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UPLC/Q-TOF-MS分析附子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一四级杆一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附子随煎煮时间延长其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从中药化学角度为附子炮制、含附子中药复方制备工艺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UPLC/Q-TOF—MS建立附子不同时间点水煎液的化学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附子随煎煮时间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毒性较大的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在煎煮2~10min后含量较高,而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等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的含量在煎煮60min内是趋于增加的,随后其含量趋于稳定。结论:临床使用附子应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宜的煎煮时间,避免煎煮不足导致中毒,或煎煮太过影响疗效。以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为主要药效成分时,附子制备时间最好在30min内;以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为主要药效成分时,附子制备时间最好在60min内。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的有效成分看特殊药传统煎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迄今 ,在煎煮中药时 ,处方中须特殊煎煮的方法 ,大多是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根据的。1 先煎与后下1 .1 先 煎 如附子有强心、增加血流量、升高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的药理作用。但附子含有毒性较强的双酯型乌头碱 ,其 L D50 为 1 .8mg/kg,经长时间煎煮后 ,因水解除去醋基生成醇胺型的乌头原碱后 ,其 L D50 为 5 .8mg/kg,则毒性大为降低 ,而主要的强心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的作用却不因长时间加热而破坏 ,其 L D50 为 335 0 mg/kg。因此 ,附子须先煎来降低毒性。再如石斛内含内酯类生物碱 ,只有久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一些矿…  相似文献   

3.
附子煎煮与配伍应用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 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 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药成方制剂如附子、川乌等含乌头碱类的含毒性中药制剂的相关质量标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对中药成方制剂张含乌头碱类的药物功能、鉴别方法 、含量测定等内容进行查阅,通过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对标准修订资料进行收集,对含乌头碱中药制剂的修订进行记录.结果 查阅可知,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乌头碱成分的药物制剂有309个,通常用于治疗骨伤、风湿病、肾病和经络肢体病等,现阶段测定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较多,但是测定其中毒性中药成分含量的方法并不多见.结论 颁布中药成方制剂的时间较早,应当对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制剂系统地进行研究,强化控制毒性中药成分中的特殊成分,使中药制剂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5.
乌头及附子为常用中药,有止痛、强心、利尿、促进代谢等作用。药用乌头有草乌和川乌两种,草乌为毛莫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川乌为植物乌头的干燥块根。附子为植物乌头的干燥侧根。乌头及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其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马头碱为剧毒性双酯类生物碱。故临床上一般不用生乌头及附子,而是经过加工炮制使生药减毒后提供药用,但不同的植物品种,不同产地或是不同方法加工的炮制品中乌头生物碱的含量及组成变化很大,故药材炮制后,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定量测定其中的总生物碱和双酯型毒性生物碱,以便控制药物质…  相似文献   

6.
活性碳对乌头类生物碱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院中药制剂益气回阳注射液中的附子采用水醇工艺法提取,药液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制剂成品却检测不出附子所含的乌头碱类生物碱成分。为了解其中原因,本实验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附子药液及经不同量的活性碳吸附后附子药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是因为活性碳对乌头碱类生物碱吸附作用较强而致使含附子药液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丢失,提示在该类制剂工艺中应尽量避免活性碳吸附。  相似文献   

