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谷氨酸在模拟高原梭曼中毒性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谷氨酸(Chutamic acid.Glu)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和放免技术,研究高原缺氧,梭曼中毒单一与复合致伤后12、24、48h脑组织Glu和CaM含量的变化以及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2 /CaM-PKⅡ)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 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脑组织Glu,CaM含量在中毒后24h明显高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缺氧中毒组脑组织Ca^2 /CaM-PKⅡ活性在中毒后24h明显低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损坏抗剂地佐环平(MK-801)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可对抗这种改变。结论 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后Glu的兴奋毒引起脑损伤和Ca^2 /CaM-PKⅡ的活性下降,主要由NMDA受体介导和胞外Ca^2 内流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白介素-4、白介素-8(IL-4、IL-8)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的IL-4、IL-8和TPK活性.结果单纯梭曼中毒PC12细胞胞浆、胞核的TPK以及IL-4、IL-8活性在中毒2 h升高,12 h活性水平最高,24 h活性降低.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PC12细胞胞浆、胞核的TPK以及IL-4、IL-8活性在缺氧中毒2 h升高,6 h最高,12 h活性降低,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酪氨酸蛋白激酶、IL-4、IL-8参与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所致脑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大鼠脑损伤的药物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胆碱能药物解磷复方和红景天对低压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  72只Wistar大鼠分为缺氧对照、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解磷复方治疗和解磷复方与红景天复方治疗等共 4组。动物梭曼 ( 72 μg kg ,sc)中毒后置低压舱内 ( 62kPa)缺氧 48h ,于 12、2 4、48h等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脑组织。用生化法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blue ,EB)含量和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PLA2 )活性 ,放射免疫法测钙调蛋白 (Calmodulin ,CaM)含量。结果 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EB含量、PLA2 活性和CaM含量。抗胆碱能药物解磷复方能明显降低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引起的大鼠脑组织EB含量、PLA2 活性和CaM含量变化 ,解磷复方和红景天组成的抗毒复方进一步加强上述作用。结论 解磷复方和解磷复方加红景天复方均可对抗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引起的脑损伤 ,后者作用比前者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及IL-1β、IL-6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细胞模型,以MTT比色、流式细胞仪、ELISA和放免法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培养液IL-1β和IL-6活性.结果梭曼中毒和缺氧致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复合致伤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变化更为明显,且与梭曼中毒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梭曼中毒和缺氧致伤后IL-1β、IL-6活性均明显增加,梭曼中毒组在致伤后12 h达到高峰,缺氧致伤组在伤后6 h即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伤后24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致伤组IL-1β和IL-6活性升高更为明显,在致伤后6 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同时相点梭曼中毒组(P<0.05),较同时相点梭曼中毒组IL-1β和IL-6活性增加1.25和2.16倍.结论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导致PC12细胞凋亡增加,复合致伤所致的IL-1β和IL-6水平的升高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的毒性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磷脂酶A2在模拟高原梭曼中毒性脑损伤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PLA2)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微量滴定,放免法从动物整体水平观察了高原缺氧,梭曼中毒单一与复合致伤后12、24、48h大鼠脑组织含水率(WCB)、伊文思蓝(EB)含量,PLA2的活性,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原中毒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PLA2的活性,ADP、AMP、cAMP含量在中毒后24、48h明显高于平原中毒组,高原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可明显降低PLA2活性,减轻缺氧中毒后脑组织水肿。结论 磷脂酶A2、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可能参与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梭曼中毒组、缺氧组和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利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法、Western blot、放射免疫和酶放射化学分析分别检测皮层、海马和纹状体M受体密度和亲和力、Gia蛋白含量、cAMP浓度及PKA活性。结果与平原中毒组相比,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皮层和纹状体Bmax增加,海马和纹状体Kd值降低;复合致伤组皮层、海马和纹状体Gia蛋白含量分别比单纯梭曼中毒组降低了15.48%、8.56%和28.20%;各脑区cAMP浓度及PKA活性显著升高,分别较梭曼中毒组升高了79.51%、84.75%、52.92%和78.93%、44.32%、39.05%;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部分阻断梭曼中毒和/或缺氧所致的PKA活性的升高。结论复合致伤引起的M受体上调,cAMP-PKA信号系统的异常增强,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中可能是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毒性效应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Ca2+]i、CaM的影响.方法:以高浓度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拟焦虑症神经细胞损伤状态.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Ca2+]i浓度、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CaM的表达,探讨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钙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质酮组细胞内[Ca2+]i浓度显著升高;与皮质酮+正常动物血清组比较,皮质酮+酸枣仁汤含药血清组细胞内[Ca2+i浓度显著降低,皮质酮+安定含药血清组'皮质酮+酸枣仁汤含药血清组细胞CaM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胞内钙超载可能是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减轻胞内钙超载,减少Ca2+-CaM复合物的产生,拮抗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G蛋白及cAMP-PKA信号系统在缺氧条件下梭曼毒性升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Giα、Gqα含量、cAMP浓度及PKA活性升高,Giα下降,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与单纯梭曼中毒组有显著差别;阿托品可对抗PKA活性的升高。