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10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手术组50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治疗优良率、死亡率、重残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死亡率、重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患者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快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重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迟发型颅内血肿32例,非迟发型颅内血肿28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探讨各组患者各凝血指标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迟发型、非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血肿组PT、aPTT、TT、变化不显著,而而Fbg、D-D和FD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迟发血肿组更明显(P0.05)。结论颅内血肿患者体内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发生异常,呈高凝与纤溶亢进现象,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更显。检测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临床上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方式.结果 26例微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2例(46.15%),好转(轻残和中残)9例(34.62%),无效(重残)3例(11.54%),死亡2例(7.69%).其中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利用YT-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创伤小,对机体脏器的干扰小,利于病情恢复,疗效较好,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过程中的护理方式与作用。方法:通过CT检查患者颅内血肿量及观察患者意识改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颅内血肿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共93例颅内血肿患者,在护理干预下采取了非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愈82例(占88.20%),轻残8例(占8.60%),改手术治疗3例(占3.20%)。结论:对部分颅内血肿采取非手术治疗,既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带来的痛苦,又减少手术可能产生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收治的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收治的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30例作为CPN组(治疗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CPN组利用表格式的标准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对两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PN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可以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肖宗健 《微创医学》2011,6(3):232-233
目的对比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3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轻肺部感染1例,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3例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患者死于脑疝,1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但相对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1年 1— 6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 2 9例 ,其中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 10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 9例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外伤性脑内血肿 6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 :12~ 15分 4例 ;9~ 12分 9例 ;8分以下 16例。手术治疗 19例。行气管切开 6例。2 结果治愈 2 3例 (81.8% ) ;好转 3例 (11.1% ) ;死亡 3例(11.1% )。3 讨论通过对 2 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连续观察 ,并通过对意识障碍患者的特殊护理 ,我们认为 ,在护理过程中引用GCS评分系统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至关重要。GCS 8分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颅内血肿进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对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男110例(72.4%),女42例(27.6%);年龄23~88岁,平均(49.2±14.1)岁,发生颅内血肿患者42例(2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住院时间、入院PT、入院APTT、脑挫裂伤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时间越长(OR=1.403,95%CI:1.210~1.626,P=0.000)、入院PT越高(OR=1.390,95%CI:1.050~1.841,P=0.021)、入院APTT越高(OR=1.183,95%CI:1.040~1.345,P=0.010)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颅内血肿进展。结论 住院时间较长、入院PT和APTT较高是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颅内...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45-1346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指在头部外伤后首次CT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的颅内血肿,或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出现的血肿。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不良后果。我科在1994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36例,本文就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的有关因素和观察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治体会(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概念最早于1977年由French提出,现在学者们将颅脑外伤后首次CT扫描无颅内血肿,在以后重复CT或尸检发现的颅内血肿统称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临床医生对DTICH的认识逐渐得以提高和重视。我科2003~2007年共收治DTICH患者8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38例(41次)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再次开颅术的病因及预后。其中明确为迟发血肿12例,扩大血肿6例,复发血肿11例。指出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首次术后的患者,要时刻警惕颅内再发生血肿。首次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加重、减压窗张力增高的患者应尽早复查CT,CT复查对再次开颅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的低场MRI影像表现。方法:选取31例临床确诊为颅内血肿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后均行MRI和CT检查,分析、总结颅内血肿的低场MRI表现特点。结果:31例颅内血肿患者MRI诊断报告提示血肿者25例,诊断符合率81%。其中急性期符合率58%,明显低于同组病例的CT诊断符合率(100%)。亚急性、慢性期诊断符合率95%,高于CT(67%)。结论:急性血肿的低场MRI表现缺乏特异性,亚急性、慢性期血肿表现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最终均治愈,并没有1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0.6±0.1)h明显少于对照组[(1.7±0.1)h,P0.05]。对照组中18例患者出现气颅,1例患者对侧发生颅内血肿;观察组中8例患者出现气颅,并没有患者出现对侧颅内血肿,观察组患者术后气颅发生率(40%)、对侧颅内血肿发生率(0%)明显高于对照组(90%、5%,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过程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的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也可有效降低术后气颅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功要素探讨(附1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万新 《九江医学》2007,22(4):34-34
我院从1998年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以来,经过近10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的操作步骤进行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规范化组)156例,其中男82例、女74例,平均年龄67·5岁(48~87岁),脑内血肿量20~110mL,发病到手术时间3~24h;采用四要素方法操作进行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四要素组)146例,其中男81例、女65例,平均67岁(45~84岁),脑内血肿量20~100mL,发病到手术时间8~24h。1·2结果规范化组:治愈75例(48%),好转58例(37%),死…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以往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术后病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1] 。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12 8例 ,男 88例 ,女 4 0例。其中硬膜外血肿 4 0例 ,硬膜下血肿 15例 ,脑内血肿 73例 (外囊血肿 38例 ,基底节、内囊和丘脑血肿 35例 )。血肿量 30~80ml,12 8例患者大脑中线结构有不同程度偏移 ,侧脑室受压 ,神志清楚 89例 ,神志不清 39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北京万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创穿刺技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6月85例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由外伤导致颅内血肿45例,高血压脑出血40例.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进行穿刺,先抽取一部分的血肿液态,最后使用尿激酶引流.结果 40例高血压脑出血导致的颅内血肿患者围术期死亡1例,45例外伤导致颅内血肿患者均康复.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50例,Ⅱ级20例,Ⅲ级10例,Ⅳ~Ⅴ级5例.对80例患者进行6个月左右的回访,完全生活能够自理的患者60例(75.00%),生活需要别人辅助的患者15例(18.75%),不能下床,完全需要他人对其生活照顾的患者和意识丧失的患者4例(5.00%),死亡1例(1.25%).结论 使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疗效显著,而且使用简单,损伤较小,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6例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单、双针血肿穿刺或侧脑室穿刺。结果恢复良好36例(39.13%),好转48例(52.17%),无效8例(8.69%),死亡24例(20.68%)。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998年5月~2003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了484例颅内血肿病人,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TICH)368例,占76%;自发性颅内血肿(SICH)116例,占24%,共70例并发了应激性溃疡(AGML),总发病率为14.5%。  相似文献   

20.
张国栋  石建军 《吉林医学》2010,(27):4789-4790
目的:通过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8例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单、双针血肿穿刺或侧脑室穿刺。结果:恢复良好18例(39.13%),好转24例(52.17%),无效4例(8.69%),死亡12例(20.68%)。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