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例1,女,38岁,已婚。因右腋下及颈项部出现结节状皮损2周就诊。无痛微痒。患者于出现皮疹前3个月有2次婚外性行为,2个月前躯干部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疹,无痛痒,1周后部分皮疹自行消退,2周后右腋下出现2个小结节.颈项部出现1个类似小结节。就诊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无外阴溃疡史。皮肤科情况:右腋下可见2个红色小结节,半球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并分析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lP),对1979-2008年国内有关二期梅毒皮疹的文献按1994年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各种疹型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的比较分析。结果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二期梅毒各种类型皮疹发生率的比较中,斑疹、丘疹、斑丘疹、黏膜疹、掌跖梅毒疹及扁平湿疣的发生率前者较后者高,而脓疱疹前者的发生率较后者低,两者间脱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皮疹类型构成比不同,但两者皮疹类型构成比由大到小的顺序相同,依次为丘疹、斑疹、扁平湿疣、斑丘疹、黏膜疹、脱发、脓疱疹,最常见的皮疹类型依次为丘疹、斑疹、扁平湿疣。结论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为抗生素的广泛和不规则使用、合并HIV的感染、老年患者比例有所上升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梅毒螺旋体检查有涂片染色检查与直接荧光抗体检查,暗视野检查等。前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差,临床已不常用,现最常用的是暗视野检查,其阳性率70%左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运用基因体外扩增技术检测性病病原体已十分普遍,但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一期梅毒螺旋体的DNA,国内还未见报道。为了提高一期梅毒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我们试用敏感度高的PCR技术检测了18例一期梅毒初疮皮损中的梅毒螺旋体DN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全身多发性急性病变。梅毒主要经血液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献血者梅毒筛查对防止其传播扩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售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种类较多。为了临床更好地选择试剂,本实验对常用的四种国产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TP—ELISA)试剂盒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检测50例梅毒疑似血清,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TRUST和TPPA试验的敏感性符合率达到84%,但TRUST特异性差。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作为梅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定量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诊试验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X):18-19
目的比较几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对我站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门诊梅毒患者血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蛋白印迹试验检测IgM。结果WB检测IgM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未经治疗的各个时期的梅毒诊断。WB检测IgM简便易行,是筛查和检测早期梅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方法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求一种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的方法用于输血前和临床诊断检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应用TPPA、ELISA、TRUST等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5例各期梅毒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对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梅毒血清标本,ELISA法和TPPA法检测阳性率为100%,TRUST法为93%;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TPPA法敏感。对815例临床标本检测,ELISA方法与TPPA法的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 ELISA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既可用于过筛试验,又可用于筛检阳性样本的确认。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广泛流行和传播已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影响诊断的可靠性。梅毒螺旋体直接检测法由于检测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时间长、费用高等缺点而限制了其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PCR技术是一种诊断梅毒重要的实验室方法,可用于检测各种临床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以对梅毒螺旋体进行基因分型,而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分型对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在区分梅毒的复发与再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PCR技术在梅毒诊断、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方面的应用及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梅毒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运用PCR扩增了梅毒螺旋体(Tp)的DNA多聚酶I基因(polA)的特异性片段,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18例生殖器溃疡,同时用Tp PCR试剂盒和血清学方法平行检测同批病人的溃疡或血清标本.结果polA PCR只在扩增Tp时有特异性产物,灵敏性约为20个Tp拷贝;检测118例生殖器溃疡标本,用Tp PCR试剂盒为对照,polA 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6.8%和95.7%,两种PCR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o.25,P>0.05);polA PCR方法与血清学方法对一期梅毒诊断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4.45,P<0.05).结论 polA PCR方法高度敏感、特异,在一期梅毒诊断中优于血清学方法,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用于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人群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为献血者招募策略及街头初筛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提高血液采集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分析黔南州中心血站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进行分层,回顾性调查。结果:2011至2015年5年间黔南州中心血站85104人次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 ELISA 两遍筛查,淘汰1035例,不合格率为1.22%,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职业和是否首次献血人群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招募安全的献血者是安全血液的首要环节,根据本调查选择低危人群,并积极引导他们成为固定献血者,同时增加首次献血者抗-TP 快检项目筛查不安全的献血者,提升血液采集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荧光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洙  王传敏 《吉林医学》2009,30(9):769-771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Q-PCR技术检测硬下疳、一期横痃、二期梅毒皮损、梅毒患者全血、室温保存1~3年半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以及部分生活污染品中的梅毒螺旋体DNA含量。