7.
不同煎煮时间对附子总生物碱的影响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时间对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影响,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并以HPLC进行各煎煮样品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不同煎煮时间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与生附子相比相差不大,指纹图谱中显示煎煮品中不含毒性成分乌头碱。结论煎煮可有效减小附子毒性,且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临床大剂量使用附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四逆汤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平衡和水解平衡。方法 利用电喷雾质谱分析,比较了制附子、四逆汤、四逆汤药渣和含有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混合对照品体系中的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结果 在煎煮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溶解并发生水解反应,而脂类生物碱则难溶于水。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水溶性相近,但是次乌头碱在水中的热稳定性更高,C19二萜骨架上C3取代基(—OH或—H)的变化影响生物碱的稳定性。结论四逆汤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由其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9.
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心脏毒性显著。其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如何减轻附子毒性但又不影响药效格外重要。多年来,众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附子生物碱的毒性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阐述了附子所含有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以及与其心脏毒性相关心肌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钠、钾、钙离子稳态的影响,并阐述了与上述机制相关的甘草、人参与附子配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八味地黄汤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药味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附子配伍组方的科学内涵,为科学阐释八味地黄汤配伍规律提供化学依据。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山药、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共煎液以及次乌头碱加山茱萸、山药共煎液进行系统考察。结果次乌头碱加山药、山茱萸,附子加山药等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高;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低;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等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八味地黄汤中乌头碱和中乌头碱水解和溶出比较完全,次乌头碱的含量较少,次乌头碱的减少是由于水解以及溶出受到抑制导致。其中山茱萸对制附子起减毒作用,其减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制附子中次乌头碱的溶出。而山药则能导致附子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附子的配伍规律,阐明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服时产生毒性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方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附子加干姜、附子加甘草、附子加白术、次乌头碱对照品加白术共煎液中生物碱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次乌头碱与白术、附子与白术、附子与人参汤、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煎液中次乌头碱质量分数较高。结论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煎液产生的毒性是由人参汤中的白术抑制了附子中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导致双酯型生物碱水平过高而引起的。甘草和干姜对附子具有解毒作用,人参亦不会导致共煎液的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乌头类生物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降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uv考察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不同温度(60~100oc)、pH值(7~10)和时间(0~20h)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IT/MS对其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中性pH环境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易分别水解成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pH8.5碱性条件下,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分别水解成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和新乌头原碱。结论:双酯型乌头碱在一定条件下不稳定,易转化成毒性相对较低的单酯型和胺醇型生物碱,此研究为保证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乌头碱(acon itum)是毛莨科乌头属草本植物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毒性剧烈的生物碱。乌头药用其块根,主根为乌头,旁根为附子。我国四川栽培的称为川乌,产于其他地区的统称为草乌,同根野生的还有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铁棒锤、黄花乌头等。乌头性热,味辛苦,全株有毒,以根最毒,次为种子和叶,主要有毒成份为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异乌头碱、乌头原碱、塔拉第胺等生物碱,以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为强烈。乌头碱遇酸或经煎煮,可水解为毒性较低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苯酰乌头原碱再进一步水解成毒性极微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一般煎煮3~4小时后乌头碱几乎全部破坏。乌头碱亲脂性强,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从消化道、破损的皮肤吸收,其吸收和排泄均较迅速,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代谢,从尿液和唾液中排除体外。乌头碱类中草药具有祛寒、散风、温经、止痛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滋补温阳等,治疗剂量有强心作用。中毒原因多为煎煮炮制不当、乌头类药物浸酒饮用或服用民间医生自制含乌头碱类药物的制剂过量。乌头碱毒性极强,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口服乌头碱0.2 mg即可导致中毒,致死剂量2~4 mg。...  相似文献   

14.
乌头碱(acon itum)是毛莨科乌头属草本植物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毒性剧烈的生物碱。乌头药用其块根,主根为乌头,旁根为附子。我国四川栽培的称为川乌,产于其他地区的统称为草乌,同根野生的还有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铁棒锤、黄花乌头等。乌头性热,味辛苦,全株有毒,以根最毒,次为种子和叶,主要有毒成份为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异乌头碱、乌头原碱、塔拉第胺等生物碱,以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为强烈。乌头碱遇酸或经煎煮,可水解为毒性较低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苯酰乌头原碱再进一步水解成毒性极微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一般煎煮3~4小时后乌头碱几乎全部破坏。乌头碱亲脂性强,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从消化道、破损的皮肤吸收,其吸收和排泄均较迅速,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代谢,从尿液和唾液中排除体外。乌头碱类中草药具有祛寒、散风、温经、止痛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滋补温阳等,治疗剂量有强心作用。中毒原因多为煎煮炮制不当、乌头类药物浸酒饮用或服用民间医生自制含乌头碱类药物的制剂过量。乌头碱毒性极强,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口服乌头碱0.2 mg即可导致中毒,致死剂量2~4 mg。...  相似文献   

15.
附子的安全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为临床回阳救逆之要药 ,其主要成份为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其中 ,以乌头碱 (口服 0 2mg可中毒 ,3~4mg致死 )毒性最大 ,但经炮制和合理配伍后 ,毒性减弱。附子传统的炮制品有白附片、熟附片、黑顺片、黄附片、盐附子和胆附子等。各类炮制方法是用较长的时间浸泡或煮制 ,使乌头碱结构中的两个酯键水解 ,首先失去乙酰基 ,生成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 ,再继续水解 ,失去苯甲酰基 ,生成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几乎丧失了麻辣的味感 ,而带有苦味。苯甲酰乌头原碱的毒性约为乌头碱的 1/2 0 0 ,而乌头原碱的毒性仅为乌头碱的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附子汤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的方法,同时建立10批附子汤的指纹图谱。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对附子汤中单酯型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同时建立了附子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0批附子汤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在范围内,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建立的HPLC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附子汤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为附子汤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鸟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鸟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其性热,味辛,有毒.具有回阳救逆,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证明生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附子经过炮制后,生物碱含量减少,其毒性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9.
川乌、附子的毒性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中医在常用的中药川乌、附子的毒性,炮制原理及强心、抗炎、增强免疫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做了初浅的阐述,并阐明川乌、附子的毒性或成分主要是乌头碱(Ac)类生物碱.而且强心成分与毒性成分并非同一种化学成分,它们是可以分离的.  相似文献   

20.
乌头,常见的有川乌、草乌、附子等十余种,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味辛、热、毒性大.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摄入乌头碱0.2 mg就能使人中毒,3~5 mg即达致死量.心脏损害是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救治8例乌头碱类中毒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