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断性 45°头高位倾 (HUT)能否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萎缩性变化 .方法 将 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和模拟失重每日 6 h+4 5°头高位倾斜 (SUS+HUT) 3组 .4wk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 (SOL)、腓肠肌内侧头 (MG)及外侧头 (L G)与趾长伸肌 (EDL) ,并称其湿重 .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骼肌 , 型肌纤维横截面积 (CSA)、比例 ,及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数的比值 (C/ F)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与 CON相比 ,SUS大鼠后肢骨骼肌的湿重均显著减少 ,但各骨骼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骨骼肌凋亡和JNK、ERK的表达,初步探讨JNK、ERK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COPD模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0只和20只。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对照组不熏香烟,再饲养至90d,称量大鼠的体重,将模型组的大鼠分为营养不良及营养正常两组,分组依据为小于对照组大鼠平均体重的90%为COPD营养不良大鼠。测定大鼠的一般情况、大鼠肺组织、气道的病理改变;趾长伸肌重量以及体重的变化;趾长伸肌病理变化;趾长伸肌的细胞凋亡率;JNK与ERK在组织切片上的表达;趾长伸肌的细胞凋亡率与JNK与ERK的相关性。结果:1模型组大鼠呈弓背状呼吸,饮食饮水减少,活动量显著减少,皮毛杂乱无光泽。而对照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正常;2COPD组大鼠肺组织支气管管壁增厚,并且在肺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符合COPD特征性的病理改变;3COPD模型组大鼠的趾长伸肌以及体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COPD营养不良组更明显(P<0.05);4COPD模型组大鼠趾长伸肌肌纤维明显萎缩;5COPD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OPD营养不良组更明显(P<0.05);6COPD模型组大鼠JNK、ERK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OPD营养不良组更明显(P<0.05);7趾长伸肌的细胞凋亡率与JNK以及ER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模型组大鼠的体重下降以及骨骼肌萎缩可能与JNK和ERK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骨骼肌Bc l-2、Bax表达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100只健康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0只,正常对照组(NC)20只。模型组采用熏香烟和气管内滴注猪胰蛋白酶(PEE)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以低于NC大鼠平均体重的90%作为判断发生营养不良的标准,将COPD模型大鼠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NM)和COPD营养正常组(MC)。取大鼠骨骼肌(膈肌、趾长伸肌)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TUNEL法测定骨骼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骨骼肌Bc l-2、Bax表达,Im age-Pro P lus version 6.0图像系统测定Bc l-2、Bax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NM大鼠膈肌、趾长伸肌的凋亡率高于NC和MC(P<0.05);NM大鼠膈肌、趾长伸肌Bc l-2的表达均低于NC和MC(P<0.05);NM膈肌、趾长伸肌的Bax表达均强于MC和NC(P<0.05)。结论 COPD模型大鼠可能存在骨骼肌细胞凋亡,Bc l-2、Bax可能参与COPD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选用 4月龄雌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及尼尔雌醇组 3组。尼尔雌醇组于切除卵巢后第一天起按每 1 0 0 g体重 0 .1 5 m g的尼尔雌醇灌胃 ,每周 1次。 1 0周后取子宫称重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宫内膜形态计量测定。结果显示 :尼尔雌醇使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由 2 97.0 0± 1 0 6 .90 m g增至 6 42 .2 0±2 83.6 0 mg,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镜下子宫肌层及内膜层均较去卵巢组有所增厚 ,腺体较多 ,内膜呈增生早期改变 ;形态计量显示的宫内膜腺体体积分数 ,其尼尔雌醇组为 (1 .84± 0 .76 ) % ,高于去卵巢组的 (0 .5 8± 0 .2 8)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宫内膜厚度、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宫内膜腺腔直径、宫内膜腺体数密度 ,尼尔雌醇组均高于去卵巢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尼尔雌醇组及去卵巢组的核浆比例相似 ,均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说明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肌层及内膜层有一定的刺激增生作用 ,临床应用中应酌情加用孕激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 ,探讨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分子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 ,动物随机分成 4组 ,分别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 2h、6h、12和 2 4h组 ,每组各设正常对照。