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建立血瘀模型,测定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率、血瘀大鼠全血、血浆和血清比黏度的影响.结果: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可显著升高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石油醚提取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结论:白及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清比黏度,是活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其活血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试验、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新癀片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进行肝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癀片能显著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时间(P〈0.05),能降低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中剂量组显著性更明显(P〈0.001),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基因芯片显示,新癀片各组均显著下调肝组织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凝固因子Ⅲ、A型内皮素受体、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的基因表达。结论新癀片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凝固因子Ⅲ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表达,改善血浆黏度及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全血黏度;减少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A型内皮素受体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素发挥缩血管活性,改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3.
定坤丹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用冰浴及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后,全血比粘度(高切和低切)明显升高,血浆比粘度亦明显升高。给予定坤丹后,能使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另外,“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指数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定坤丹后,模型大鼠的红细胞压积指数有下降的趋势,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本实验为定坤丹的“活血化瘀”作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夜明颗粒对小鼠微循环和大鼠血黏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夜明颗粒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夜明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夜明颗粒可以加速血流速度,与空白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黏度值、红细胞体积分数、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夜明颗粒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虫对慢性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模拟阴虚火旺复制慢性血瘀大鼠模型,用毛细血管法测定不同切速下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常规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参照郭氏法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并将其与血液流变性有关指标作一相关分析。结果:虫能明显降低瘀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提高瘀血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增强,而抑制因子减弱;血液粘度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的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虫不仅有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庶虫)虫对慢性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模拟阴虚火旺复制慢性血瘀大鼠模型,用毛细血管法测定不同切速下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常规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参照郭氏法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并将其与血液流变性有关指标作一相关分析.结果:(庶虫)虫能明显降低瘀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提高瘀血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增强,而抑制因子减弱;血液粘度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的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庶虫)虫不仅有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血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米非司酮(8.3mg/kg)和米索前列醇(0.1mg/kg)灌胃早孕鼠,复制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母草颗粒组(4.3g/kg)及桃红四物汤高(18.0g/kg)、中(9.0g/kg)、低(4.5g/kg)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判定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LPA含量。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LP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全血低切变率黏度和高切变率黏度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组大鼠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祛瘀作用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LP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丹参、王不留行药对配伍前后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通过剪尾法、全血黏度法、血沉法比较药物配伍前后对冰水 肾上腺素型血瘀大鼠凝血时间、全血黏度和血沉的影响。结果:凝血实验表明各药配伍前后均能延长大鼠的凝血时间(P<0.01);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大鼠全血黏度的低、中、高切值(P<0.05),丹参、王不留行降低全血黏度情况优于丹参(P<0.05);各药对大鼠的血细胞沉降速率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丹参与王不留行配伍后在抗凝血、降低全血黏度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作用优于单味药。  相似文献   

9.
马平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5):421-422,426
目的探讨生发灵酊剂对大鼠的活血化瘀及促毛发生长作用。方法 分别建立大鼠急性血瘀、脱毛、气虚模型,用正常浓度、1/2浓度生发灵酊剂和空臼对照液3种药物分别进行处理,检测各有关指标。结果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脱毛大鼠的毛发生长生发灵组较对照组快(P<0.01)气虚大鼠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比容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发灵酊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和促毛发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考察蓝萼甲素对S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α以及NO和ET含量的影响,通过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ADP-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大鼠离体动脉条的舒张实验,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 :蓝萼甲素浓度依赖性降低ADP以及凝血酶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升高血浆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ET含量;蓝萼甲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对ADP-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诱导的小鼠血栓性偏瘫形成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蓝萼甲素依赖内皮细胞发挥舒张血管作用,而且与NO合成通路密切相关。结论:蓝萼甲素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舒张血管,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楂叶总黄酮活血化瘀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LeavesFlavonoids,HLF)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体内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测定等方法。结果:HLF可显著抑制大鼠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的小鼠血小板体外聚集,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降低大鼠血液粘度。结论:HLF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佛香饮方水提取物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冰水浴、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ip注射缩宫素法建立大鼠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以扭体反应次数为指标,探讨佛香饮对痛反应的影响.以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为指标,探讨佛香饮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对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佛香饮1.8g/kg,3.6g/kg和7.2g/kg剂量组大鼠的CT明显长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PT、TT及APTT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佛香饮3.6g/kg和7.2g/kg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HCT、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佛香饮各剂量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佛香饮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和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其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主要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蒺藜皂苷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注射用蒺藜皂苷(GSTT)对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①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电刺激动脉血栓形成法和体外血栓法,观察GSTT对体内血栓湿重、血栓形成时间以及体外血栓长度和干、湿重的影响;②建立血瘀模型,观察GSTT对血瘀大鼠全血高切、低切粘度的影响。结果:①GSTT 20.8和31.2 mg•kg-1可降低血栓湿重(P<0.05或P<0.01), 延长血栓形成时间(P<0.01),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P<0.01或P<0.05);②GSTT20.8和31.2 mg•kg-1可明显降低血液黏度(P<0.01)。 结论:GSTT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traumaticProliferativeVit reoretinopathy,tPVR)玻璃体中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 5 0只家兔随机抽取 40只 ,造成外伤性PVR模型 ,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 ,另 1 0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 1月后 ,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 ,检测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含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活血利水组中玻璃体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低于模型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活血利水治疗组EGF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FGF含量高于空白组 (P <0 .0 5 ) ;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bFGF及EGF浓度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活血利水组bFGF及EGF浓度低于另两个治疗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活血利水法能明显降低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 ,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神经生长液(NGD)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GD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20天。采用电刺激法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测量堵塞时间。体外实验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全血血小板聚集法,观察NGD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高、中剂量NGD可有效抑制电刺激致大鼠颈动脉形成的血栓及体外全血血小板聚集,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有效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供一种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73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53个肢体),均给予溶栓抗凝药物、中草药活血化瘀并以中草药汤剂湿敷惠肢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6个月-24个月)。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治愈率100%。结论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中草药的治疗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建议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芪天滴丸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芪天滴丸60、120、240mg· kg-1,每日1次,持续5d,末次给药后lh观察芪天滴丸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及高黏血症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沉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结果 芪天滴丸低、中、高剂量组能剂量依赖性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高黏血症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沉的升高.结论 芪天滴丸具有明显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挥发油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7d,每天2次,于末次给药1h后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诱导血栓形成,观察5rain内小鼠的死亡数和15min内小鼠偏瘫的恢复数。结果当归挥发油能显著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对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明显影响;同时当归挥发油可减少注射血栓诱导剂后小鼠的死亡数,增加小鼠偏瘫恢复数。结论 当归挥发油可显著改善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并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糖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糖络通对四氧嘧啶糖尿病(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180mg/kg皮下注射复制DPN大鼠模型,将血糖明显升高的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模型组,糖络通高、低剂量组,并设正常大鼠作对照组。 观察糖络通对并发DPN的大鼠血液流变性各参数的影响。结果:糖络通能很好地改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及血浆黏度,对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RBC)聚集指数都有良性作用;且能加速RBC电泳速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结论: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糖络通防治DPN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