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磺胺嘧啶、大蒜素体外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 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培养在盖玻片上的巨噬细胞,每一种药物根据其血药浓度及预实验设立2~3个浓度,分别在速殖子侵入细胞前和侵入细胞后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每隔1小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及弓形虫的形态及生长情况,9天后取出盖玻片,经吉氏染色、二甲苯透明后,镜下观察.再将培养液及培养细胞注入鼠腹腔,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的浓度在20 μg/mL 时具有抑制虫体生长的作用,>40 μg/mL 时对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毒性.红霉素的浓度为100 μg/mL、150 μg/mL时可抑制弓形虫的生长与繁殖,但不能完全杀死虫体,形成假包囊,将假包囊及培养液接种小鼠腹腔,6天后,小鼠发病死亡,解剖小鼠后,可见大量的虫体.没有观察到100 μg/mL 、200 μg/mL的磺胺嘧啶及20 μg/mL、40 μg/mL的大蒜素抑制弓形虫生长的作用.结论 阿奇霉素具有明显的杀灭速殖子的作用,但浓度大于40 μg/mL时对细胞的毒性较大,100 μg/mL的红霉素可抑制弓形虫生长繁殖,形成假包囊(或包囊).当红霉素的浓度达150 μg/mL时,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增强,但不能完全杀灭弓形虫.100 μg/mL、200 μg/mL的磺胺嘧啶及20 μg/mL、40 μg/mL的大蒜素对弓形虫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奇霉素对体外弓形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体外抗弓形虫的作用效果。方法:在细胞培养板里,将小鼠肾细胞作为弓形虫速殖子的滋养细胞,加入不同药物浓度的阿奇霉素(实验组)和乙酰螺旋霉素(阳性对照组),用细胞计数和染色方法测定药物对弓形虫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药物作用72h后,当阿奇霉素浓度为0.625mg/L时,相对抑制率为13.12%,虫体死亡率为10.61%,乙酰螺旋霉素浓度为3.125mg/L时,相对抑制率和虫体死亡率分别为3.14%和0.85%。两种药物的浓度与作用效果均成正相关。结论:阿奇霉素对体外弓形虫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常量药物浓度下,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的杀灭作用比乙酰螺旋霉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及联合用药体外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将小鼠弓形虫速殖子腹水悬液定量分装到细胞培养板,平均约2.5×104个虫体/孔,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的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及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联合用药为实验组;用细胞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弓形虫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加药24 h后,3种药物及联合用药对弓形虫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与未加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好为阿奇霉素,其次是青蒿琥酯;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联合用药的疗效低于青蒿琥酯,但高于乙酰螺旋霉素.结论: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青蒿琥酯及联合用药对体外弓形虫均有抗虫效应,在常规药物浓度下,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的杀灭作用比其他药物明显,杀虫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慢性感染鼠形成包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采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和包囊感染小鼠,观察其脑内成囊情况,以期寻求一个稳定、易建立的慢性感染动物模型,为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4×104个和包囊5~10个经腹腔感染昆明小鼠,给适量药物使之形成慢性感染,统计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和成囊率.结果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组小鼠的死亡率为30%,脑内包囊数约为15个,成囊率为42.9%;感染弓形虫包囊组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成囊率分别为0、40个和100%.接种包囊比速殖子小鼠死亡率低,脑内包囊数多,成囊率高.结论接种虫体感染阶段(包囊或速殖子)是影响成囊的重要因素,感染包囊小鼠脑内易成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收集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72 h后的昆明(KM)小鼠腹腔冲洗液,加入复方一枝蒿颗粒水溶液使药物终浓度达到0.8 mg/mL,并以0.04 mg/mL剂量阿奇霉素作为阳性药物对照,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置二氧化碳孵箱作用2 h,分别制备吉瑞氏复合染色涂片和透射电镜样本,比较观察各实验组弓形虫速殖子光镜下形态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空白对照组虫体符合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正常形态,而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颗粒作用组均显示着色较浅的异常形态虫体:虫体肿胀变形,两端钝圆。细胞质着色浅且偶见空泡,个别虫体细胞膜似有断裂缺如,胞膜不完整。