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裸鼠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复制瘢痕动物模型,旨在形态学和组织学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为瘢痕的基础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小组织块分别裸鼠皮下,携带一段时间(5-120天)且与原瘢痕作光镜和电镜对照,结果:术后裸鼠全部成活,植入物无变性坏死,且无异性细胞浸润,并保持其原有的胶原形态,透射电镜也证实特性保持不变。结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植入裸鼠体内能保持其原有的组织学结构和特征,裸鼠用作瘢痕动物模  相似文献   

2.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易复制、又能反映增生性瘢痕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损伤日本大耳白兔耳内侧皮肤,与损伤后7天去痂;建立起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进行9个月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兔耳损伤创面在经过早期的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增生后,逐渐上皮化;在术后30天时,形成了色红质硬,突出皮面的瘢痕;并在术后6个月内持续增生,9个月时仍维持其硬度厚度和颜色.90天的瘢痕组织学显示: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微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局部有涡状及结状排列;网状纤维增多;弹力纤维缺失.术后6个月和9个月时,胶原束渐粗大,成纤维细胞数减少,炎症反应消失.结论采用本实验的模型复制方法,可以得到稳定,复制成功率高且能基本反应增生性瘢痕增生期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人皮肤移植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人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的组织学特性,且能反映HS发展规律的HS动物模型,为HS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手段.方法在裸鼠背部做2.0 cm×1.5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人的全厚皮肤,并移植裸鼠的自体皮肤做对照.皮片存活后不给予烧伤,观察皮片干痂脱落后瘢痕增生的情况,然后进行增生瘢痕的组织学检查,并用PCR技术对其DNA进行扩增,鉴定其组织来源.结果 60只裸鼠中有54只出现明显的、持续的瘢痕增生(90.0%),增生的瘢痕色红质硬,明显高出皮面,组织学检查可见大量的胶原沉积和炎细胞浸润,PCR结果显示该瘢痕可以扩增出与正常人皮肤组织及人HS组织同等大小的特异性PCR产物.结论该模型制作简单,所产生的瘢痕增生明显,增生持续时间长,大体外观和组织学特点都和人的HS相似,且可观察自创面愈合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全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HS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人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人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为瘢痕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将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植入裸鼠皮下,术后第21d、第35d与术前比较,用光、电镜观察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组织中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含量。结果:植入物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含量未发生改变。结论:瘢痕裸鼠模型明瘢痕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检测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生长因子 T G Fβ1 m R N A 的表达。了解 T G Fβ1 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斑点杂交分析检测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的改变; 原位杂交检测 T G Fβ1 m R N A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 ① K 和 H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稳态水平分别为1204 ±0243 和1197 ±0237 , 明显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0327 ±0081 和0331 ±0078) P < 001 ; ② H 和 K 组织中 T G Fβ1 m R N A 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区域。结论: T G Fβ1 在 H 和 K 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目前仍未揭示清楚,既往对瘢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纤维细胞上,而对瘢痕中的另一重要细胞组分--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却一直被人忽视.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不仅与微血管内皮的完整性有关,同时还能够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移生长因子(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等,参与许多器官和系统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对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增生组织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兔耳腹侧制作72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待其愈合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作为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另选同等大小兔耳腹侧240个创面,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与增生块发生等情况。结果:人为造成兔耳腹侧创面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出现率为66.7%;4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367±1.025)d、(19.283±1.091)d、(13.967±0.948)d、(16.233±0.981)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增生块出现率分别为64%、90%、75%及80%。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增生块出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增生块出现率呈正相关(r=0.169,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兔耳动物模型制作简单,模型稳定,重复性强,可作为人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与防治研究的动物模型;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可延长兔耳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块的出现率是促进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Radix astragali)对日本大耳白兔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0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创面上皮化(伤后21 d)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实验组A、B、C分别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D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E为空白对照.