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旭  沈开金  敖其  马莉  马志强  李娜  周银 《海南医学》2016,(6):998-1000
目的:探讨包干制医护配比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紧急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26批次196例批量伤员,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在医院统一指挥领导下组建绿色通道模式,对所有伤员实行医护配比“包干”负责制,具体为中、重伤员由1名急诊医生、1名专科医生、4名护士负责救治,轻伤员由1名医生、2名护士全程负责救治,合理高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196例伤员中2例因有害气体中毒院前死亡,1例因车祸至严重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较重伤员进行救治脱险后收住相应科室,损伤较轻的伤员则回观随诊。及时抢救率为100%(196/196),成功抢救率为98.5%(193/196)。伤员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平均为48 min,最短10 min,最长时间为8 h。结论新型的包干制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求护理应急预案在成批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科于2009—2012年共收治166人次的批量伤员的救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范救护程序,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对策,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我们的积极抢救,166例伤员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65例伤员得到妥善的救治,治愈出院,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急救采取有效的护理,使抢救成功率达到99.4%,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结论有效地组织是接诊成批伤患者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促进了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护士现状,制订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常见急诊分诊急救程序、护患沟通技巧等,采用多种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比较实施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分层级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明显提升( P <0.01或 P <0.05)。结论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  相似文献   

4.
对118例车祸伤员院前、院内的组织与抢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了创伤急救中的3个重要环节,即:①领导与组织,②解脱与护送,③复苏与救治。这在大型车祸或多个伤员的抢救中组织协调,复苏救治是有效抢救生命的根本。应在急诊科建起一套快速反应的急症抢救体集,使之随时可以有效启动。  相似文献   

5.
<正> 车祸伤救护是难度较大的急诊救护之一。1988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车祸伤员376例,笔者根据现场救护的经验,认为护士做好现场急救护理,对提高抢救效果,减少死亡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376例伤员中,男性244例,占64.9%;女性132例,占35.1%;男女之比为1.84∶1.15岁以下75例,占20%;15~40岁216例,占57.4%;41~60岁以上85例,占22.6%。其中严重创伤休克48例,占12.7%;昏迷35例,占9.3%;收住院209例,占55.6%。损伤的部位与住院的关系和死亡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10"对车祸事故中伤员急救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110在车祸事故中呼救120的次数及120出车后空车返站的次数和110在车祸中直接转送伤员的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20因车祸事故出车中由110呼救的占1/3以上,而110直接转送伤员次数占总空车数一半以上.结论 110对车祸事故伤员的急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110与120两系统之间应加强协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烧伤外科晨会医护交接班中Sbar交接班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本院烧伤外科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试行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护士评价以及平均交接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烧伤外科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后,医生对护士交班报告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P<0.05)。此外,100.0%的护士认为Sbar交接班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便于记忆,87.5%的护士愿意在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继续采用Sbar模式,75.0%的护士认为与医生之间的相处更加有效,87.5%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使自身的评判性思维得到了提高。结论在晨会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医护之间沟通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诊是急诊护士接诊急危重症伤员的常规护理工作程序,面对四川汶川5.12成批地震伤员的接诊救治,快速分流是预检分诊的关键,我院急诊科在地震伤员的转运、接诊、救治中,“医护合作”采用CRMAS评分进行检伤分类,大大缩短了急诊预诊分诊时间,使危重伤员得到了及时、妥善的救治,使成批伤员在短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分流。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急诊科具有突发事件、急危重病人多,人员流动大、诊断不明确等特点,使急诊医护之间合作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医护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有利于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医护关系有赖于护士长的协调,笔者就护士长对急诊科医护关系协调管理的体会浅谈如下:1急诊科医护关系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批量伤员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伤员.绿色通道为患者在第一时间提供最适宜的救治,以最快速度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文中探讨批量伤员救治中绿色通道建立的方法,优化批量伤员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 方法:对批量伤员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根据伤员病情分为危及生命急重症、普通重症、非重症3级,救治时进入相应红、黄、绿3区;实行救护人员编组,分为指挥联络组、预检组、抢救组、清创治疗组、留观组、转运组、协调记录组7组;开放绿色通道,实行批量伤员编号制,危重伤员首诊负责制. 结果:接诊23批次伤员共158例.治愈141例,死亡3例,院外死亡14例. 结论:急救流程的优化在批量伤员的急救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批量伤员救治绿色通道,能够使急救工作快捷、有序,忙而不乱,赢得抢救危重伤员的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