透射电镜下可见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组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疏松并出现大量不规则空泡等异常形态,复方一枝蒿颗粒还可使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发生胞膜断裂、破损,核膜破损,致密颗粒增多等改变。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损伤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细胞内(假包囊)、外弓形虫速殖子的形态差异。方法 收集小鼠腹腔内和体外培养中的细胞内、外弓形虫,染色后镜检,观察细胞内、外弓形虫速殖子的形态差异。结果 假包囊内的速殖子明显大于细胞外的速殖子,结构疏松,近圆形和椭圆形。随着繁殖数量的增加,虫体可排列成弧形及花瓣状。结论 细胞内、外弓形虫速殖子的形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在来源于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尖吻蝮蛇蛇毒的作用下侵入Hela细胞的数量,探讨尖吻蝮蛇蛇毒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尖吻蝮蛇毒加入分孔培养的细胞中,于不同时间观察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细胞的数量。结果:尖吻蝮蛇蛇毒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弓形虫速殖子在蛇毒的作用下在同一时间内对宿主细胞侵入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不同剂量的尖吻蝮蛇毒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细胞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5.0μg/ml和0.25μg/ml的剂量分别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125.49%和81.37%。结论:尖吻蝮蛇毒可以明显增加弓形虫速殖子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激光照射对弓形虫活力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经2.0,2.5,3.0,3.5,4.0,4.5,5.0,5.5,6.0 W/cm2光通量1 min激光照射的RH株弓形虫速殖子常规腹腔内感染BALB/c小鼠,观察存活小鼠体内弓形虫包囊的形成和抗体效价、弓形虫速殖子的活力及繁殖力.结果 4.5-6.0 W/cm2光通量激光照射后的虫体接种小鼠,小鼠全部存活,并能诱导IgG抗体的产生.此外,该光通量激光照射能使弓形虫的分裂繁殖及包囊形成抑制,活力明显减弱,死亡虫数增加.结论 激光照射能有效抑制弓形虫繁殖和分裂能力,照射后的虫体能有效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经口感染弓形虫在小鼠组织内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在小鼠小肠组织、实质器官内的动态分布.方法 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8组,0d组用0.5ml PBS/只灌胃,其余组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4个灌胃感染,感染后2、4、6、8、10、12、14d处死小鼠,每次处死12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脏、脾、肾、肺、心和脑做组织印片,吉-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感染后2d 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肺和心,4d在脾,6d在肾和肝脏发现虫体,脑内未发现虫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内虫体数量呈上升趋势,第6天达高峰后稍有下降.肝内虫体数量呈上升趋势,第6天最多;脾内虫体数量在6d达峰值后保持较高水平;实验期间肾、肺和心内虫体数量保持较低水平.结论 弓形虫经口感染小鼠后2d,小肠组织出现大量速殖子;同时肺和心内有少量速殖子;4d在脾、6d在肾和肝脏发现虫体;速殖子在上述组织内增殖,并形成假包囊,脑内未发现虫体.  相似文献   

10.
小鼠腹腔接种1万个速殖子,2h后分别灌胃给予:甘草32g/kg、甘草16g/kg、蒿甲醚200mg/kg、蒿甲醚100mg/kg、乙胺嘧啶50mg/kg及5%淀粉溶液(对照组),连续14d。甘草各组与对照组小鼠死亡天数无差异。蒿甲醚200mg/kg组的疗效与乙胺嘧啶组接近。图象分析表明:蒿甲醚200mg/kg组的虫体,其周长、面积、体积均数大于对照组说明虫体有肿胀。在透射电镜下,速殖子的核膜消失,染色质减少,对类锥体、棒状体等细胞器无影响。作者首次在实验弓形虫病中证明蒿甲醚200mg/kg的疗效与乙胺嘧啶50mg/kg接近,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赵莹  吕芳丽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5):531-534,623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对体外细胞培养弓形虫的抑制作用。方法在96孔板中采用Hela细胞培养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实验设匹多莫德用药组、磺胺甲嗯唑(SMX)用药组、SMX+匹多莫德联合用药组以及未用药对照组,观察比较绿色荧光弓形虫速殖子给药后48、72、96h和120h的增殖情况及活虫数。结果与未用药组比较,SMX1mg/ml(P〈0.01)、0.5mg/ml(P〈0.01)和0.25mg/ml(P〈0.01)剂量组在各时间点均可显著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匹多莫德25μg/ml(P〈0.05)、12.5μg/ml(P〈0.05)和6.25μg/ml(P〈0.05)剂量组均可一定程度地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SMX(0.25mg/ml)+匹多莫德(25μg/ml)活虫数最低,与SMX1mg/ml单独使用对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作用相近(P=0.311)。