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妇婴保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医院感染现状,分析VLBWI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2015年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48 h VLBWI的病历,基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所有病历逐一审查,并与医院感染报表结合找出所有医院感染病例。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VLBWI医院感染率44.3%,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14.2%)及血液(11.6%),各年度感染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感染病例病原菌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为多胞胎、机械通气及静脉营养时间久、住院时间长及母亲有胎膜早破史是VLBWI医院感染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给予高度关注,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产科因素,以降低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出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分娩的48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和42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占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总数的89.51%,胎龄主要集中在28~32周(62.3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84.16%)远远大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5.84%)。孕妇剖宫产率为68.15%,初产妇占孕妇总数的77.75%。造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常见产科因素为子痫前期重度、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颈机能不全、羊水量异常等。结论28~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产儿科医师工作的重点对象。存在子痫前期重度、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颈机能不全、羊水量异常等产科因素的初产妇生产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s)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48 h的220例VLBWI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感组88例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次,医院感染率40.0%,与住院时间相关的医院感染率19.5%.医院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66.4%),消化道感染(15.2%)和败血症(12.0%).97株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88.3% ~97.9%,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30%.院感组、非院感组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为3.76,2.32;人均抗生素消耗量(1.67±1.21) g/DDD值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0.62±0.50) g/DD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院感组住院时间(44.38±25.98)d较非院感组(19.05±15.29)d长(P<0.01).Logistic回归表明:住院时间>28 d、机械通气时间>72 h和脂肪乳使用>14 d是VLBWIs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LBWIs医院感染率高,使住院时间延长,抗生素使用强度和消耗量增加.缩短机械通气、脂肪乳使用和住院时间,可能使VLBWIs医院感染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ELBW)离开暖箱入普通婴儿床的适宜时间及护理。方法对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54例VLBW/ELBW,体温超过36.8℃给予降低箱温0.5℃,直至箱温降低至30.5℃,当暖箱温度≤30.5℃患儿可以维持正常体温,当排除生理需要(如饥饿、排便)等影响因素后,患儿仍在暖箱内表现出烦躁或哭闹时,给予患儿出暖箱入婴儿床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出生胎龄、出生校正胎龄、出箱日龄、出箱时的奶量、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箱体质量、出箱奶量、出箱日龄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为出生校正胎龄、出箱体质量和出箱奶量。结论VLBW/ELBW出暖箱入婴儿床的时间应结合患儿的胎龄、体质量、奶量等综合因素,并且及时出箱,使患儿尽快适应外界环境,尽早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的救治情况。方法将我院NICU自2004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06例VLBWI和ELBWI分成前后4年2组,比较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转归情况。结果后4年组和前4年组相比,主要并发症如窒息、硬肿症、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率增高,病死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断提高NICU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进行产儿科合作,开展宫内转运,加强基层网络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重视细节化管理,可明显降低本地区此类患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出院后的系统化随访探讨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院后的中远期预后情况。方法: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入住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含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18例,出院后定期回科室随访门诊完成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评测,获得相关测评数据;同时接受个体化的早期干预。结果:218例纳入对象中,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5例。218例对象中,最小胎龄25+6周,最小出生体质量650 g;平均胎龄(31.06±1.52)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27±0.18) kg。随访至矫正(14.53±2.3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者分别为5.05%、5.50%及2.65%;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完成神经行为测评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69分者18例(8.26%)、均≥80分107例(49.08%);3例(1.37%)患儿确诊为脑性瘫痪。根据出生体质量分组,超低出生体质量组(n=25)MDI评分[(74.8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低体质量儿(ELBW)与极低体质量儿(VLBW)的孕母围生期高危因素及主要并发症,为降低其病死率与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2例ELBW与VLBW按体质量分成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LBW与VLBW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6.59%)、不良妊娠史(36.59%)、羊水异常(34.15%)、多胎妊娠(34.15%)、胎膜早破(25.61%)、宫内发育迟缓(25.61%)和宫内窘迫(17.07%)等。21例孕母有宫内发育迟缓高危因素的患儿,体质量小于1000 g有11例,1000~1500 g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BW与VLBW常见并发症为呼吸暂停(56.10%)、低钙血症(34.15%)、感染性疾病(31.7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83%)、颅内出血(24.39%)、缺氧缺血性脑病(19.51%)和坏死性小肠肠炎(6.10%)。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ELBW与VLBW需入住NICU病房,积极发现并治疗并发症,防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单中心超低(<1 000 g)和极低(<1 500 g)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临床转归及并发症变迁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690例,其中存活502例(72.8%),死亡96例(13.9%),自动出院92例(13.3%)。近5年(2013-2017年)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早产儿存活率较前5年(2008-2012年)下降[45.2%(33/73)vs 64.7%(11/17),P<0.05]。低体温是超低、极低新生儿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近5年与前5年相比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363/448)vs 82.6%(200/242),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0.1%(314/448)vs 26.9%(65/242),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9.4%(87/448)vs 9.5%(23/242),P<0.0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6.3%(73/448)vs 6.2%(15/242),P<0.01]和感染[50.4%(226/448)vs 29.8%(72/242),P<0.01]的发生率近5年较前5年有所增加,而窒息[36.6%(164/448)vs 41.7%(101/242),P<0.01]、早产儿视网膜病[1.3%(6/448)vs 5.0%(12/242),P<0.01]、低血糖[11.2%(50/448)vs 17.8%(43/242),P<0.05]的发生率较前下降。