在所观察的三个脑区中,以纹状体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G蛋白及其介导的cAMP-PKA信号系统参与了缺氧条件下梭曼毒性升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碱能系统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心脏毒性效应增强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缺氧组、平原中毒组和缺氧中毒组。利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m2受体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性G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cAMP浓度及酶放射化学分析测定AC、PKA活性。结果 与平原中毒组相比,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m2受体表达增强,Gi含量明显降低,cAMP浓度及AC、PKA活性显著升高。结论 复合损伤引起的m2受体表达增强和cAMP—PKA信号系统的异常升高,可能是高原缺氧条件下棱曼中毒心脏毒性效应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STAT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梭曼中毒2、6、12及24h的PC12细胞的STAT1、3、5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毒后2h组PC12细胞中STAT1、3、5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在中毒后12h组达最高,中毒后24h组的表达量低于12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断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 梭曼中毒增强PC12细胞中STATs基因的表达,在梭曼中毒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Mechanism of allyl chloride-induced cytoskeletal injury to nerve cell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echanismofalylchlorideinducedcytoskeletalinjurytonervecelsXieKeqin谢克勤,SunKeren孙克任,GaoShujun高树君,ZhangLei张磊andZhangMin张Inst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肌M2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缺氧、梭曼中毒以及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肌M2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大鼠心肌M2受体mRNA表达增强,但相差并不显著;单纯梭曼中毒组和缺氧中毒组大鼠M2受体在致伤后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减弱,但与单纯梭曼中毒组比较,缺氧中毒组大鼠心肌M2受体mRNA的表达在致伤后12h和24h明显增强(P<0.05)。结论 M2受体对有机磷毒剂非常敏感,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M2受体的表达相对于平原中毒组有所增强,可能是高原战区神经性毒剂加重心脏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CEI干预慢性心衰对心肌肌浆网(SR)C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II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皮质神经细胞S897位点磷酸化的NMDA受体-1亚基(phospho-NR1 S897)表达以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TanIIA对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及HIBD+TanIIA组,按Rice-Vannucci方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时间点选择HIDB后3, 6, 12和24 h(各组各时间点n=10)。TanIIA按1 μg/g每12 h腹腔注射1次。应用Fura-2 AM 标记和日立F-4500型荧光扫描仪测定[Ca2+]i。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方法测定phospho-NR1 S897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损伤侧脑细胞[Ca2+]i绝对值和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明显升高,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 TanIIA组各时间点的[Ca2+]i升高的程度均有所减轻,其中24 h 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较HIBD 组降低2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大脑皮质有大量均匀分布的phospho-NR1 S897 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各时间点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 TanIIA组各时间点的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升高,其中HIBD后3 h和24 h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IIA可以减轻HIBD导致的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表达减弱的程度,并降低HIBD导致的[Ca2+]i升高的程度,提示TanIIA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NMDA受体的表达,减少细胞内游离钙聚集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低氧在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肺动脉高压的进一步干预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培养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HPASMCs)并分为以下几组:正常对照组、低氧组(24h、48h、72h)、低氧并处理组(低氧48h并在细胞外液中加入EDTA2mmol/L或VIVIT4μmol/L)。分别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增生情况、荧光钙成像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c3(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NFATc3)在细胞核内外分布的变化。结果低氧呈时间依赖性促进HPASMCs增生;低氧处理的细胞静息[Ca2+]i和库容性钙内流(capacitative calcium entry,CCE)显著升高,NFATc3的核转位增多。EDTA(Ca2+螯合剂)或VIVIT(NFAT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低氧诱导的细胞增生现象。结论低氧能促进HPASMCs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静息[Ca2+]i和库容性钙内流,使HPASMCs内的Ca2+异常升高并导致NFATc3转位至核内,进而促进与增生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Nowadayshypoxic/ischemicbraininjuryisahotprobleminneurology['].Manypreviousstudieshaveinvolvedinthebrainfunction,metabolismandmorphologyatdifferentlevelsofintactanimal,organs,cellsandmolecules.Thenervoussystem,especiallythecentralcholinergicsystem,isthetargetofsomantoxicity['].Sincecholinergiccrisisinducedbytheinhibitionofacetylcholinergicester(AchE)aftersomanintoxicationisthemaincauseofdeath,majorinterestoftheresearcherswasconcentratedonsoman'seffectsoncholinergicnervoussystem.Thoughbraininj…  相似文献   

17.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通过抑制肺动脉RhoA/Rho激酶通路的激活而逆转低氧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方法:32只成年雄性We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自低氧干预第1天起C组每日给予1 mg/mL阿托伐他汀溶液10 mg/kg灌胃,D组以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