结论匹多莫德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弓形虫速殖子增殖的作用;匹多莫德与SMX联合应用既能降低SMX用量又能有效抑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IFN-γ和蜂胶作为佐剂鼻内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攻击的能力,探索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分别用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20μgSTAg+40μg蜂胶、20μgSTAg+1000UIFN-γ或20μgSTAg+40μg蜂胶+10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逐日观察小鼠存活情况。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计算胸腺、脾指数,计数脑、肝组织速殖子。结果STAg+IFN-γ组、STAg+蜂胶+IFN-γ组胸腺、脾指数显著高于STAg组(P<0.05);组织内速殖子虫荷显著降低(P<0.01),STAg+IFN-γ组小鼠脑、肝组织减虫率分别为57.00%和79.06%;STAg+蜂胶+IFN-γ组小鼠脑、肝减虫率分别为68.30%和79.06%。STAg+蜂胶组小鼠胸腺、脾指数有升高趋势,组织内速殖子虫荷降低,但与STA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抗弓形虫感染中,IFN-γ、蜂胶+IFN-γ的佐剂效果优于蜂胶,IFN-γ、蜂胶+IFN-γ辅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取原卟啉钠并体外观察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从抗凝猪血中提取血红素,经氯化血红素、原卟啉二甲酯等中间制备过程,最后制成原卟啉二钠。将NAPP水溶液160μg/m l,80μg/m l,40μg/m l,20μg/m l,10μg/m l分别加入H epG 2.2.15细胞株培养悬液中,8d后检测上清液中HBeA g的含量,并计算HBeA g抑制率、细胞存活率、HBeA g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实验组存活细胞为对照组的50%时的药物浓度和治疗指数。结果:所制得的NAPP为紫褐色晶体,可溶于水和甲醇,不溶于氯仿、乙醚、丙酮,难溶于稀酸,纯度为91.4%。当加人的NAPP浓度为160μg/m l和80μg/m l时,HBeA g抑制率分别为73.45%和37.25%,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30%和97.35%。NAPP对分泌HBeA g的治疗指数为7.23。结论:这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备NAPP方法,且NAPP可有效抑制HBV-DNA的表达和复制,对靶细胞(肝细胞)无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积雪草甙(asiaticoside,Ad)和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Md)对体外培养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skin fibroblasts,HESFb)增殖过程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Ad和Md的环境下对人胚胎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CCK-8试剂盒通过酶标仪检测不同培养时间(0、1、2、3、4、5d)HESFb的OD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实验时间内Ad和Md在1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浓度时均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200μg/ml浓度时最明显,且Ad比Md作用强。两组在400μg/ml浓度时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在一定浓度和培养时间内一定剂量的Ad和Md对体外培养的HESFb增殖有促进作用,同剂量相比Ad比Md明显。而较高剂量的时候均可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功能和NO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无菌收集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RPMI 1640完全培养液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终浓度为100"g/m1),分别向每组培养孔内加入不同终质量浓度的LTA,于培养4 h和24 h后,分别用中性红法和Griess Reagent试剂盒检测并分析LTA对巨噬细胞体外吞噬和NO释放的影响.结果 终浓度为5、10、20、40 ptg/ml的LT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功能和NO的释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并且可以有效拮抗地塞米松的抑制效应(P<0.05).LTA的上述作用与其浓度呈一定的梯度关系.结论 LTA不但可以显著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吞噬功能和促进NO的释放,还能有效拮抗地塞米松对巨噬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释放IL-6、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Res)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6,TNF-α的影响。方法:经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中获得肺泡巨噬细胞,分5组进行培养,A组(LPS 10mg/L),B组(LPS 10mg/L+Res 50μg/ml),C组(LPS 10mg/L+Res 100μg/ml),D组(LPS 10mg/L+Res 150μg/ml),E组(LPS 10mg/L+Res 200μg/ml).各组在培养4,6,12,24h提取上清液,应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6,TNF-α含量。结果:在LPS刺激下IL-6于12h达释放高峰,在高峰期随着白黎芦醇浓度的逐步加大,IL-6的含量相应逐渐降低,E组IL-6含量明显低于只有内毒素刺激的A组(P<0.05)。同样在LPS刺激下TNF-α于6h达释放高峰,在高峰期随着白黎芦醇浓度的逐步加大,TNF-α含量也相应逐渐降低,而C组、D组、E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白黎芦醇对小鼠肺肺泡巨噬细胞过度释放炎症性细胞因子IL-6,TNF-α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