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使用能全素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患低蛋白血症观察。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老年患40例。结果 观察患用药前后的体重,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副作用。40例老年患提供全面的营养要素,可使老年患肠道充分消化吸收,达到促进健康,提高免接力,控制原发病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内营养是危重患者的重要营养支持方式,可维持循环、呼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疾病发展。腹泻是肠内营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着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笔者对2005年1月-2006年11月在ICU内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并发腹泻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实施护理对策前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卒中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69例需肠内营养支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卒中后48h内分别开始给予胃肠内营养乳剂(能全力)和自制匀浆膳胃管内注入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持续时间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动态变化。结果低蛋白血症实验组发生率14.3%,对照组发生率38.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Х^2=5.13,P〈0.05),ALB实验组为(36.87±5.47)g/L,对照组为(33.41±5.26)g/L,TP实验组为(67.12±8.27)g/L,对照组为(63.67±9.16)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预防和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结论胃肠内营养乳剂早期应用对减少急性脑卒中后继发低蛋白血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与糖尿病并存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后新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是上述两种情况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孕期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母儿健康。笔者近期成功干预了2例妊娠与糖尿病并存的患者,现将营养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1 37岁女性,主因血糖升高4年,双下肢水肿20余天,于2012年9月14日住院。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  相似文献   

6.
黄文达  李宁江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41+43-41,43
目的分析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并探讨该类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住院病例84例。根据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28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探讨其导致腹泻的原因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共发生腹泻患者为28例,占33.3%,与输注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开始及持续时间、肠内营养给予量、患者是否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相关(P〈0.05)。结论有针对性预防肠内营养相关危险因素可减少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发生,并改善腹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高于体温的肠内营养液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9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49例给予体温(36.0~<38.0℃)肠内营养液支持,观察组49例给予高于体温(38.0~42.0℃)肠内营养液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胃动力及胃肠激素指标[腹内压、胃残留量、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乳酸水平(D-LA)]、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腹痛发生率。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患者MTL水平及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内压及胃残留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O及D-L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腹痛总发生率为44.90%,高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采用高于体温的肠内营养液支持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增强胃动力,改善肠屏障功能,但会引起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腹痛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8.
张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51-1952,1974
目的:探讨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病人86例,对比分析其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病人低蛋白血症、广谱抗生素使用情况,观察其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原因及措施。结果: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有关的是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结论: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病人低蛋白血症、广谱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加强护理病房100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病房时间。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例,观察组4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10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病房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重症病房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纯传统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碘塞罗宁联合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收治的腹腔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100例重症患者按给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PN)和肠内营养组60例(EEN),入ICU48h内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EEN组分为达标组35例(A组)和未达标组25例(B组).结果治疗后EEN组和PN组血浆中TP、AIb、Hb均显著升高(P〈0.05),EEN组与PN组及A组与B组问有显著差异(P〈0.05)。PN组ALT、Cr较EEN组显著升高,EEN组CRP下降较PN组显著(P〈0.05)。A组与B组ALT、Cr、CR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达标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乳剂佳维体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对38例患者做出营养风险筛查总分,监测应用肠内营养乳剂佳维体前、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情况变化。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结果:应用肠内营养乳剂营养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乳剂佳维体作为肠内营养可改善ICU危重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机体蛋白合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内重症患者肠内喂养不足的发生率、主要原因和导致喂养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患者入组后记录性别、年龄以及人组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其后以每天为观察单位,记录患者当日的计划肠内喂养量和实际完成肠内喂养量,以实际完成肠内喂养量/计划肠内喂养量≥65%为界,将患者当日分为肠内喂养完成组(〉165%)和肠内喂养不足组(〈65%)。分别记录患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意识水平、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镇静药物使用量、镇痛药物使用量,并记录患者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结果总共入组符合合标准行肠内喂养天数302d,来源于3l例患者。分为肠内喂养完成组(≥65%)249d和肠内喂养不足组(〈65%)53d。肠内喂养不足组营养喂养中断的主要原因为腹胀(38.1%),胃潴留(26.4%),医疗操作或检查(17.3%),呕吐(11.4%),消化道出血(9.2%),鼻饲管障碍(5.8%),新出现循环动力学不稳定(4.3%),腹痛(1.4%)。两组间进行单因素比较发现喂养成功组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小于喂养不足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将以上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以上三者均为肠内喂养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内重症患者仍存在肠内喂养不足的现象,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是导致喂养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疾病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疾病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的耐受性情况,为减少耐受不良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室(ICU)且采用EN的危重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整蛋白纤维型组72例和短肽型组91例,整蛋白纤维型组给予整蛋白纤维型EN混悬液,短肽型组给予短肽型EN混悬液,均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数量,连续滴注。记录并比较两组不同疾病患者耐受良好、部分耐受或不耐受情况及耐受性评分。结果短肽型组消化系统疾病和晚期肿瘤患者EN治疗后耐受良好率较整蛋白纤维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重症颅脑损伤和其他疾病患者EN治疗后耐受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肽型组消化系统疾病和晚期肿瘤患者EN治疗后耐受性评分较整蛋白纤维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重症颅脑损伤和其他疾病患者EN治疗后耐受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EN支持时,医护人员应对不同疾病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动态评估,制定个性化、合理化的营养方案,从而减少耐受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朱琦莲  刘颖 《医学综述》2014,20(19):3531-3533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营养方式首选肠内营养。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要明确实施的时间、能量目标、实时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早期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有效维持肠内菌群平衡、防止肠黏膜屏障破坏、促进和改善消化道蠕动及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以及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AI)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关系,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对呼吸机撤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入住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重症患者,分别于入ICU当日和第一次自主呼吸测试(SBT)当日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检测ACTH刺激前和刺激后30 min血浆总皮质醇水平(分别记作T0、T30),二者变化值Δcortisol≤9μg/dL则诊断为RAI。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年龄、原发病等。根据第一次SBT后能否成功撤机,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准确性。结果共45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撤机成功29例,撤机失败16例。撤机成功组RAI的发生率(37.9%,11/29)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75.0%,12/16)(P=0.017)。撤机成功组患者入ICU当日的Δcortisol与撤机失败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3±5.7)μg/dL比(7.5±4.5)μg/dL,P=0.100]。但第一次SBT当日监测的Δcortisol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10.9±5.1)比(4.9±2.9)μg/dL,P=0.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Δcortisol是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第一次SBT当日Δcortiso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Δcortisol≤6.95μg/dL时,评估撤机结局的敏感性为0.813,特异性为0.828。结论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较常见,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可能影响撤机结局,Δcortisol可作为预测重症患者撤机结局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63例危重患者按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87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76例),分别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于营养支持后7d对比两组患者SUB的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SUB发生率为13%,PN组为26%,两组SUB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SUB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高血糖危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对高血糖重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用瑞代,对照组用能全力,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5天、第10天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在营养支持后第10天,研究组FBG和2h BG水平明显低于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与支持前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GHb浓度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与支持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血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血脂变化无显著性。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能够降低高血糖危重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更适合高血糖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期间试验组2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患者生存时间<7 d予以剔除,试验组最终实际纳入2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ICU治疗后24~48 h,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经鼻胃营养管由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瑞素进行营养支持|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益生菌制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疾病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总胆固醇、LDL-C、HDL-C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方式有助于改善危重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在神经外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7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施行PICC置管术后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均置管成功,出现送管困难3例,静脉炎2例,导管异位2例,导管堵塞1例,穿刺点渗血5例。结论 PICC技术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对于患者的不必要痛苦,对于不同原因导致并发症的妥善处理,能够确保导管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使用,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