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动态检测伤后1,3,5,7,14,30d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损伤程度采用GCS评分评估,预后采用GOS评分评估。结果观察组血清PRL、FSH、L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SH较对照组略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RL、FSH、LH水平伤后升高(72h内尤为明显),后逐渐降低,血清TSH的水平伤后略降低,后逐渐回升;GCS评分较低者垂体前叶激素变化幅度较大;预后恶劣的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PRL、FSH及LH水平明显升高,变化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发生率高,后遗症多。占全身损伤的10%~15%,其中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36.8%~68.3%,急性颅脑损伤不仅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可引发一系列内分泌代谢变化,这种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常常加重脑损伤,还能引发神经源性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报道较多的是腺垂体功能的改变,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和血糖等均出现改变,并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6~1998年收治7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本拟对急性期患血糖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脑损伤后血糖增高与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甲状腺激素(TH)及垂体激素水平变化在中型颅脑损伤(MHI)、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情况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损伤(HI)病情严重程度将入选者分成MHI组(22例)和SHI组(28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入选者分成存活组(S组,40例)和死亡组(D组,10例).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MHI组、SHI组、对照组及S组和D组患者的TH(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泌乳素(PRL)及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MHI组、SHI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MHI组患者的TT3、FT3明显较SHI组患者高,PRL及FSH明显较SHI组低,而TT4、FT4及TSH水平无显著差异.MHI组、SHI组患者的TT3、FT3明显较对照组低,PRL及FSH明显较对照组高,而TT4、FT4及TSH水平无显著差异.S组患者的TT3、FT3、PRL及FSH水平明显优于D组,而TT4、FT4及TS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HI患者的预后情况随着其病情的加重而变差,且血清TT3、FT3、PRL及FSH可作为HI患者病情判断及其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全理  罗大山  韩方华 《广西医学》2001,23(5):1068-107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激素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对照组48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两组病例分别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糖(BS)、颅内压(ICP)、预后等项目。结果:亚低温组的T3、T4、TSH、PRL等基因正常,而对照组的T3、T4、TSH、PRL、死亡率、恢复良好率等,显著低于或高于亚低温组(P<0.01或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保护和稳定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通路功能的作用,并显著地改善了预后,是临床救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中环池变化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筛选后以脑挫裂伤为主的124例病例依据环池翼部宽度进行分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当研究组环池缩小至≤1mm时进行手术干预,观察两组预后。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环池≤1mm时采用手术减压,对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0例颅脑损伤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血时间(TCT)及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相关因子的水平,分析上述因子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时间、牛津残障评分(OH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的PT、APTT、TCT及D-D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PC明显降低(均<0.05);患者的PT、APTT、TCT、D-D等指标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PC则逐渐升高(均<0.05);PC随OHC评分的增高而升高,PT、APTT、TCT、D-D随OHC评分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均<0.05);PC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T、APTT、TCT、D-D与GCS呈正相关;PC与损伤时间、OHC评分呈正相关,PT、APTT、TCT、D-D与损伤时间、OHC评分呈负相关(均<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PC、PT、APTT、TCT及D-D等凝血因子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与判断预后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斯血糖(BG)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极法测定50例急颅脑损伤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急性颅脑损伤血清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监测急性颅中损伤患者的血清葡萄糖水平可作为反映表严重程序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在入院急诊时(D0)及入院后第1(D1)、3(D3)、7(D7)天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 D-二聚体(DD).并以同期126例单纯头皮裂伤患者作为对照组,D0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1个月 GOS 分值作为划分预后标准(GOS 3~5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1~2分为预后不良组),对两组 D0期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 D0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APTT、PT、TT 均明显缩短,Fbg 明显减少,DD 明显增高(均 P<0.05).而后 APTT、PT 在 D1开始延长,至 D3达高峰,D7恢复正常;Fbg 逐渐升高,至 D3、D7达到正常;DD则逐渐下降,至 D7恢复正常;TT 在 D1即恢复至正常范围.不同时期 APTT、PT、Fbg 及 DD 值的波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 则波动不明显.D0、D1、D3分别与 D7比较,APTT、PT、Fbg 及 DD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T 只在 D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良好组比较,D0期 APTT、PT、DD 及 Fbg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较明显,测定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犇  易勇  曾义军  曾令春  皮英 《西部医学》2010,22(6):1030-1031,1034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处理及治疗效果。结果 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743例(56.13%),非手术治疗581例(43.87%)。