为活动期病变,3例为静止期病变;其中3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13例行前路植骨融合、21例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2例附件结核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1例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按3SHRE/9HRE方案化疗,佩戴支具6个月,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平片、CT或MRI ,每月监测肝功能、血沉.结果 随访6~46个月,平均27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无明显丢失;术前3例严重痉挛性瘫痪患者中2例术前C级,术后无明显好转,1例术前B 级术后为D 级;术前B级、D级各有1例术后为D级;其余34例神经功能于术后7d~3个月恢复E级(87.2%),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B级、C级、D级患者平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98、48、35d.结论 脊柱结核伴截瘫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预后与创伤性截瘫明显不同;对活动期病变及时减压,预后较好;而静止期病变脊髓长时间受压导致的严重痉挛性截瘫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恢复程度差,甚至无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双侧C7神经根与下肢神经吻合治疗外伤性完全截瘫。方法第一期手术:双侧C7神经根与胫神经吻合,第二期手术:切断C7神经根-胫神经-坐骨神经链,第三期手术:神经链与腰2、3、4神经根吻合。结果本组6例病人,5例进行了完整的手术,病人下肢屈伸髋关节肌力可以达到2级,整个下肢都能恢复本体感觉,有3例病人同时也恢复了浅感觉,有2例病人恢复了浅感觉的触觉,而痛、温觉未恢复。结论双侧C7神经根与下肢神经吻合治疗外伤性完全截瘫,手术周期长,手术难度大,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针刺截瘫患者双下肢肌肉运动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7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点针刺治疗组和非运动点的经络穴位针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ASIA针刺觉、ASIA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MS)、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 从增长趋势看,所有患者在观察的6个月内ASIA针刺觉、轻触觉和MS呈增长趋势,但趋势呈先快后慢的抛物线形式增长,两组的平均变化趋势差异无显著性.其中,ASIA针刺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7.891+4.063time-0.627time2,ASIA轻触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7.115+2.994time-0.525time2,MS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60.016+4.582time-0.667time2.就MBI值而言,其回归模型为y(MBI的估计值)=41.157+5.049 time+3.415time×treat,两组均呈线性增长趋势,但治疗组的增长幅度更大些.说明两组近期疗效无差别,但治疗组远期效果更好.结论 运动点针刺法能改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从远期效果来看,对截瘫患者下肢肌肉运动点进行针刺能明显改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Embolization therapy has been used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for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 only for certain patients or in certain medical institutions due to its minimal invasiveness, but the recurrence of embolization remains a clinical challenge. The recurrent patient usually exhibits a gradual onset of symptoms and progressive deterior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veloping paraplegia several hours after embolization is common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 for which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s often administered.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DAVF patient who had weakness of both lower extremities before embolization and developed complete paraplegia several hours after embolization therapy, later confirmed by angiography as fistula recurrence. The symptoms were relieved gradually after second embolizati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is patient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气管切开术方法,总结注意事项,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手术患者,均在颈椎术前常规行气管切开术,插管麻醉完成颈椎手术后,更换带气囊气管套管,送重症监护室观察7d.结果 21例均成功完成气管切开术,2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1例术后脱管,均抢救成功.结论 为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是安全的.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风险,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比较治疗30天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治疗前(60.0%)明显改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亚低温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