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伦理底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过去医疗改革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伦理底蕴的缺失。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应当坚持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和伦理原则;明确界定政府、医疗单位和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各自应负的伦理责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道路,推动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医疗卫生的伦理性质,包括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伦理性质,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实现机制等伦理难题进行文献综述分析,提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全民医保和有管理的市场化是医改公益性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引发的医改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医改方案即将出台。胡锦涛总书记指明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目标。明确由政府支撑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投入的价值取向问题;确立全民免费医疗愿景;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坚持政府监管非营利性医院。积极鼓励营利性民营医院,扶持社会惠民医院,加强医疗药品器械的生产、营销、使用的监管力度和准入制度;制订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服务法规,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在法律制度约束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政府责无旁贷。最近一轮的医改导致医疗卫生领域的“囚徒困境”和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新一轮的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中,关键是明确界定政府的责任范围与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伦理是医学伦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道德合理性的保障。其内容就是坚持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它是医疗体制构建和运行机制改革要始终坚持的原则。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伦理的缺失是二十多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利的重要原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体制和机制伦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医改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突出了我国医改要秉持公益性的价值取向。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体现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片面强调公益性或市场自由竞争都无法解决具有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问题。医改价值取向的多元趋势是不能回避的。  相似文献   

7.
神木医改折射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神木的执政者视医疗卫生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神木医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神木的执政者视医疗卫生为改善民生的首选项目:神木医改的价值在于突出公益和公平,神木的执政者视医疗卫生为社会公益事业;神木医改对增强医改探索的多样性有新贡献,神木的执政者视解除群众医疗卫生的后顾之忧为政府责任;神木医改是让广大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选项,神木的执政者视医疗卫生为“命根子”工程;神木医改具有超前性和探索性,神木的执政者视医疗卫生改革为不断探索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经济困难仍是喉癌患者放弃治疗的主要问题,部分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不应过早放弃治疗,应尽力救治。误诊漏诊导致病变由可治变为不可治的放弃治疗要尽量避免。医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术,重视多学科协作及综合治疗,是喉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对喉癌患者放弃治疗的决策,经济因素不应是主要的。人们完全能够在尊重科学和理性、尊重生命末期价值和意义以及追求社会资源公正分配和有效利用基础上达成共识。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是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始终应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是医改中政府责任伦理的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9.
贾杰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I0001-I0001,1066
新的医改方案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作为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大力推进,可谓本次医改的最大亮点。医改方案中明确指出: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以保证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明确大学生将纳入居民医疗保险。高校医疗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  相似文献   

10.
论医疗伦理经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伦理经营不同于经营伦理,医疗伦理经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伦理原则为出发点,在经营及诊疗中做到知情同意、热情细致、有利无伤,争取用最少的医疗资源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医疗卫生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使得进行伦理经营势在必行。开展伦理经营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失范行为的治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12.
指出卫生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快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明确政府卫生职责,转变职能,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要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继续推进病人选医院和选医生,调动医疗机构内在的动力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展多样化、多种形式办医模式,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3.
医疗改革是世界各国几乎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国外四种典型医疗模式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机制各不相同,但都基本适应各自的国情。通过对四种典型医疗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合作机制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医疗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双向转诊,注重发挥初级医疗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当前,我国新医改方案出台在即,研究国外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机制,对于我国新医改方案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合作机制的制定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指出医护人员非正常年龄早逝与其相关的问题包括:过劳猝死;职业暴露;抑郁自杀;袭医杀医;工伤意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暴露;改善待遇、减轻压力,提供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心理健康;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患关系;明确急救责任区,完善急救交通安全规范,保证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论医患关系由紧张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患关系紧张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话题.本文从政府与社会公众这一新视角,从保障人权这一新高度来阐述医患关系,剖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的冲突,在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方易受伤害且维权艰难.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仅靠医疗机构是不够的,还有赖于政府承担起基本医疗保障的重任,有赖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有赖于医务人员的善心美德,也有赖于处于劣势的患者成立一个维权组织,以便同处于优势的医疗机构相抗衡.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的医院运行的环境及存在问题,论述并提出制订与医护人员劳务成本和价格一致的收费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医院补偿机制;构建完善以县(市、区)医院为枢纽的城乡两个三级医疗网,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运用;建立乡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农村用得上、用得起、留得住的医学人才;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把该做的事做好,为医院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确保医院改革健康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医学的本质,尤其是现代医学服务的高度社会化,决定了新医改必须增加伦理含金量,必须以新的医德建设作为支撑和导向。我国新医改语境中的医德建设需要建立大医德观,即医德建设在大视野中进行,既要充分看到新医改对医德具有全方位的期待,又要充分做到医德对新医改的全方位参与,而不能只关注医务人员群体构建与和谐医惠关系。在新医德的系统建设中,目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重构,必须重构的理由既有实践层面的,也有理论层面的,重构并非简单地出台几个文件,在重构的全过程中,仅仅从理论层面上说,起码就有七大问题要始终解决好。  相似文献   

18.
医学职业面临疾病流行病学变化、诊治技术快速革新、医疗体制与管理改革等问题,医师在践行医疗和社会服务时遇到诸多新挑战。应通过加强医师对行业道德的理解、提升其人文修养、增进其责任感、提高其服务意识、升华其价值观等途径,重申医学职业道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健康观   总被引:6,自引:22,他引:6  
医学模式转变在中国开展以来,中国卫生事业的绩效不增反减.这从侧面提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系统联系性,非一个医学模式所能概括.说明需要有新的理论构架能促进医学的发展--科学健康观.其核心是:人民健康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生态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之一,促进人民健康是执政党、政府及全社会的重要责任和共同目标,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和谐发展和改革来促进人民健康,寓人民健康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中,通过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健康型社会--促进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