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异常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寻找有效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成为当今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医药的研究,寻找出安全、可靠、有效的调脂疗法和药物非常重要。现将近年血脂异常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进展进行概括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志杰 《肝博士》2022,(3):50-51
<正>脂肪肝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小康生活”更为普及,脂肪肝的发病逐步提高,它不再是“富人病”,而是目前发病最为广泛的肝病,全球范围内的人群患病率大约25%,即每四人便有一人患病;脂肪肝可以不痛不痒,或仅表现为疲劳乏力等非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3.
肺咳是《素问·咳论》提出的病名。内因是先天禀赋薄弱, 后天肾脾肺虚, 三焦气化不及而饮伏于肺, 形成“伏饮”;外因是气寒、形寒、寒饮伤肺而致“肺寒”。病机是外内合邪, 肺寒与伏饮两寒相感而气逆。治法是益肺化饮, 散寒止咳。方药以“益肺化饮方”为核心, 随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与特色,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脂肪肝发病特点,认为"脾气虚"是脂肪性肝损伤的发病基础,酒、湿、痰、瘀之邪蓄积日久而成毒,"毒邪内蕴"是主要病理因素,"气虚毒蕴"为脂肪性肝损伤主要发病机制,此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名,祖国医学可将其归属于"胁痛""肥气""积聚"等范畴。该病的病位在肝,与胆、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尤其与脾肾两脏之关系密切。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痰浊、气滞、瘀血。在临床治疗中,吾师坚持详查病证标本,分析证候主次,分清轻重缓急,因人因时因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论治。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疏肝健脾、燥湿化痰为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脂肪以甘油三酯(脂肪变性)的形式在肝脏过度堆积,一部分NAFLD患者除广泛脂肪堆积外,还发展为肝细胞损伤和炎症,甚至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害着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7.
胃下垂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西医指人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度低张的鱼钩状。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岳维芸  ;李莹  ;王育群 《医学综述》2014,(16):3001-300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系列由单纯性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进展至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炎性因子等均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能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症状。该文主要对中医中药在NAFLD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90例NAFLD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体质辨识进行中医干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干预效果,随访记录2组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总体效果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91%(7/44),优于对照组的34.88%(P0.05)。2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2年AST、AL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2年AST、ALT、TG及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体质辨识进行中医干预能显著提高NAFLD治疗效果,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病因病机治则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既非“冬温”,亦非“春温”,当属“瘟疫”,是感受疫疠之毒邪而发生的急性热病。其特点为:发病急剧,病情险恶,传染性强,人群易感而引起流行。有别于四时温病。1病机(1)发热期病机为:疫毒侵肺,湿遏热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为主,或恶寒,咳嗽少痰,头疼,周身酸痛,气短乏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而腻。脉数或滑数。瘟疫热毒之邪夹湿,自口鼻或皮毛而侵入,首先犯肺袭卫,致卫气闭郁,肺失宣降,出现发热甚或高热、恶寒甚或寒战、咳嗽。湿遏热阻,经脉不利而出现周身酸痛,气短乏力。(2)喘憋期病机为:气虚血瘀,湿毒壅肺。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喘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但是其在临床实践中却常常被忽略。为了引起人们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视,在本文中我们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脂防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1].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胰岛素抵抗以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1],疾病范围涵盖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NAFLD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通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从1999年至2018年,NAFLD的患病率增加了8%~9%,目前总体患病率达到29.1%,其中中国NAFLD患者占全球患病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加重了全球的健康负担[3]。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NAFLD的特效药;有不少研究发现,中医药在防治NAFLD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中医外治法如推拿、贴敷、针灸、拔罐等治疗NAFLD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肝毒性,逐渐受到各大医家关注。现本文将近几年中医外治法治疗NAFLD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其引发的疼痛和截肢风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降低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发生率尤为重要.糖尿病高危足据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归于“消渴”“消肾”“麻木”“血痹”“络病”“脱疽”“无脉症”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方药内治法均有较多记载,故文章从古今中医名家相关论述中探讨其病因、病机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的方向多集中于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阻止其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及肝硬化进展。目前多采用饮食、锻炼、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抗氧化及改善机体代谢异常等综合方法治疗,但这些方法的确切疗效存在争议,一些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只用于动物实验阶段,有待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现就NAFLD的治疗做一叙述。1 饮食疗法和体重控制NAFLD患者常常伴有肥胖症,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运动锻炼以及手术减少多余体重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过度肥胖的AFLD患者给予低糖类饮食4周~6个月…  相似文献   

16.
多寐在中医古籍中记载浩繁,本研究通过整理中医古籍,发现古人关于本病虽提出诸多学术观点,但相关论述纷杂,层次不明。因此,笔者通过对多寐相关的文献查阅、分析及整理,解析古代学者关于多寐病因病机及治法的不同学术观点,详尽研究其病因病机及治法,以完善祖国医学关于多寐的理论体系,以期对现代临床辨治本病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淤胆型肝炎占黄疸型肝炎的2%-8%,西医西药在治疗本病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治疗本病时疗效显著。然而中医在理法方药方面冗繁多杂,故探讨淤胆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是必要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淤胆型肝炎的主要病机,故升脾降胃法可调理全身气机升降,进而调理肝胆气机升降,加速淤胆型肝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张海峰  薛明明 《医学综述》2015,(6):1020-10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但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部分患者甚至可进展为肝癌。近年来,对NAFLD的机制研究是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且取得丰硕成果。该文对胰岛素抵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的激活和内质网应激对NAFLD的影响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翔燕 《中外医疗》2013,32(8):49-49,5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析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4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总体疗效,治疗前、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6/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36/57)(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AST、TC、TG、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ALT、AST、FINS、TC、TG、BMI、W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二甲双胍联用,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水平及肝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淼 《肝博士》2016,(5):56-57
正1、何为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一种临床概念,系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但更多的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的表现,肥胖症、酒精和糖尿病为脂肪肝的3大病因。临床上则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丙型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