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入院均经动态观察、心脏彩超证实为不典型川崎病.结论不典型川崎病表现各异,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6例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病情,并对比典型川崎病,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和认识,以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56例病例,通过病例分析回顾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典型川崎病进行对比。 结果 在56例病例中,本病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且发热的发生率最高,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则临床表现较少,冠脉损害发生率高。结论 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存在诊断难度,应增加认识,提高诊断率,使患者得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15例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5例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出现时间、辅助检查情况及特异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川崎病临床症状、检查及出现的时间综合分析,早诊断早治疗。结论: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早期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川崎病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对 91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影象学特征 ,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病以发热、皮疹、肢端变化、黏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 ,6 7%有冠状动脉病变。本病主要用阿司匹林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期误诊率 6 0 % ,复发率 4%。【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长期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我院2006年~2008年住院的3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表现均不典型,经过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痊愈28例,阿司匹林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痊愈2例。结论:川崎病以不典型表现多见,尽早进行综合分析、检查,按拟诊病例治疗,有助于提高对该病人认识能力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60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出对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以减少后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方法:152例大剂量阿斯匹林加激素治疗组,108例小剂量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后一组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前一组。结论:只要提高对川崎病的临床认识,就可以早期确诊并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以减少川崎病造成的心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总结142例儿童川崎病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0—06~2005~06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川崎病早期持续发热、皮疹、口腔黏膜改变、结合膜充血发生率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CRP升高,早期应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效果明显。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川崎病可减少冠状动脉扩张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不同的剂量、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的临床探讨。方法:本文将我院1998.2~2003.12月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分组,应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疗效与剂量和方法有关,存在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个月以下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对小婴儿川崎病的早期观察和诊断,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26例6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个月以下婴儿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不完全川崎病例为多发,冠状动脉受累较多,平均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结论:对可疑病例进行冠状动脉监测,是早期诊断小婴儿川崎病的惟一方法。临床上凡遇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6月龄以下小婴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以早期诊断及改变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5例川崎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本病主要及次要症状的发生率,重要症状,体征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及治疗转归,进一步深化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不完全川崎病3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国瑞  郭春燕  王伟伟 《医学综述》2008,14(14):2231-2232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均有发热,其他症状依次为口腔黏膜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结论对发热≥5d,具备2~4项诊断标准、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钊 《西部医学》2010,22(9):1656-1656,1659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48例患者均有发热,其他症状包括四肢改变,眼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冠状动脉扩张。结论综合多方面的临床资料,对不典型川崎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军  王娟  余章斌 《西部医学》2014,26(9):1128-1130
目的探讨1岁以下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不典型川崎病患者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均<1岁。另选择同期治疗的典型川崎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月龄(9.8±0.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差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中I项人数为6例,符合2项人数为30例,符合3项人数为20例,符合4项人数为3例,符合超过4项者1例。心脏彩超结果发现,心脏血流异常38例(63.3%),冠脉扩张43例(71.6%),冠状动脉增厚17例(28.3%);X线片结果显示,肺纹理增粗35例(58.3%),肺野斑点12例(20,0%),其他13例(21.7%)。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0.5~5d均发热消退;心脏彩超检测显示,冠脉扩张人数降低到13例(21.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3,P=0.035);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X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和肺野斑点人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06,P=0.001);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平均住院(9.1±1.2)d。结论1岁以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与典型川崎病具有明显区别,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测可以辅助诊断。经过治疗后,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曾志涌  郑平  麦红  黄玉玲 《海南医学》2011,22(23):17-18
目的 评估血小板(PL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KD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6例KD患儿(KD组)治疗前(发热1周内)及予丙种球蛋白规范治疗2周后的PLT及hsCRP,与57例症状相似的菲KD患儿(对照组)对比,进而分析PLT及hs-CRP与KD的关系.结果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A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g/kg;B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g/kg×2d;C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5d,各组其他治疗相同。观测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粘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的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CA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退热、淋巴结肿大、粘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时间较B、C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A、B、C各组CAL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单次给药治疗川崎病,能更好的退热,并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为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65例川崎病住院患儿恢复期进行连续性随访观察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病变及淋巴结肿大,脏器损害以心脏、肺为主,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其次为心电图异常.实验室改变主要为ESR和CRP增快,血小板升高,其他还包括肝功能异常等.静脉使用大剂量免疫丙种球蛋白后多数患儿在2个月内能完全恢复,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川崎病的唯一永久损害是冠状动脉扩张,主要为重度扩张和形成冠状动脉瘤者.结论 川崎病一般呈良性经过,静脉使用大剂量免疫丙种球蛋白球疗效较好,恢复期需进行长期随访,重度冠状动脉扩张或已形成冠状动脉瘤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猝死机制。方法收集2例经法医病理学尸检证实的川崎病猝死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猝死机制。结栗此2例惠儿,1男1女,年龄分别为1岁和3岁,均因其它不适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之前2周有发热,皮肤红斑,尸检证实2例猝死患者均并发冠状动脉瘤,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川崎病临床特征不典型,早期诊治是防治因并发冠状动脉瘤而猝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Kawasaki disease: Canadian updat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Kawasaki disease, or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is a multisystem disorder that affects young children. Between 1979 and 1982, 357 patients from 15 university pediatric centres in Canada were reported to have the disease. The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is based on six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fever, conjunctivitis, cracked lips, reddening and swelling of the hands and feet, rash and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A scoring system is described that may help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Coronary artery involvement can be recognized early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principally with acetylsalicylic acid, is indicated in the acute phase and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n the subacute and chronic phases of the disease if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 have developed. Prolonged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is necessary. The length of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out aneurysms will depend on the results of studies o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fter they reach adulthood.  相似文献   

19.
胡秋梅  郗俊平 《海南医学》2006,17(5):15-15,87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川崎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和11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g/kg·d×2d]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P<0.05),总热程缩短(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由28.8%降至11.7%,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31.2%降至16.7%。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20.
陈琪  林志青 《华夏医学》2007,20(4):667-669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6年9月住院治疗的64例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6项主要表现者28例(43.8%);符合5项主要表现者25例(39.1%);符合4项表现者6例(9.4%);有5例(7.8%)患儿病程中仅有发热,而无川崎病其它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冠状动脉病变17例(26.6%)。治愈54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1例,无1例死亡。除自动出院者外,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至3年,冠脉扩张〈4mm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4-7mm者约在6个月恢复正常,其中1例冠脉扩张9mm者仍在随访中。结论:大多数川崎病患者症状较典型,可明确诊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