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缺因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大鼠肝脏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之前,先进行5,10,15min的因及等长时间的再灌注,于再灌注30min完成时取标本测定肝功能,抗氧化麦、脂质过氧化物及形态学研究。结果 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后,肝功能明显受损,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肝组织大片坏死;5min的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1)下沉对照组,不作肝门阻断。(2)再灌注对照组;进行45min的肝门阻断及60min的再灌注;(3)预处理组:45min的肝门阻断前先进行5min肝脏缺血及5min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①正常对照组,不作肝门阻断;②再灌注对照组:进行45 m in 的肝门阻断及60 m in 的再灌注;③预处理组:45 m in 的肝门阻断前先进行5 m in 肝脏缺血及5 m in再灌注。②、③组均在60 m in 再灌注完成后取血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肝功、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预处理组与再灌注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明显改善,SOD、NO 含量升高,MDA 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内源性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10min缺血预处理、20min缺血预处理4组,后两组分别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注各10min和20min作预处理。采用DiOC6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测线粒体膜电位,化学法测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TP酶活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此法用来探讨在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有效的缺血预处理时间。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0min缺血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高,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明显增强,ATP酶亦明显减少,而肝细胞凋亡指数则明显下降,线粒体形态表明其肿胀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20min缺血预处理组则变化不明显。提示10min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上调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增强肝线粒体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的合成,从而保护肝线粒体超微结构;下调ATP酶活性使ATP含量升高,电子传递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来保护肝线粒体。而20min缺血预处理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减轻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组。缺血预处理先采用左肺门阻断10min,开放再灌注15min的肺血预处理,然后阻断左肺门60min,开放再灌注60min,对照组未采用预处理。结果示在再灌注后60min,预处理组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动脉氧分压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罗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平均肺动脉压和肺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及肺泡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作  相似文献   

6.
30 只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 组。缺血预处理组先采用左肺门阻断10 min ,开放再灌注15 min 的肺缺血预处理,然后阻断左肺门60 min ,开放再灌注60 min ,对照组未采用预处理。结果示在再灌注后60 min ,预处理组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动脉氧分压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平均肺动脉压和肺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及肺泡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验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氧自由基对缺血预处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 ,评价缺血预处理中释放的氧自由基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预处理明显减少AIJ、AST及LDH漏出 ,减少ATP消耗。氧自由基清除剂MPG可以完全破坏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氧自由基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而蛋白激酶C抑制剂多粘菌素B可以阻断氧自由基的保护作用。结论 :缺血预处理中释放的氧自由基可以诱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蛋白激酶C参与了该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采用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缺血预自理对60min缺血60min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预处理组较对照组的氧合功能好。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损伤和肺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轻微,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亦较高。表明缺血预自理对在休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缺血预处理对60min缺血60min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预处理组较对照组的氧合功能好。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损伤和肺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轻微,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亦较高。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宏  陈怀仁 《现代医学》2000,28(6):381-382
