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慢性病的诊疗知识水平,并对基于常见慢性病诊疗实践的交互式小组培训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对义乌市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师进行慢性病诊疗知识问卷调查,并实施小班化互动式“二组二段式”新型培训模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社区医生慢性病综合防治及社区管理能力水平较低,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医生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及社区综合管理知识的平均答对率由31.8%提高到59.0%(P<0.01)。(2)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医生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康复知识及社区管理知识的平均总分在培训前后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以问题为中心,以病例为引导”的“二组二段式”小班化互动式新型社区医生慢性病规范化诊疗知识的培训模式简单实用,明显提高社区医师对慢性病的诊疗水平,可在社区医院或基层培训机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乡村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脑卒中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方法:对大洼县15个乡卫生院、41个社区诊所、127个村卫生室中分层随机抽取8人、16人、83人,共计117名医生采用闭卷笔试及临床问答的方式,进行乡村医生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结果:91.5%医生认为对脑卒中发生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高血压,76.1%的农村基层医生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0.2%的医生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7.4%的医生掌握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选择的正确率55%。提示乡村医生最后学历、年龄、医院级别分别是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乡村基层医生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防治水平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而基层社区对慢阻肺的防治尤为重要。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能力及现况,可以更好地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09-28至10-04对北京市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一线工作的在职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论证后应用问卷星技术平台形成最终稿在微信工作群发布,问卷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信息、全科医生更新学习专业知识方式、全科医生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专业知识获得方式、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情况,通过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 2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总平均分为(45.5±18.5)分,不及格的医生987名,及格医生239名(及格率19.5%)。其中女性医生及格率高于男性不同学历医生及格率(P<0.0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本科生、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本科生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P<0.05)。不同职称等级医生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医生及格率高于初级职称医生(P<0.05)。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不通过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P<0.05)。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职称是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认知不足,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培训及考核;应重点加强社区男性、低学历及低职称的全科医生在慢阻肺知识方面的培训;获取慢阻肺专业知识的方式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及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更为有效;通过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来进行患者教育,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慢阻肺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家提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充分发挥在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全科医生在基层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为此对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位全科医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疫情中,全科医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公共卫生、传染病学知识匮乏;此次疫情易感人群包括医疗防疫工作者、弱势高危群体和缺乏防范意识的人员;全科培训中应该强化公共卫生、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面课程。为此建议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处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相关内容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在血液科医师沟通能力培训重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血液科实习的住院医师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所有住院医师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及观察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利物浦医师沟通能力评价量表(LCSAS)中文修订版评估比较两组自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的差异,以及两组在培训后的差异;并调查住院医师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最后通过出科考试成绩评估医师对血液科知识的把握程度。结果:培训前两组的LCSAS评分分别为11.34±3.23,11.95±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培训后,观察组的LCSAS评分为28.59±3.28,对照组为22±3.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住院医师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显示医师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好评率为91.67%,较传统讲述式教学法70.8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出科考试的方式检测医师对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显示,医师经过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培训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分数更高,优秀率为83.33%,较对照组6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更能提高医师的沟通能力,提高医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度,医师对此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娜  张鹏  李锐  申岳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723-1726
目的观察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MDCT)建设培训对社区护理人员知信行及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112例社区女性护理人员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以常规糖尿病认知教育及技能教育培训,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DCT建设培训。采用相关文献标准编制调查问卷表对2组社区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及核心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2组社区护理人员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人员上述评分均升高(P < 0.05~P < 0.01),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培训前,2组社区护理人员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人员上述评分均升高(P < 0.05~P < 0.01),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MDCT建设培训可明显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知信行及核心能力,有助于加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防治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能提高社区全科医生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整群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的全科医生50名为试验组,嘉定区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46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联合“问题-讨论-指导”(PDG)培训模式开展院前急救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以及院前救治情况。结果 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理论知识、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前后,对照组理论知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37)。