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与分析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卵巢癌分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原发性卵巢癌患者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原发性卵巢癌中2例颗粒细胞癌、4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粘液性囊腺癌、17例浆液性囊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对原发灶定位、盆腔(子宫输卵管)局部浸润、腹膜转移>2 cm及肝转移、盆腔局部浸润其它盆腔组织及腹膜转移≤2 cm、远处腹膜转移、淋巴转移等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的准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100.00%、86.67%、90.00%、86.67%.结论 在卵巢肿瘤形态学特征、血供特征及信号特征等方面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嵇卉  郑纪永  肖峰 《海南医学》2011,22(22):109-110
目的探讨3D-Vibe序列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技术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3T-VERIO型磁共振成像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采用3D-Vibe技术扫描。结果 23例患者的三叉神经与附近压迫血管之间的关系显示清晰,均达临床诊断标准,12例患者经病例追踪证实。结论 3D-Vibe技术对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压迫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和病变范围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0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1~7 d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并与神经电图检查作对照。【结果】瞬目反射异常率为100%(60/60),神经电图异常率为46.6%(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瞬目反射提示单纯面神经损害68.3%(41/60),面神经、脑干和三叉神经联合损害19例。【结论】瞬目反射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评估病变范围有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e-3D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截肢后患者坐骨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进行截肢的患者47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了盆底段及下肢神经的常规平扫联合增强、3D T2*压脂扫描及Me-3D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Me-3D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坐骨神经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及3D T2抑脂扫描,且图像清晰度较高。结论Me-3D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坐骨神经,对坐骨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T1加权磁共振成像序列(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3D-VIBE)在术前评价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并经随后手术证实的3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上腹部综合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T2 weighted,T2W)、二维(two dimension,2D)梯度回波T1加权(T1 weighted,T1W)平扫,2D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Gd对比剂(Gd-DTPA)增强的3D-VIBE三期动态扫描和增强2DT1W(平衡期)。分析肿瘤的形态、胆管侵犯范围和有无血管侵犯,并比较3D-VIBE和2DT1W序列判断能否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可靠性。结果①3D-VIBE序列直接显示了所有31例病例的肝门部肿瘤,并准确判断形态学分类;8例浸润型肝门胆管癌病例在2D T1W序列增强图像上肿瘤未获直接显示(25.8%)。②根据Bismuth-Corlette分类法,3D-VIBE显示胆管纵向侵犯范围的准确性接近MRCP(93.5%),而常规2DT1w增强图像倾向于低估胆管侵犯范围(32.3%)。③3D-VIBE显示了更多的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侵犯。④在判断本组肝门胆管癌病例能否手术切除方面。3D-VIBE序列阳性预测值为84.2%,准确性为90.3%;2DT1W序列分别为64.0%和71.0%。结论3D-VIBE在判断肝门胆管癌形态学类型、胆管纵向侵犯范围和手术切除性等方面优于其它MRI序列。  相似文献   

6.
探讨瞬目反射检测在面神经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4例发病1-10天的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在患者入组时进行健、患侧瞬目反射的检测。之后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每15天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直至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临床痊愈),及时来院复评面神经功能以确认,并记录临床痊愈时间。比较健侧及患侧面神经瞬目反射的检测结果,及其与患者临床痊愈时间长短的相关性。结果 瞬目反射检测结果显示患侧各波(R1、R2及R2′波)未出波率明显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瞬目反射出波患者中,患侧各波(R1、R2及R2′波)潜伏期较健侧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瞬目反射出波与未出波患者的痊愈时间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2)。结论 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发病早期的异常率高,可做为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客观、量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属于脑干反射,是机械或者电刺激所诱发引起的防御性反射,临床上我们常用瞬目反射评估脑干、三叉神经以及面神经的功能[1-2]。而肌电图检查中通过示波器将该反射显示并记录下来,通过计算机量化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信息。本研究收集了64例发病1~10天的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早期行瞬目反射检查,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探讨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尹华军  吕海波 《西部医学》2009,21(5):829-831
目的探讨3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证实的胆管癌病人的MRI资料,比较3D-THRIVE动态增强序列与常规2D增强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浸润型胆管癌23例,3D-THRIVE序列发现23例,常规2D增强序列仅诊断11例。肿块型胆管癌7例及腔内型l例两者均显示,但3D-THRIVE序列细节显示更佳。结论对早期胆道肿瘤的发现以及细节的显示,3D-THRIVE动态增强序列效果优于常规2D增强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MRI 3D-VIBE)序列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PDD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DDUC患者(胰头癌3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壶腹癌11例),行常规MRI、MRCP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胰胆管汇合角、胰胆管末端间距、十二指肠主乳头至扩张的胰胆管末端的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 结果 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3组间病灶最大径、中心位置、边缘情况和病灶均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较易累及胰周血管,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均未见邻近血管受累征象.胰头癌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主乳头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及胰胆管末端间距均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组;"四管征"多见于胰头癌.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SNR高于胰头癌和壶腹癌组(P<0.05),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信号强度稍高于胰腺实质.