结论 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存活率仍较低,窒息、感染等仍是威胁早产儿存活的重要因素,亟需进一步加强产科与新生儿科的协作以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的临床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剖宫产、窒息、新生儿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是影响经ART出生新生儿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窒息、低血糖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大为保护因素。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率较高,可通过正确规范的复苏降低窒息的死亡率,及时调整血糖,对ART受孕后的母亲进行密切而细致的围产期检查,并尽量避免所有导致早产的因素,使胎龄接近足月,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中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情况、生长体质量和过渡到全胃肠营养的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血便发生率分别为14.29%、16.33%、16.33%和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14、21天平均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过渡到全胃肠营养天数在25 d以内的百分比高达83.6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内营养状况,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徐素玲  钱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798-1799
目的:探讨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极低体重儿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未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出生早期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住院日、死亡情况。结果: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日、死亡率与未用者无明显区别。结论: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预防医院感染无明显疗效,建议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极低体重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对早期微量喂养的耐受情况及疗效。方法 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组(EMF)和传统喂养(CF)组。EMF组生后12h内给予微量喂养,每天小于(10~20)mL/Kg新生儿奶粉,平均分成6~8次,经口管饲喂养,有吸吮、吞咽反射后改经口喂养,能耐受逐渐加量,至完全肠道营养。CF组生后禁食,72h后给予微量喂养,喂养方法同EMF组。结果观察EMF组同CF组在胃泌素水平、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头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胃肠营养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胃泌素水平,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促进胎便排净,缩短达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加快生长发育,是对VLBW儿安全有效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极低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是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新生儿,由于各器官功能生育未成熟,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能力低下,易发生合并症,病死率高。要降低极低体重儿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认真、细心和耐心,除此之外还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暖、喂养、基础护理等项工作,对极低体重儿的存活起着重要作用。1典型病例例1:患儿,女,出生后10h,主因呼吸困难10h于2007年1月9日入院,患儿系孕29周试管婴儿,羊膜早破剖宫产,出生体重680g,入院体温35℃,心率138次/min,呼吸60次/min,哭声低微,面色发绀,呻吟不止,三凹征明显,双肺呼吸间低,可闻及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胀,肠鸣音存在。入院后经机械通气,抗感染,保暖及对症治疗,实施精心护理,住院72d出院,出院体重2200g。例2,男,孕28周早产,于生后2h入院,出生体重850g,入院后呼吸困难,青紫,反应低下,不会吸吮,经治疗及精心护理92d出院,出院体重2500g。例3,男,与例2同胞,出生体重920g,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段(2002年1月-2011年9月)47例ELBWL的住院经过及临床预后。结果近5年ELBW存活率较前5年有显著上升(46.4%vs 11.8%,P=0.01);最常见的合并症仍然是新生儿感染(74.5%)、早产儿贫血(66.0%)、高胆红素血症(55.3%)、呼吸窘迫综合症(51.1%)及呼吸暂停(51.1%)等;而硬肿症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近年来ELBWI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其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加强科学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感染、合理喂养等措施是提高ELBWI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郝香兰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2):1117-111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对疾病恢复的效果。方法对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采用早期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21例,采用静脉高营养。观察2组患儿体重增加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情况。结果早期喂养患儿体重增加较明显,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较快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安全有效,可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的高危因素,探讨BPD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南山医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NICU诊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诊断为BPD(BPD组),而62例为非BPD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总发生率是17.33%,而有机械通气史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高达33.33%,经鼻气道正压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较低,为10.34%。BPD组患儿胎龄和产重均较非BPD组低。产前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接受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需多次输血的患儿,BPD组较非BPD组明显增高(P<0.05)。生后使用肺表活性物质,限制早期液体摄入量,控制感染,积极纠正贫血,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低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限制生后前10d的液体摄入、控制肺部反复感染、积极纠正贫血是预防BPD的关键,积极早期综合治疗BP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陈莉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704-705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1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原因、转归、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并按出生体重分成3组,按胎龄分成大于30周和小于30周2组,比较其病死率。结果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和原因不明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呼吸暂停、低钙血症、早产儿贫血、感染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肺透明膜病(RDS)、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73,5%,死亡率为23.9%。胎龄大于30周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胎龄小于30周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8例VLBW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滴服喂养;对照组25例,胃管喂养。观察开始经奶头喂养时间、达全口喂养时间、胎粪排出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光疗情况、奶量增加、体重增长和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开始经奶头喂养时间、达全口喂养时间、胎粪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和住院日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不良反应没有增加,奶量增加和体重增长快。结论滴服喂养适用于有吞咽功能的VLBW儿,能够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增强机体抗病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并发症,从而减轻患儿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