结论 BOPPPS联合PDG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院前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老年糖尿病未合并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干预组81例,干预组在采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由教育专员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分别测定并比较组内和治疗前后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 (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随访后的满意率和依从性.结果:治疗1年后,对照组满意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显著升高(P<0.05);依从性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HbA1C水平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G、TC、LDL-C、HDL均降低(P<0.05),而干预组患者TG、TC、LDL-C、HDL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率、依从性,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在妇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实践作用。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本院妇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1名医师归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3名医师归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实施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对比2组规培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测试成绩;比较2组规培前后临床能力;比较2组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规培后,2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测试成绩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规培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团队协作能力、诊疗技术操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医患交流能力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反思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妇科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临床能力以及规培满意度,有助于医师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沙井街道全科医生对脑卒中管理能力水平。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沙井街道共200名全科医生进行调查,分析全科医生对脑血管预防、处理的能力,并对防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答卷158份,回收率79.0%。其中知晓脑血管病发指南者87人(55.1%)。对脑卒中危险征兆识别处理和脑卒中二级预防知识问卷的回答正确率仅为37.1%和47.7%。不同学历和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全科医生间脑卒中防治管理能力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沙井街道社区全科医生对脑卒中知识整体存在欠缺。参与过培训以及高学历医生脑卒中防治管理能力较强。应当加强医生专业素质并进行专业培训以增强脑卒中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面临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可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现有研究缺乏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压力的比较。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镇村两级医生工作压力,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压力的差异,提高对农村医生工作压力的全面认识。方法 于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3个县(区)18个乡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医生182例和村卫生室医生176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所在地区、岗位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及工作年限等)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量表(C-HSS)。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在挑战性压力中位得分分别为3.83(0.71)分和4.33(0.83)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碍性压力中位得分分别为2.8(1.00)分和2.8(1.00)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阻碍性压力的“我无法确定自身工作岗位职责是什么”“为完成工作我需要经历繁琐的流程”2个条目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了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等可能混杂因素后,职业类别是基层医生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分别比村卫生室医生低40%〔OR(95%CI)=0.60(0.47,0.76)〕和27%〔OR(95%CI)=0.73(0.58,0.94)〕。结论 镇村两级医生挑战性压力均比较大,村卫生室医生承担更大挑战性压力,需关注并减少其消极影响;村卫生室医生比乡镇卫生院医生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上承担更大的阻碍性压力,需加强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安徽省8个地区(合肥、蚌埠、芜湖、黄山、阜阳、六安、滁州、安庆)、368个村卫生室、167个乡镇卫生院、在岗的930名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930人中,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410人,村卫生室全科医生520人.2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年龄结构高于乡镇卫生院(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学历高于村卫生室(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月收入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对工作待遇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村卫生室(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P<0.01);村卫生室全科医生接受培训率高于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P<0.05).结论:安徽省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需求,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职业培训针对性不强,全科医生收入和工作满意度不高,绩效考核效果不明显,尤其农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社区医生糖尿病的KAP的相关情况,探讨其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自编问卷形式调查我市17所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137名社区医生的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评分并记录调查结果,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社区医生的KAP评分分别为(25.98±4.11)、(18.36±3.76)、(9.65±3.39),两组医生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的SBP、DBP、BM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评分高分组社区医生管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均显著低于KAP评分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糖尿病KAP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起积极作用,其KAP评分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曹萌  王涛  翟倩倩  覃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62-2066
背景 沟通合作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的培训目标之一,提高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沟通意识、技巧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ISBAR沟通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师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其应用于规培具有可行性。目的 探讨ISBAR沟通训练对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9月开始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规培的全科学员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不进行任何沟通方式的培训;观察组学员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进行ISBAR沟通训练。