目的探讨外源性腺苷模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32只SD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预处理(PC)组、腺苷预处理(ADO)组、苯茶碱预处理(8-PT)组和实验对照(C)组。在灌流后,观察流出液中肝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含量、肝组织中NO合酶(NOS)的活性,并制作肝组织标本,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流出液中转氨酶浓度明显升高,PC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P<0.01),与ADO效果类似(P<0.01),8-PT则无这一保护作用(P>0.05)。在PC及ADO组中流出液NO含量及肝组织NOS活性明显高于8-PT及对照组。结论外源性ADO可以模拟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OS而使N0释放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PC)抗缺血再灌注(IR)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方法 以单纯的心肌缺血(阻闭家兔左冠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30min为对照,采用心外膜程控期前刺激的方法,观测PC(缺血5min,再灌注10min)后正常与缺血中心区心室肌于缺血前、血缺5,15,30min以及再灌注5,15,30min时的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IR过程中两组正常心室肌ERP于缺血30min时均较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与尼莫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fos蛋白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 c- fos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 ,以及川芎嗪和尼莫通对其影响。2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 c- fos蛋白表达的水平 ,以及川芎嗪和尼莫通干预后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3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侧脑皮质和基底核区均有 c- fos蛋白阳性表达 ,其阳性表达率随再灌注时间长短不同而不同 ,于缺血 30 min再灌注 1h时阳性表达达高峰 (34 .6 1% )。缺血 30 m in再灌注 30 m in和1h时 ,川芎嗪干预组和尼莫通干预组大鼠脑皮质和基底核区 c- fos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χ2 =2 40 .45 6~719.96 6 ,P<0 .0 0 1)。4结论  c- fos蛋白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细胞损伤的发生 ,川芎嗪和尼莫通可明显下调 c- fo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膜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活性变化及此变化对心肌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预处理组采用5min缺血和10min灌注,反复3次,之后两组心脏应用停跳液灌注使心脏停跳,随后给予120min缺血和30min再灌注。实验过程中监测HR、dp/dt、LVDP和漏出液量,灌注结束时,取心肌标本测定心肌ATP含量和Na^+-K^+-ATPase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预处理组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处理组心肌缺血过程中ATP消耗明显减少。结论缺血预处理使心脏在其后较长时间的缺血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并保护心肌Na^+-K^+-ATPase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IP)对缺血再灌注心室肌室颤阈(VFT)的影响。方法 采用RS2程序电刺激法,测量缺血再灌注(IR)组(I30min R30min)及缺血预适应(IP)组(I5min+R10min+I30min+R30min)在缺血30min内及再灌注30min内VFT的变化。结果 (1)IR组缺血心室肌VFT于I30mi、R30min内比IR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P可提高缺血及再灌注心室肌的室颤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腺苷及缺血预调(IPC)对于未成熟新西兰兔心肌乳酸代谢及心肌耗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体外心脏灌流法建立工作心模型。对照组未作预处理,缺血期间仅间断心脏停搏液灌注;IPC组停搏液灌注前行缺血预调;腺苷强化缺血预处理(APC)组缺血预调前予以冠脉内注入腺苷;腺苷预处理(ADO)组停搏液灌注前予以冠脉内注入腺苷。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耗氧量(MVO2)、乳酸(Lae)产量、心肌含水量(MWC)、心肌组织腺核苷总量(TAN)和丙二醛(MDA)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缺血后再灌注,APC组左室功能恢复最佳,MWC最低,TAN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IPC、APC组MVO2的恢复率均高于其他二组,对照组Lac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 缺血预调前加用腺苷能明显改善再灌注期未成熟兔心肌的氧耗,减少乳酸产量,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缓激肽 (BK)是否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 (IP)。方法 :观察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给予缓激肽组、缺血再灌注前给予缓激肽及缓激肽B2 受体拮抗剂B1650 组以及缺血预处理时加B1650 组各组缺血复灌前后心功能变化 ,并且检测复灌末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前给予缓激肽可明显减轻再灌注损伤 ,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MDA生成下降 ,SOD活性增加 ;加B1650 ,这种保护作用消失。结论 :缓激肽参与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作用是通过激活缓激肽B2 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脑区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中NOS的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后5min,各脑区结构型NOS(cNOS)活性明显升高,持续到脑缺血30min,脑缺血30-60开始下降,诱导型NOS(iNOS)活性在脑缺血后10-15min开始升高,并持以脑缺血60min;脑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cNOS和iNOS活性明显高于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αB—晶状体蛋白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早期相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为模型,观察αB-晶状体蛋白在预适应早期保护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经缺血预处理后胞浆中可溶性αB-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15min,30min逐渐复位,60min时已接近全部复 预适应后的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明显增强,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及冠脉流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损伤组,肌酸磷酸激酶释及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损伤组。提示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中的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方式及干预程度。方法 利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以及各预处理组间在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肝组织中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并观察了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量,研究了TNF-α及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各预处理组酶的漏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减少,抗氧自由基能力增强,组织中PMNs浸润量降低。TNF-α和ICAM-1mRNA表达减少。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一次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的预处理保护效果最佳。缺血预处理的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和ICAM-1 mRNA表达,减轻PMNs在病变部位聚集及其所产生的病理损伤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