结论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能较好显示不同类型PDDUC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特点,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的细微差别,有助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康复理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康复理疗,往往运用单一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其疗效难以令人满意,笔者采用直流电疗法、激光加超短波,效果满意。目的:控制炎症,改善面神经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和代谢,消除炎症和水肿。方法:采用两组对照,治疗组采用直流电疗法、激光加超短波,对照组单纯直流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达96.5%,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6%。结论:采用直流电疗法、激光加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能快速消除炎症和水肿,防止面神经变性,加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结合三维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3D-VIBE)序列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资料,分析MRI多种序列图像上肿瘤的征象以及3D-VIBE钆动态增强扫描征象.同时判断瘤体的存在、侵犯范围及对肝门结构的侵犯程度.结果 12例肝门胆管癌中,MRI常规序列,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9例瘤体,3例瘤体未显示;3D-VIBE序列显示11例瘤体,1例瘤体未显示.11例瘤体在3D-VIBE序列平扫图像上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动态增强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显示了11例瘤体的侵犯范围及肿块对肝门血管的侵犯程度.结论 MRI常规序列结合3D-VIBE序列技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型,对临床制订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的MRI检查和损伤节段观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15例,用SiemensMagnetV1.5T超导型磁共振,头线圈,扫描双侧颞骨,单侧面瘫扫描双侧面神经,健侧为阴性对照。常规T1WI、T2WI轴面及冠状面薄层扫描后,行T1WI—vibe横断位、T2WI—TSE冠状位、T2WI—SPACE横断位、增强后T1WI—Vibe横断位及T1WI—TSE冠状位扫描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对比剂剂量O.1mmol/kg),延时30min对病变进行MRI扫描及图像多平面重建。结果①与手术相关者3例,面神经MRI重建显示面神经全程完整1例,没有中断、水肿。3个月后恢复,为H—B1级。术前就发生面瘫的岩部巨大胆脂瘤患者1例,显示全程水肿,但没有中断,术后恢复十分缓慢,为H—B3级。第3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MRI重建显示面神经仍连续,与术中观察一致。术前面瘫H—B6级,术后仍为6级;②Bell氏面瘫者6例中,显示内听道段至鼓室段均有强化1例,强化在膝状神经节至乳突段2例,只在内听道段2例,在内听道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1例,术后均痊愈,H—B分级全部达到l级;③HUNT综合征患者6例中,未见面神经异常1例,强化在内听道2例,另膝状神经节强化3例,其中2例伴内听道内强化,只有1例还涉及乳突段,伴有耳蜗增强改变5例,治疗后H—B分级全部达到1级。结论MRI增强和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面神经损伤的节段和范围,也能为预后判定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3.
陈首名  马方伟  李光纪  左斌  何志兵  罗鹰 《西部医学》2013,25(1):123-124,127
目的探讨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术前MRI图像;比较常规序列与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对胰腺癌诊断的检出率夏准确性。结果各序列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FSET2WI65.2%(15/23例)、LAVA动态增强扫描100%(23/23例)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100%(23/23例);术前影像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常规序列FSET2W156.5%(13/23例)、LAVA动态增强扫描91.3%(21/23例)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95.6%(22/23例),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与常规单一序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能较好检出胰腺癌并且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 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脑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及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T1WI图像的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稍低信号,DWI呈高信号,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减低。肿瘤信号多数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脑内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刀锋扫描技术消除眼眶运动伪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行眼眶磁共振检查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MRI组和Blade技术组,常规组采用常规T1WI和T2WI扫描,Blade技术组在T2WI扫描基础上,如出现伪影,再行T2WIblade扫描。【结果】对两组患者扫描序列定性分析,结果表明blade技术组获得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显著高于常规MR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与常规组相比,blade扫描技术出现运动伪影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技术及Blade技术扫描,图像表明Blade扫描技术可见消除常规扫描技术中的运动伪影。【结论】Blade技术可提高磁共振成像分辨率,有效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成人后颅窝髓母细胞瘤(M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MB 12 例,所有病例均行MRI 平扫、增强扫描及DWI 检查, 6 例行3D-ASL检查。结果 小脑半球者6例(50%), 小脑蚓部者3例( 25% ),第四脑室者2例(16.7% ), 桥小脑角区者1 例(8.3% )。MRI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序列呈等或稍高信号,实性成分DWI均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11例肿瘤内或边缘见大小不等囊变或坏死区,1例肿瘤内见钙化,1例肿瘤内出现出血。大部分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ASL均呈低灌注,且肿瘤的CBF值与镜像侧CBF值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MRI常规扫描联合DWI和3D-ASL在成人后颅窝M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相关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平扫、桥小脑角区高分辨3D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分析MRI显示病变责任血管,并追踪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现责任血管,右侧22例,左侧16例,分别为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下前动脉9例,小脑下后动脉3例,椎动脉1例。结论:MRI 3DTOF和3D-FIESTA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的显示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术前准备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张大俊  孙燕 《西部医学》2011,23(3):542-543
目的观察针灸联用红外线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红外线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37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治愈和显效率91.6%;对照组临床痊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治愈和显效率71.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配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普通针刺疗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