借助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时相点孵育液中伸指长肌总蛋白降解率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 ;应用northernblot方法测定伸指长肌组织泛素mRNA的表达变化 ,分析骨骼肌蛋白降解与泛素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总蛋白降解率在 2h和 6h轻度增加 ,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则在 2h和 6h增加 1 5~ 2 2倍 ,在 12h增加 40 %。伸指长肌组织泛素mRNA 2 4kb的水平主要在 2h和 6h增加明显 ,增幅达 2~ 5倍 ,泛素mRNA 1 2kb未见明显变化 ;肌纤维蛋白降解与泛素mRNA 2 4kb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9731,P =0 0 0 3)。结论 :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加可能同泛素 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活性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趾长伸肌运动神经元(EDL—Mn)和比目鱼肌运动神经元(SOL-Mn)的形态特点及其在脊髓的分布特征,探讨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运α动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两型肌纤维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只健康6-8周龄Wistar大鼠的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纤维类型的构成特点;应用神经束路逆行示踪法追踪20只健康6~8周龄Wistar大鼠的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的运动神经元。结果趾长伸肌Ⅱ型纤维占83%~92%,比目鱼肌Ⅰ型纤维占87%-97%。支配趾长伸肌的神经元较大,以大多角形为主,主要分布在脊髓L4、L5节段的前角前群(核)外侧。支配比目鱼肌的神经元以圆形为主,主要分布在脊髓L4、L5和L6节段的前角前群(核)内侧。结论支配趾长伸肌的运动神经元与支配比目鱼肌的运动神经元在数量和分布定位上存在差异,虽不能充分说明支配Ⅰ型纤维和Ⅱ型纤维的运动神经元一定存在同样差异。但其面积方面的差异说明了支配Ⅱ型(快肌)纤维的神经元大于支配Ⅰ型(慢肌)纤维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振动与黄芪结合对后肢悬吊14 d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效应。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匹配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Con),后肢悬吊(HU)和悬吊+治疗(HU-V-R)3组,每组10只。HU-V-R组大鼠在悬吊14 d期间,在大鼠的右下肢比目鱼肌肌腹部位施加"短时多次的间歇式"高频正弦波振动(100 Hz,0.5 mm);同时,给予每日1次的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5 mL/kg)。14 d后,取比目鱼肌称量其湿重,计算湿重/体重;并进行比目鱼肌mATPas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U组大鼠在悬吊14 d后,比目鱼肌湿重、湿重/体重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明显减小,同时Ⅰ型肌纤维比例减小而ⅡA型肌纤维比例增加(均P<0.05)。与HU组相比,HU-V-R组大鼠比目鱼肌的湿重、湿重/体重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加,同时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振动与黄芪结合能有效地对抗后肢悬吊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  相似文献   

8.
人类下肢拇和趾伸肌和屈肌的肌纤维型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为查清下肢拇伸肌、趾伸肌和拇屈肌、趾肌肌纤维型的分布。结果表明,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的Ⅰ型纤维分别占65.2%和63.9%,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Ⅰ型纤维分别占55.6%和52.8%。拇和趾伸肌的Ⅰ型纤维比例显然高于屈肌,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鉴于上述各肌的肌构筑特性和肌纤维型分布,作者推测,拇和趾伸肌在下肢运动中主要提供速度;拇和趾屈肌肌力大,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和维持足弓的形状,并在走和跑时作提跟和足外翻运动。第四趾趾短伸肌有大量同型聚集并伴有肌纤维萎缩。作者推测,趾短伸肌的同型聚集是肌退化,萎缩去神经再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了5例男性(21—27岁)股后群肌的肌纤维型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股后部各肌Ⅰ型纤维比例分别为:股二头肌60.4±6.9%,半腱肌51.6±4.9%和半膜肌59.9±8.2%,其中半腱肌的Ⅰ型纤维比例明显比其余二肌低(P<0.02),而各肌内不同部位的Ⅰ型纤维比例均无显著差异。肌纤维型构成比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左、右侧肌之间无显著差异。本文还讨论了各肌肌纤维型构成与肌功能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了5例青年男性(21—27岁)股四头肌的肌纤维型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股四头肌各部的Ⅰ型纤维比例分别为:股直肌46.8±6.0%、股外侧肌45.3±9.3%、股内侧肌49.2±9.7%和股中间肌66.3±8.4%,其中股中间肌Ⅰ型纤维比例显著高于其它三块肌( P<0.001)。股外侧肌前上部、前下部和外侧部三者之间Ⅰ型纤维比例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而股内侧肌直部的Ⅰ型纤维比例明显比横部为高(P<0.05)。不同个体之间肌纤维型构成有较大差异,而左、右侧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本文还对肌纤维构成与肌功能适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林艳  刘玲  李微 《广州医药》2007,38(4):14-16