根据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评分,良好832例;中残176例;重残16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45例。结论积极科学的院前急救,及时早期选择手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急性颅脑损伤救治,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后住院治疗患者88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中IL-10、IL-8、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的IL-10、IL-8、TNF-α的血清水平明显升高,且颅脑损伤的程度越严重,则损伤后即刻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越高.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患者伤情评价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G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G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兰 《疑难病杂志》2007,6(11):662-66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2组,检测其损伤后24h内的血糖值,并追踪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糖尿病组(n=20)与非糖尿病组(n=25)患者损伤后的血糖分别为(11.2±2.5)mmol/L和(9.0±1.7)m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6.1mmol/L),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升高明显(P<0.05),病死率分别为40.0%和28.0%,恢复良好率分别为20.0%和36.0%(P均<0.05)。结论高血糖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血糖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掌握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5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结果 治愈19例(35.9%),致残13例(24.5%),死亡21例(39.6%)。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生理、组织结构特点有其独特之处,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在救治过程中最大限度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5-18
目的探讨经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时间颅内压的变化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7.5%高渗盐水(HTS)组和甘露醇(M)组,分别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分别测量患者0 d(用药前)、1 d、3 d、5 d、7 d颅内压值及血清NSE含量,并对两组组内及组间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渗盐水治疗组中颅内压较平稳,0 d(用药前)、1 d、3 d、5 d、7 d颅内压分别为(13.51±1.24)mm Hg、(13.75±1.11)mm Hg、(15.23±1.18)mm Hg、(14.84±0.88)mm Hg、(12.28±0.81)mm Hg,而甘露醇治疗组中颅内压波动较大,0 d、1 d、3 d、5 d、7 d颅内压分别为(13.97±1.27)mm Hg、(14.02±1.18)mm Hg、(19.02±1.25)mm Hg、(17.79±0.96)mm Hg、(14.06±0.88)mm Hg;高渗盐水治疗组0 d(用药前)、1 d、3 d、5 d、7 d中血清NSE的量分别是(11.51±1.54)ng/m L、(12.16±1.81)ng/m L、(19.51±1.47)ng/m L、(16.32±1.36)ng/m L、(13.19±1.36)ng/m L;甘露醇治疗组0 d、1 d、3 d、5 d、7 d血清NSE含量分别是(12.24±1.69)ng/m L、(24.21±2.04)ng/m L、(45.31±1.32)ng/m L、(28.34±1.41)ng/m L、(24.13±1.37)ng/m L。结果显示高渗盐水能有效且平稳降低颅内压,两组颅内压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颅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醇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明显高于高渗盐水治疗组,两组各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随访6个月可见HTS组预后较M组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能有效且平稳地降低重型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减轻患者的继发性脑损伤,减少颅脑损伤后NSE含量,并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TBI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观察两组实验对象血清ACTH、PRL、TSH、LH以及FSH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1、3、7 d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型组、中型组以及重型组患者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中型组患者的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明显高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明显高于中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以及预后恶劣组患者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恶劣组患者血清的ACTH、PRL、LH以及FSH水平要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急性期患者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与其疾病程度以及预后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此类指标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2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C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C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68-70+74
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5例,按照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重度组PT为(16.24±2.73)s、APTT为(45.67±2.39)s、TT为(16.15±1.22)s,长于中度组[(15.55±2.52)s、(38.55±2.82)s、(15.65±0.82)s]和轻度组[(11.61±2.13)s、(31.12±1.54)s、(15.35±0.5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度组FIB水平为(1.17±0.33) g/L,低于重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度组GCS评分为(10.62±1.72)分,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14.21±1.93)分、(12.70±1.63)分],重度组ADL评分为(65.31±2.83)分,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91.25±3.21)分、(82.62±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出现继发脑损伤14例,明显高于中度组的9例和轻度组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可依据PT和APTT水平进行判定,凝血功能异常程度越大患者颅脑损伤的预后能力越差,借助凝血功能障碍来判断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颅脑创伤开颅手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676-67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施行开颅手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开颅手术的配合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在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术中没有患者死亡,患者出院时按GOS评价,恢复良好68例,残疾34例,死亡22例。结论手术室护士及时、有效的配合,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