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I期(c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过度表达、MLVD计数、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cI期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和计数D2-40标记的MLVD,结合临床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SCLC癌组织中,VEGF-C过度表达(阳性率81%),MLVD计数显著增高(23.4±6.9),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有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转移N2组的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100.0%)、MLVD计数(28.5±3.3)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的癌组织[阳性率35.7%,(10.6±2.2),P0.01];另外淋巴结转移数量和程度与VEGF-C表达强度成正相关(rs=0.62,P0.01)。结论VEGF-C在cI期NSCLC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EGF-C过度表达的cI期肺癌患者应该强化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必要的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淋巴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转移的早期事件,对NSCLC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的转移有关。D2—4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在判断肿瘤转移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螺旋CT技术的发展迅速,多层螺旋CT(MSCT)可以清晰的显示纵隔淋巴结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80%,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后出现肿瘤复发。即使是临床上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的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有转移而诊断为早期的NSCLC患者,也有可能存在隐匿性转移,谓之微转移。微转移是行根治术后早期NSCL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发现临床分期中尚属早期NSCLC患者的微转移,进而调整治疗策略和正确评估预后是近年来肺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使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更加精确,以更好地拟定术后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12月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肺癌根治术后的37例NSCLC患者为对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其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纵隔淋巴结中MUC1 mRNA基因的表达,以明确是否存在微转移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外科病理分期(P-FNM)、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7例患者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50枚纵隔淋巴结中,13例患者的20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灶,阳性率为35.1%(13/37),其中P-N0期纵隔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2%(7/24),P-N1期为46.2%(6/13)。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情况等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外科病理分期(p-TNM)与分子TNM分期方法之间总符合率为64.9%,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纵隔淋巴结MUClmRNA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并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精确TNM分期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使目前的肿瘤TNM分期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不佳,有许多术中证实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仍在术后出现复发,这可能是由于存在常规病理手段无法发现的微转移病灶所导致。近年来,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应用于外周血、骨髓及肿瘤附近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测,但是检测微转移灶的指标选择及临床意义目前仍有争论。作者讨论常见的检测NSCLC微转移的方法及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小丽  陈椿 《医学综述》2008,14(1):124-126
肺癌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绝大部分由于肿瘤转移。肿瘤微转移是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也是分子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肺癌微转移的研究范围包括淋巴结微转移、骨髓微转移、外周血微转移及胸膜腔微转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准确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案的确定、化疗效果的及时评估和预后预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祖义  黎传奎  王萍  刘学刚  唐震  汪国文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148-1149,F000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间质淋巴管生成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术后石蜡切片进行染色,观察肿瘤间质和癌旁组织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结果①癌旁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平均值为7.50±0.21(3.5~11.4),肿瘤组织间质中LVD为11.91±0.60(4.5~21.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68例NSCLC肿瘤组织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LVD平均值为15.73±0.74,淋巴结阴性患者LVD平均值为8.31±0.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未分化)进行分组,其LVD分别为9.42±0.54和15.46±0.8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Ⅰ、Ⅱ和Ⅲa期进行分组,其LVD分别为8.21±0.32,15.19±1.04和15.20±1.01,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在分期较晚的肿瘤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显著增高,从而有望为NSCLC抗淋巴管生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D2-40标记阳性淋巴管密度(LVD)检测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NSCLC肺部肿瘤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手术切除的良性肺病变组织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2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表达情况,计算并比较D2-40标记阳性LVD,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中心部位的LVD显著低于肿瘤边缘部位(P〈0.05),对照组肺组织的LVD显著低于肿瘤边缘部位(P〈0.05),而与肿瘤中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3cnl的标本的肿瘤边缘部位LVD显著高于肿瘤〈3em的标本(P〈0.05),随着肿瘤TNM分期的升高,肿瘤边缘部位LVD呈现升高趋势,且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边缘部位L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NSCLC组织边缘部位D2-40标记阳性LVD较高,并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肿瘤生长、转移和患者预后情况的提示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癌细胞的微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问题,骨髓和淋巴结是主要转移部位,细胞角蛋白作为检测骨髓和淋巴结的肺癌早期微转移灶的重要参数,在评估肺癌病人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淋巴管内皮生长卤子受体3(VEGFR-3)检测胃癌组织内微淋巴管密度(MLD),研究其与增殖期细胞核抗原(PCNA)及临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以VEGFR-3(又称FLT-4)为标记物,检测60例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内MLD与增殖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VEGFR-3阳性率和MLD明显增高;胃癌组织中MLD与PCN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VEGFR-3可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VEGFR-3和MID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清除淋巴结922枚,阳性率40.8%。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38.4%和55.2%(P〈0.01)。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7%和42.1%(P〈0.01)。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7%和55.9%(P%0.01)。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8%和36.3%(P〈0.01)。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6例NSCLC和 16例正常肺组织中MVD、VEGF的表达。结果  (1)NSCLC与正常肺组织MVD、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肺癌MVD随VEGF表达的增强而增多 ,两者呈正相关。(2 )MVD和VEGF的表达在肺腺癌中显著高于肺鳞癌 (P <0 .0 5 ) ,两者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升高 (P <0 .0 5 )。(3)生存期 <2年者MVD和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 >2年者 (P <0 .0 5 )。结论 MVD和VEGF的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 ,可作为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癌中肿瘤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曾亮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162-164,168,F005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 5例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肿瘤MVD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肿瘤MVD平均值为 15 .5 8,中位值为 15。MVD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 <0 .0 5 )。多血管型 (MVD >15 )病例的术后生存率低于少血管型 (MVD≤ 15 )病例 (P =0 .0 2 78)。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MVD水平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食管鳞癌的血管新生与癌肿进展程度有关 ,高MVD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患者 ,其MVD水平可独立用于预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外科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表浅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T1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行食管鳞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估计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P=0.004)、浸润深度( P=0.009)、分化程度( P=0.030)和淋巴管肿瘤浸润(( P=0.00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 P=0.007)、浸润深度( P=0.003)、分化程度( P<0.050)和淋巴管肿瘤侵润( P<0.001)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小,有行内镜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低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大,如行内镜切除术,需关注术后病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LYVE-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MLD)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LYVE-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计数MLD,评价淋巴管增殖情况.结果 LYVE-1阳性表达于肿瘤边缘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表现为淋巴管扩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喉鳞癌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CD34和LN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方法对54例喉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LN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1)喉鳞癌组织中MVD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的MVD高于非转移组(P<0.05);MVD与喉鳞癌临床分期(TNM)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2)LN表达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LN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LN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TNM)无关(P>0.05)。(3)喉鳞癌组织中MVD与LN表达无关(P>0.05)。结论 喉鳞癌中MVD和LN表达可作为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骨巨细胞瘤微血管密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方法 将 36例骨巨细胞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染色 ,然后在 Olympus显微镜 (10× 2 0 )下进行微血管密度的计数。 结果 骨巨细胞瘤 、 和 级的微血管密度平均值分别是 2 2 .342 9,2 2 .2 72 7和 2 6 .0 5 71。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发现各病理分级之间的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传统的 Jaffe分级可能在反映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