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2周后,采用“规培住院医师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规培住院医师合作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3、6个月后,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医医合作态度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采用“医医沟通能力调查表”“医护沟通能力调查表”对两组学员的合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前,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2周后,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且观察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在规培阶段对学员进行ISBAR沟通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ociodemographic data of diabetic patients referred to our clinic and to correlate thes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individual general practitioners. How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tients,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a hospital diabetic clinic was evaluated. DESIGN: Prospective recruitment of consecutive referrals. SETTING: The diabetic clinic of a teaching hospital located in the inner city suburbs of Sydney. PATIENTS: Two hundred and forty-six patients with diabetes (10% insulin dependent), aged 20-86 years, participating in our Shared Care Project,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on various methods of following up diabetic patients. INTERVENTIONS: Data for the study were gathered by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during first assessment at the clinic. MAIN OUTCOME MEASURES: 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the loc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eir diagnostic equipment and type of practice; and the level of detail recorded in referral letters from general practitioners. RESULTS: Diabetic patients of migrant background who cannot speak English are older and have less formal education. They see their doctors more often and seek out general practitioners who speak their language, even if it means travelling longer distances. Patients referred from 24 hour medical centres are younger, more educated and have less contact with their doctors both in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visits whe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hose general practitioners operate in conventional sole or partnership practices. Many patients have more than one general practitioner, making communication with hospitals difficult. In their referral letters, general practitioners usually concentrate on hypertension, hypercholesterolaemia and metabolic aspects of diabetes, but under-emphasise diabetic complications; they make insufficient use of measurement of the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level to assess diabetic control while over-us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in making the diagnosis. The referral letter often does not contain enough information to help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CONCLUSIONS: Demography of pati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ir interaction with public hospitals. Bearing in mind the work load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diverse nature of patients, hospitals must implement systems which make it easier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atients to interact with them.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基层部队低年资军医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指出了加强低年资军医培训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军队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层部队低年资军医培训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低年资军医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对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军医加强继续教育。该培训模式的运行有望进一步促进军医大学办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背景 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在糖尿病防治领域被广泛研究应用,尤其在糖尿病前期及并发症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基层全科医生对《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指南》)的应用和需求情况。方法 于2018年7-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体基层卫生人员共3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医138例,西医166例。自行设计《指南》应用及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医师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情况、中成药使用情况、对本指南的知晓情况及培训需求状况。结果 中医全科医生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低于西医全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8例中医全科医生中,133例(96.4%)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127例(92.0%)使用中成药进行社区糖尿病防治;166例西医全科医生中,134例(80.7%)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112例(67.5%)使用中成药进行社区糖尿病防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4,P<0.001;χ2=27.038,P<0.001)。138例中医全科医生中,25例(18.1%)没听说过《指南》,94例(68.1%)听说过但未学习,19例(13.8%)了解并认真学习过;166例西医全科医生中,33例(19.9%)没听说过,108例(65.1%)听说过但未学习,25例(15.0%)了解并认真学习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6,P=0.854)。中医全科医生中,男性《指南》学习率高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长、学历降低、职称升高、工作年限增长,《指南》学习率增高(P<0.05)。138例中医全科医生中,126例(91.3%)有《指南》培训需求;166例西医全科医生中,144例(86.7%)有《指南》培训需求,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P=0.209)。138例中医全科医生中,50例(36.2%)希望采用面对面培训《指南》,63例(45.7%)希望采用视频培训,25例(18.1%)认为两者兼可;166例西医全科医生中,59例(35.5%)希望采用面对面培训,69例(41.6%)希望采用视频培训,38例(22.9%)认为两者兼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9,P=0.569)。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基层全科医生《指南》知晓率、学习率较低,应加强《指南》社区推广,尤其在年龄低、职称低、工作年限短的中医全科医生群体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争一  龚剑秋  张芳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080-2084
目的 通过对核心稳定训练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下背痛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模式,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2组患者治疗均持续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T1)、疗程结束时(T2)、疗程结束后3个月(T3)背部疼痛VAS评分、躯干各方位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背伸肌肌力,疗程结束时(T2)、疗程结束后3个月(T3)患者康复训练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背伸肌肌力明显增强(均P<0.05),躯干各方位活动范围均明显扩大(均P<0.05),ODI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康复训练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 核心稳定训练相比常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背伸肌肌力,明显增大躯干活动范围,对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十分有效,每一位患者都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9.
薛芳  钱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406-1408, 1412
目的调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定向医学生)基层工作的意愿,分析其选择全科医生作为职业的影响因素,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现况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定向医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基层服务意愿和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基层工作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基层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定向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比例为42.45%(118/278)。基层就业意向定向医学生的学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得分为(3.81±0.57)分,非基层就业意向医学生得分为(3.26±0.59)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父亲文化水平和对国家政策认同情况、对医学兴趣认知情况、为家乡做贡献意愿、学前合同束缚感的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国家政策是否了解、对医学兴趣、为家乡做贡献、受学前合同束缚均为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定向医学生到基层工作意愿较低,有关部门要完善定向政策和长期激励机制,加强定向医学生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增加其对专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