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致肺性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呼吸衰竭致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BI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住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I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科时采取的机械通气模式,分为SIMV组和BIPAP组。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48 h时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等血气指标,以及治疗结束后镇静剂的总用量、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纳入研究的AECOPD患者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SIMV组15例,BIPAP组28例。机械通气48 h时RR和HR两组间比较,SIMV组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65±15)mmHg,PaO2(45±15)mmHg,pH(7.28±0.10);FVC(1.25±0.20)L,FEV1(0.65±0.08)L。治疗后2 h,PaCO2(60±13)mmHg,PaO2(75±15)mmHg,pH(7.30±0.12);FVC(1.28±0.18)L,FEV1(0.80±0.10)L。治疗后12 h,PaCO2(58±12)mmHg,PaO2(80±15)mmHg,pH(7.33±0.13);FVC(1.33±0.20)L,FEV1(0.85±0.15)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通气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气4h后2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H明显增加,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P<0.05);24h后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对照组需气管插管者12例(60.0%),而治疗组仅3例(1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5.0%)死亡,对照组中3例(15%)死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斌  杨芳  吴凌云 《疑难病杂志》2006,5(2):103-10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加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通气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气4h后2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H明显增加,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P〈0.05);24h后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对照组需气管插管者12例(60.0%),而治疗组仅3例(1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5.0%)死亡,对照组中3例(15%)死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B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鼻导管吸氧、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24、48、72 h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比较7 d内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在RR、HR、PaO2、PaCO2、SaO2等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 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即有显著改善( P 均<0.01),而此时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 P 均>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变更明显( P 均<0.01),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24 h后上述指标才有明显改善( P 均<0.01).在pH值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即有显著改善( P <0.05),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48 h后才有明显改善( P <0.05).A组7 d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χ2=6.4281,6.1802,P 均<0.05),A组7 d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χ2=4.2291,4.6753,P 均<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比常规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可降低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面罩BiPAP治疗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SpO2、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BiPAP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SpO2及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鼻面罩BiAP具有简易、快捷、病人易耐受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的治疗作用。方法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使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h,疗程为7d。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低氧血症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夜间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肺动脉压力,可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通过面罩、鼻面罩或其他连接装置进行的正压通气,减少了有创通气的气管插管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显示出良好临床效果[1,2],但是对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患者能否用NIPPV治疗的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12.
李喆  周锐 《吉林医学》2011,(7):1292-1293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6例中重度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联合氧疗,对照组采用氧疗,治疗8周。在此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予以肺康复治疗。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行走距离的变化。结果:共有2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13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治疗8周后FEV1、FEV1%较治疗前增加(P<0.05),试验组治疗8周后6 min行走距离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CO2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改善肺通气功能,PaCO2降低疗效优于单纯氧疗。  相似文献   

13.
高凌云  杨恂 《疑难病杂志》2010,9(9):659-661
目的探讨经口鼻/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2.5%)(P〈0.05)。治疗后2组的PaO2、PaCO2和pH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情好转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应用B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俞济民 《医学综述》2014,(9):1723-1725
目的探讨经鼻正压通气(BiPAP)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号单双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BiPAP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高于治疗前(P<0.05),PaCO2、pH值和格拉斯哥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面部压迫感、胃胀气、气胸发生率现象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醒脑静能改善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显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OPD合并肺性脑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失败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通气组治疗后24小时内46例患者神志转清,4例需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后1~6小时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1~6小时动脉血气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BiPAP通气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于BipAP辅助通气,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症状体征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pH值无明显变化,PaO2明显上升(P<0.001),而PaCO2有明显下降(P=0.049);19例患者中15例病情明显好转,顺利脱机.结论无创BiPAP辅助通气治疗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时各项临床指标,探讨醒脑静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点滴,每次30mL,每日1次。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O2、PaCO2、PH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志改善时间为(70±4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5±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以同期同样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通气、氧合、心率、呼吸频率等改善情况.结果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同期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病愈出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减轻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COPD合并OSAH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B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多导睡眠图、心肺功能、内皮细胞指标及随访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多导睡眠图(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心肺功能(脑钠肽、右心室Tei指数、FEV1/FVC和PEF%)及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凝血酶-Ⅲ)皆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的随访中,A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心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肺部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