结果:该技术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一期梅毒100%,二期梅毒90%,早期梅毒全血为20%,无症状梅毒全血为0%,其敏感性主要受到治疗药物和梅毒病程的影响;与梅毒口腔黏膜斑密切接触的污染品中1个茶杯获得阳性结果;室温保存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均阳性。结论:FQ-PCR技术适用于确认未经治疗的形态各异的早期梅毒疹;对一期梅毒后期或二期梅毒早期患者血中梅毒螺旋体DNA检查有价值;梅毒螺旋体DNA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持稳定;该技术对探明梅毒间接传播途径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K,为制备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反应及基因重组技术,扩增重复蛋白K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b(+)/TprK,IPTG诱导表达。结果PCR法扩增出了1350bp的目的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8b(+)/TprK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gbank上公布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pET28b(+)/TprK原核表达载体,并能高效表达TprK蛋白,为梅毒的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青霉素结合蛋白,为制备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反应及基因重组技术,扩增重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JKM/TpN47,IPTG诱导表达。结果PCR法扩增出了1350bp的目的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JKM/TpN47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gbank上公布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pETJKM/TpN47原核表达载体,高效表达了青霉素结合蛋白,为梅毒的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的分化取向及其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三色荧光抗体染色的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4^+/IFN-γ^+(Th1)、CD4^+ 1/IL-4^+(Th2)、CD4^+/IFN-γ^+/IL-4^+(Tho)细胞含量。结果梅毒组Thl细胞含量、Thl/Th2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梅毒组存在Thl细胞分化偏态性。结论二期梅毒患者Th细胞亚群分化失衡,可能是机体不能完全清除T.p,造成T.p潜伏体内形成长期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普通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出状况及性别、年龄段分布情况。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进行抗-TP检测,统计分析各年度、男女性别间、各年龄段的阳性率。结果39616例患者抗-TP总阳性率为2.17%,2017年阳性率2.31%与2016年阳性率1.99%比较有所增加;男性阳性率为2.45%,女性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0~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及80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46%、0.67%、0.82%、1.21%、1.69%、2.10%、3.26%、5.55%、4.68%,其中61~70岁、71~80岁年龄段阳性率高于总阳性率(P0.05)及其他年龄段阳性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TP阳性在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住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蔡川川  李芳谷  吴志华  杨日东 《右江医学》2012,40(3):306-308,456
目的探讨血浆梅毒螺旋体DNA(TP DNA)定量检测在潜伏梅毒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早期18例,晚期14例)潜伏梅毒患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苄星青霉素治疗前后血浆TP DNA拷贝量。结果治疗前早期、晚期潜伏梅毒患者TP DNA阳性率分别为50%、28.6%,而TP DNA拷贝量分别为3.2×103~2.56×104、5.26×102~8.4×103 copies/ml;治疗后3个月早期、晚期患者TP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2例、1例,治疗后6个月早期、晚期患者TP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4例、2例。结论血浆TP DNA定量检测可用于潜伏梅毒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效果,选择适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流程。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临床住院及门诊14307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TP-ELISA法和TRUST初筛,对TP-ELISA与TRUST结果不符的标本及TP-ELISA法(S/CO值)在0.70~0.99的标本进一步做TP-PA检测。结果(1)对14307例标本筛查出203例Tp-ELISA阳性。203例TP-ELISA中115例TRUST阳性,88例TRUST阴性。TP-ELISA阳性检出率为1.42%(203/14307),TRUST的阳性检出率为0.80%(115/14307);TP-ELISA阳性TRUST阴性的标本88例,TRUST的漏检率为43.35%(88/203);对这88例血清标本进一步做TP-PA,其中1例阴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49%(1/203)。(2)TP-ELISA法初筛S/C0值在0.70~0.99的标本23例,其TRUST均为阴性;TP-PA阳性2例,阴性21例。结论(1)TP-PA和ELISA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检出率均优于TRUST。(2)对于TP-ELISA法初筛S/CO值在0.70~0.99之间同时TRUST为阴性的血清标本,建议做TP-PA确认实验,以排除假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梅毒螺旋体(TP)的tpr基因亚型分布,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TP tpr基因亚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多家医院确诊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初诊患者标本102份,其中全血75份,溃疡分泌物27份,用巢式PCR扩增TP基础膜蛋白基因(bmp),阳性者再用巢式PCR扩增TPtpr基因,酶切后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对TP菌株进行tpr基因分型;追踪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变化,分析tpr基因亚型与患者血清TRUST滴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剔除失访病例后的86份(86/102)有效标本中,巢式PCR筛选TP阳性者48份(55.8%),成功进行tpr基因分型者40份,分出3个tpr基因亚型,其中d亚型28份,e亚型4份,I亚型8份;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有33例(33/40)患者血清TRUST转阴,其中25例d亚型、4例I亚型及4例e亚型,7例(7/40)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不转阴,包括3例d亚型和4例 I亚型.结论 TPtpr的d亚型是广东地区梅毒螺旋体的优势流行株(70%),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TP tpr基因的I亚型相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梅毒患者血清TP-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梅毒螺旋体(TP)DNA在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4例不同病程阶段梅毒患者的血清TPDNA.[结果]34例梅毒患者中仅有2例检测出血清TPDNA,阳性率为6%.[结论]血清TPDNA的检出率低,故不宜采用血清作为TPDNA的检测标本.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皮损中结核杆菌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和结核杆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的病理组织进行了结核杆菌DNA的检测,同时以淋巴结结核的病理组织作为阳性对照,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4例淋巴结结核3例呈阳性,阴性对照及19例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均呈阴性。结论:完整的结核杆菌在上述皮肤血管炎皮损中并不多见,可能部分由其产生的蛋白或细菌碎片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