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导式"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学导式”实验教学法与传统实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学导式”实验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试验组学生实验理论考核和实验总评较对照组高。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赞成“学导式”教学法,认为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结论:“学导式”实验教学法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两种教学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传统式”和“学导式”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学导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式”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同时还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师资水平,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病例导学式教学法与“学导式”教学法不同。当然“学导式”教学法也是一种行事有效的教学法。我们也曾多次试用,因中专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自学能力差等因素,效果不理想。病例导学式教学法强调以导为主,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适合中专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笔者多年试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优于传统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学导式”教学法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导式”教学法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机能实验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尝试,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藏在问题后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学导式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发展教育和科学 ,培养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开拓创新型医学专门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而“学导式”教学法则是一种培养“智力型”、“创新型”人才的较好的教学方法。1 “学导式”教学法的目的和应用条件  “学导式”教学的目的是 :以学生学习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目前部分院校某些基础理论课初步试行了这种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理论课教学中因多采用大班授课 ,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而…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中等医学教育较为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能力培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独创性的发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在内科教学中进行了“学导式”教学法的探索。“学导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  相似文献   

7.
1学导式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学导式教学法是把学生的自己学、主动学和教师的引导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似。但侧重点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而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学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自学和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虽然学导式教学法也有教师的“讲”。但是以“精讲”为主。  相似文献   

8.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教学方法。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开发智能,把教与学的重心落实在“学”字上,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我院口腔系八一级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中,选择了“口腔颌面部损伤”一个整章试用“学导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学导式”教学法,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来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发展和创新。笔者在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的教学中,对若干教学组进行了“学导式”教学法(简称学导组)和“传统式”教学法(简称传统组)教学的试验性研究。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教学中两种教学法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新国  邹晓辉 《医学教育》2000,(1):47-48,F003,F004
采用前瞻性的对比研究方法,比较“学导式”和“传统式”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讨两种教学法的利弊及各自的适应范围,进而为建立一套符合妇产科临床教学观察规律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妇产科疾病各论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为宜,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传统式教学法更为合适。学导式和传统式教学法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