目的 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与轻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差异,了解窒息严重程度对心肌的损害情况及预后.方法 收集66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的24 h及72 h、5天心肌酶谱的比较.结果 重度窒息组24 h、72 h、5天心肌酶CK、CK-MB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窒息组72 h较24 h心肌酶谱有下降趋势.结论 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两组窒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干预后肌湿重、成肌调节因子中生肌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2周、3周、1个月、2个月和4个月五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NGF治疗组及手法治疗组家兔建立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NGF治疗组给予肌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手法干预组进行推拿干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其他操作。分别干预后处死取材,称量腓肠肌肌湿重,计算术侧与健侧的腓肠肌肌湿重比值;检测腓肠肌组织Myf-5 mRNA、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腓肠肌肌湿重比:NGF治疗组在2周(0.79±0.03)%、3周(0.70±0.06)%、1个月(0.58±0.04)%、2个月(0.44±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0.72±0.05)%、3周(0.55±0.04)%、1个月(0.55±0.09)%、2个月(0.49±0.03)%、4个月(0.50±0.03)%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0.53±0.01)%、3周(0.41±0.03)%、1个月(0.40±0.03)%、2个月(0.38±0.05)%、4个月(0.38±0.05)%,P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0.72±0.05)%、3周(0.55±0.04)%低于NGF治疗组[2周(0.79±0.03)%、3周(0.70±0.06)%],4个月(0.50±0.03)%时则高于NGF治疗组(0.42±0.02)%(P0.05)。(2)腓肠肌Myf-5 mRNA表达:NGF治疗组在2周(18.50±1.79)、3周(12.52±0.58)、1个月(5.30±1.76)、2个月(2.82±0.23),手法治疗组在2周(20.48±2.20)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40.91±10.31)、3周(25.25±1.27)、1个月(13.91±1.40)、2个月(8.83±0.86),P0.05],手法治疗组在1个月(16.50±1.17)、2个月(12.20±0.84)、4个月(5.32±0.60)高于模型对照组[1个月(13.91±1.40)、2个月(8.83±0.86)、4个月(3.82±0.54),P0.05]。手法治疗组在3周(37.21±9.10)、1个月(16.50±1.17)、2个月(12.20±0.84)、4个月(5.32±0.60)时高于NGF治疗组[3周(12.52±0.58)、1个月(5.30±1.76)、2个月(2.82±0.23)、4个月(3.88±0.57),P0.05]。(3)腓肠肌Myogenin mRNA表达:NGF治疗组在2周(94.31±23.87)、3周(165.95±29.58)、1个月(156.59±64.76)、4个月(4.05±0.51),手法治疗组在4个月(5.74±1.35)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期[2周(185.92±48.71)、3周(359.21±116.88)、1个月(597.50±146.66)、4个月(63.13±12.24),P0.05],手法治疗组在2个月(1026.75±132.63)高于模型对照组(168.84±31.85),P0.05]。手法治疗组在2周(209.80±91.25)、3周(482.37±97.95)、1个月(667.73±97.95)、2个月(1026.75±132.63)均高于NGF治疗组[2周(94.31±23.87)、3周(165.95±29.58)、1个月(156.59±64.76)、2个月(140.63±40.18),P0.05]。结论推拿手法可能通过改善成肌调节因子Myf-5、Myogenin表达来延缓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远期疗效较NGF良好。  相似文献   

13.
用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取术后28d髂动脉中层平滑肌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低分子量肝素(LMWH)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LMWH对VSMC增殖周期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抑制DNA合成期(S期),其作用与浓度及时间有关。对细胞有丝分裂期(G2+M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国人手骨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方法用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8具做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对手肌在握持运动中可产生的力量和动幅作定量比较.结果骨间掌侧肌平均肌重1.79±0.21g,肌长4.68±0.43cm,肌纤维长1.85±0.11cm,肌生理横切面积0.96±0.08cm2.骨间背侧肌上述指数分别是4.21±2.19g,5.57±0.56cm,2.04±0.32cm,1.95±0.70cm2,骨间肌都是羽肌.蚓状肌是长肌,肌重平均0.80±0.27g,肌长6.31±0.84cm,肌纤维长2.72±0.37cm,肌生理横切面积0.19±0.06cm2.结论①骨间肌都是羽肌,肌重较大,肌纤维短,肌生理横切面大,是力量型肌.骨间背侧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总和比掌侧肌大1.71倍,在手的持握运动中能提供更大的肌力.②蚓状肌的肌纤维长是骨间肌的1.38倍,能比骨间肌产生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动幅,是速度型肌.  相似文献   

15.