分别在伤后32、43 d测量瘢痕厚度、硬度,并常规做HE染色,RT-PCR观察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中瘢痕厚度、硬度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瘢痕组织中TGF-β1mRNA和其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呈剂量效应关系;与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伤后32、43 d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伤后32、43 d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减少TGF-β1mRNA水平合成,减少TGF-β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显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无水乙醇皮下注射后对皮肤外形及形态的影响,建立简便易重复的瘢痕动物模型.方法:选取体质量均为1.5 kg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将浓度为99.5%的乙醇按照1、2、3 mL/kg 3种剂量分别注入甲、乙、丙3组兔子背部皮肤真皮层,观察注射后7、30、90 d注射位点的变化,得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风湿性心脏炎动物模型 ,观察其心脏病理改变 .方法  73只家兔随机分为 组 (n=11)和 组 (n=6 2 ) , 组应用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静脉感染并结合感染后青霉素肌肉注射 ,根据心肌病理结果将 组存活家兔分为 A风湿性心脏炎组和 B单纯感染组 ;观察各组外周血WBC,ESR,ASO,CIC,CRP的变化 ;应用促凝血活性试验测定感染后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促凝血活性 (PCA) ;应用HE染色和透射电境观察各组心脏病理变化 .结果  A组家兔占 组存活家兔的 4 1.6 7% ,HE染色显示存在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风湿细胞浸润、类阿孝夫小体样肉芽肿和风湿性赘生物形成等病理改变 ,透射电境下所见与临床风湿性心脏炎心肌超微结构相似 ; A组 WBC,ESR,ASO,CIC,CRP增高较 B组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其中 WBC,ESR,ASO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改变 ,其 PCA值显著高于 组和 B组 ,(2 9.0 6± 12 .87) % vs(8.95± 3.2 2 ) %和 (12 .0 9±5 .96 ) % (P<0 .0 1)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家兔风湿性心脏炎动物模型较为可靠 ,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病率较同类研究明显增高 ,心脏病理特点和实验室结果均证明家兔风湿性心脏炎的存在 ,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大鼠模型。方法:选取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其中38只制成T2DM模型,分成HD组(SD大鼠10只)、STZ组(T2DM大鼠15只)和STZ+HD组(T2DM大鼠23只),HD组和STZ+HD组喂以高脂饲料,STZ组喂以基础饲料,观察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和胰腺和胸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第1、3、6个月末,STZ、STZ+HD组的FBG、BPG、胰岛素、血脂均明显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个月末,STZ+HD组的BPG、血脂明显高于STZ组,6个月STZ+HD组胰岛素水平较STZ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和主动脉病理学观察有显著改变。结论:腹腔注射STZ+高脂喂养可成功复制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并观察其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内膜增厚的时空变化。方法 用“Cuff技术将兔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系统,观察PCNA和α-actin表达,并对自体移植静脉管腔、内膜、中膜面积定量分析。结果 自体静脉移植后扩张,2wk内最明显,同时SMC增殖和迁移,1~2wk达视峰,PCNA和α-actin表达也明显增高。结论 该模型设计科学,成功率高,SMD增殖从术后3d即已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损伤共有的做出应答反应的结果,其中心环节是组织损伤后进行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的不平衡。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进入肝硬化阶段,甚至发生恶性转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提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可能逆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模拟妇女绝经后骨结构变化。方法 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n=10)、卵巢去势组(OVX,n=10),分别进行假手术和卵巢去势术,12周后活体测量腰椎、胫骨骨密度,处死动物后取胫骨行扫描电镜观察,取子宫称重。结果腰椎、胫骨骨密度检测显示OVX组出现系统性骨密度下降,Sham组为(302.50±25.92)g/cm3,(205.90±15.07)g/cm3;OVX组为(264.10±20.10)g/cm3,(163.20±11.15)g/cm3,Sham组显著高于OVX组(P<0.05);电镜下骨形态学表现也支持骨密度测量结果;Sham组大鼠体质量低于OVX组,而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均高于OVX组。结论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相关分子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分别在伤后1、3、5、7和14 d向左耳瘢痕灶内注射含有100 μmol/Lnotch信号途径抑制剂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S)-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的稀释液(二甲基亚砜和生理盐水稀释)0.1 ml(DAPT组),右耳在相同时点瘢痕灶内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术后14、21、28和35 d各处死4只兔,切取瘢痕标本,HE染色观察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分化标志物角蛋白19(K19)、K14、外皮蛋白和Notch下游分子P21、P63的表达.结果 DAPT组术后21、28、35 d瘢痕增生指数(分别为1.93±0.32、1.82±0.36、1.79±0.25)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分别为(4.08±0.88)、(3.30±0.53)、(3.19±0.73)×103/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6±0.29、2.61±0.30、2.58±0.39和(5.45±0.99)、(4.80±1.13)、(4.43±1.17)× 103/mm2,均P<0.01].DAPT组术后14 d瘢痕表皮K19、K14和P63表达阳性率(28.6%±5.7%、53.1%±4.5%、57.0%±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1%±2.8%、30.8%±4.9%、16.5%±2.2%,均P<0.01),而外皮蛋白和P21表达阳性率(12.3%±1.9%、11.0%±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9.3%±4.6%、44.3%±3.5%,均P<0.01).结论 阻断Notch信号可以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分化,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