妊娠及分娩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妊娠及分娩后妇女和正常妇女的盆底肌力,了解妊娠及分娩对盆底肌力的短期影响。方法将183例在本院就诊的孕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使用盆底肌电生理仪分别检测其产前及产后盆底肌肌力,并与166例正常妇女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妊娠组盆底肌力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和正常组中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顺产组盆底肌力较剖宫产组肌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顺产组盆底肌力与剖宫产组盆底肌力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及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在产后3个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DF-521(东菱克栓酶,Batroxobin)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体外培养人正常大隐静脉片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大隐静片,加入不同剂量DF-521(10^-4BU/ml,10^-2BU/ml)和低分子量肝素(0.108IU/ml,10.8IU/ml),培养最后4d掺入5-溴脱氧悄核苷(5-BrdU),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抗5-BrdU单克隆抗体ABC法当色  相似文献   

17.
四君子汤对运动后不同类型肌纤维作用的细胞化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解除骨骼肌疲劳的作用。 方法:选择小鼠32只,分成安静组、疲劳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组,后3组每天在水池中进行游泳运动50 min。四君子汤组腹腔注射四君子汤0.2 mL/只/日,其他各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运动结束后各组动物立即处死同时取材。采用组织化学形态定量技术,运用MPV2型显微分光光度计对运动疲劳小鼠股四头肌不同类型(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耐力运动后疲劳组动物骨骼肌的糖原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与安静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或P<0.01);恢复后的四君子汤组的3种肌纤维类型的糖原含量、SDH活性明显高于疲劳组(P<0.05或P<0.01)。 结论:四君子汤对解除骨骼肌的疲劳、增强体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对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RNS技术对18例MG患者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进行疲劳前后的检测,用DANTECounterpoint肌电图仪记录。结果对照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RNS电压分别降低了1.54%±1.32%、1.64%±1.43%、0.62%±0.38%;疲劳后RNS电压分别降低了2.01%±1.75%、2.05%±1.98%、1.02%±0.75%。MG组肘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测试阳性分别为9/18(50%)、10/18(55.6%)、3/18(16.7%)(P均<0.05);疲劳后RNS测试阳性分别为15/18(83.3%)、14/18(77.8%)、6/18(33.3%)(P均<0.05)。经卡方检验,肘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指展肌、三角肌疲劳前后RNS测试阳性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G患者肘肌疲劳后RNS阳性率较疲劳前明显增高,而三角肌、小指展肌疲劳前后RN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肘肌、三角肌RNS测试较小指展肌更敏感,但肘肌RNS方法简便,病人不适程度轻,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肌细胞特异性microRNAs (muscle-specific microRNAs,myomiRs)是一类特异性表达在肌组织中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到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肌细胞相关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肥厚型心肌病等)的发生、发展可引起myomiRs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发展、预后及转归。本文将综述miR-1、miR-133、miR-206、miR-208和miR-499等常见myomiRs在横纹肌和非横纹肌收缩舒张机制中的作用,重点关注myomiRs对肌细胞收缩舒张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期为肌细胞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查清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特征 ,了解颞肌前、后两部的生物力学属性 ,阐明其生理功能。方法 对人 10侧颞肌的肌构筑指数进行了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 颞肌前部为多羽肌 ,内部有两个与肌表面平行的腱板 ,肌纤维排列较垂直 ,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 ,后部肌纤维较长 ,呈前后水平走向附着于腱膜上。前、后两部各构筑指数比较 ,除生理横切面积外 ,均有显著性差异。颞肌后部肌重大于前部 ,但生理横切面积与前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反 ,前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 /肌重比率却明显高于后部肌 ,后部肌的肌纤维长 /生理横切面积比率高于前部肌。前、后两部各项构筑指数在左右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颞肌前部属力量型肌 ,后部较前部倾向于速度型肌。前部肌在维持下颌位置和产生咬合力上起主要作用 ,后部肌在下颌后退和侧移位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